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信贷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银行信贷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1 / 2
2009年《银行信贷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信贷的基本特征P1 2.信贷活动的基础P2
3.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与运用。

P3-P9 4.信贷资金的特点。

P11
5.制约信贷资金风险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

P13
6.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

P14-P16 7.信贷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23-25
8.比例管理的含义及其与以往信贷资金直接管理办法最主要的区别。

P31-P32
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P35
第二章 银行存款管理
1.银行存款的构成要素P39
2.银行存款的分类:重点掌握财政存款和外币存款(三种外币存款的含义)。

P40-P41
3.银行的经营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P44 4.对银行存款规模进行适度控制的原因。

P45-P48 5.从客观上评判银行存款规模的适宜度常用的三个指标。

P46
6.我国存款结构的变化。

P50-P52
7.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P56-P57 8.企业存款的基本特征。

P58 9.基本存款账户的含义。

P62
10.我国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及相应的起存额。

P65- P66 11.银行存款成本的构成及营业成本的含义。

P70- P71
第三章 银行非存款资金管理
1.取得银行短期介入资金的途径。

P77 2.同业拆借的期限。

P78
3.同业拆借的两种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

P81-P82 4.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几种同业拆借的方式。

P84- P86 5.今日货币与明日货币的含义。

P85-P86
6.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组建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的时间。

P88- P89
7.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组织与交易状况。

P91- P92 8.回购协议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P92-P93 9.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形式。

P96
10.近年来,我国对再贷款管理一直实行的原则。

P98 11.各国商业银行通过欧洲货币市场筹集资金的原因。

P102
12.银行筹集中长期非存款资金的主要方式。

P104 13.资本性债券的含义。

P106 14.金融债券的发行价格。

P110
第四章 银行贷款一般管理 1.贷款人的义务。

P124
2.贷款三原则。

P125
3.贷款效益性原则的概念。

P125 4.坚持安全性原则的意义。

P128 5.流动性原则的含义。

P130
6.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贷款方式。

P140 7.贷款展期的含义。

P142 8.不定期贷款的含义。

P150
9.银行贷款“三查”制度: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检查。

P153
第五章 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1.我国正式实行贷款证制度的时间。

P159 2.贷款卡的概念。

P159- P160 3.贷款卡编码的三种状态。

P160 4.贷款部分授权的含义及其权限。

(记忆+理解)P163 5.贷款授权的三个层次。

P165
6.制定贷款授权方案应主要考虑的内容。

P165-167 7.统一授信的含义。

P168
8.贷款管理行长负责制。

P174 9.审贷分离的含义。

P175
10.建立贷款第一责任制的意义,及贷款第一责任人制与贷款管理行长负责制的关系。

P178-P180
第六章 银行贷款信用分析
1.银行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P185-P186 2.“6C”原则的含义及内容。

P186- P 188 3.比率分析法的含义。

(理解)P190
4.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比率。

P199
5.反映借款人盈利能力的主要比率及其计算公示。

P206- P207
6.企业信用评级的程序。

P217- P218 7.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

P218- P219 8.信用评级指标的三个层次。

P219
第七章 银行贷款担保管理
1.贷款担保通常采用的三种方式及其含义。

P229 2.保证方式。

P231
3.保证人的资格。

P230
4.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期间,以及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时的保证期间。

P233
5.抵押物的范围:可以抵押和不的抵押的财产。

P234 6.银行选择抵押物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P234- P235 7.抵押率的计算公式。

P236 8.抵押物的转让。

P238
9.抵押与质押的区别(理解+记忆)。

P240
10.我国《担保法》规定,可以质押的权利。

P241
第八章 银行短期贷款管理
1.短期贷款的基本含义。

P249 2.短期贷款的基本特点。

P2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