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钻石分为白钻和彩钻两大类。
纯净的白钻无色透明,十分稀少,是高品质的珠宝。
但大部分白钻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含有少量的氮元素,因此呈现淡黄色。
白钻越偏黄,价值越低。
但是,如果氮元素含量较高,且以单独分散的方式存在于钻石内部,那么钻石就会显示出鲜艳的黄色或者浅棕色,这样的钻石的数量只占到所有天然钻石的0.1%,属于珍惜的“金丝雀钻石”。
同属于这一类型的浅灰色钻石的数量更加稀少。
绿色钻石是因为受不同强度的辐射,深蓝色钻石是因为含有硼元素,粉色钻石和玫瑰色钻石是因为钻石生成的过程中其结构出现了塑形变形。
总体来说,彩色钻石的数量最多只占到珠宝级钻石的2%。
如果同时还具备较大体积,就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珍宝。
和地球上其他矿物特别是宝石相比,被探明的钻石储量很少。
在工业化开采钻石的100多年历史里,总共开采出大约350吨钻石。
如今每年钻石产量是1.3亿克拉,其中宝石级的不到20%,然而这20%的钻石的价值却是占到80%的工业用钻石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