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及检测报告解读ppt课件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及检测报告解读ppt课件
抗体组—质谱仪检测解决假阴性问题
1
5
10
15
(+) (+)
发光 放射 荧光 酶标
1510(-)源自填补国际空白(+)
IF 9.9 MCP
Xu Y, Liu JD, Li N. A novel assay for prognostic biomarker of gastric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06, 5: 357.
蛋白质组学-蛋白指纹图谱
蛋白质的分离技术
磁性微球(Magnetic Beads)
质谱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质谱技术 (MALDI-TOF-MS)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 质谱(SELDI-TOF-MS)
•蛋白指纹图谱仪的原理是利用激光脉冲辐射使 芯池中的分析物解析形成荷电离子,跟据不同质 荷比这些离子在仪器场中飞行的时间长短不一, 由此绘制出一张质谱图案。 •其阅读器的准确率为氢原子的十分之一,这表 明蛋白指纹图谱仪使医院进入原子级别的诊断世 纪。 •将一个人的测定图谱与正常人或疾病蛋白指纹 图谱库中某种疾病(如肿瘤、老年性痴呆等)的 图谱相对照,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图谱是正常或是 患有某种疾病(如肿瘤)。
5000
15 10
5 0 155000 10 5 0
55 00 0000
5200
5400
5335.3+H
5200 55 22 0000
5400 5335.7+H
55 44 0000
5600 A
5600
normal
5566 00 00
10000
6 4 2 0
10000 6 4 2 0
110000 00 00
基因检测——是对未来 患上疾病的一个风险评 估
蛋白质检测——可对各 期型包括正在发生的疾 病做出评估诊断
——医院应用的案例
蛋白指纹图谱检测报告实例分析
体检人A所得蛋白指纹图谱经疾病数据库分析后生成以下报告单
蛋白指纹图谱检测报告实例分析
根据体检人A报告单得到以下信息 1、图谱信息(图谱分析软件中可索引得到)
为何需要医用质谱(蛋白指 纹图谱仪)
为何需要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检测?
目前肿瘤检测项目: 1、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十二项、肿瘤八项)
优点:采用较成熟的双抗夹心化学发光检测法
不足:假阴性检双抗夹心法的假阴性问题: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 结合测定,它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生化占90%),适用于检测分子中 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如丢失一个抗原决定簇,会产生假阴性.
3、已是癌症患者。 如果检查出该肿瘤标记峰阳性,且表达量高,可通过影像学或内镜等临 床检查寻找到肿块的位置,争取尽早治疗。
4、癌症复发。 曾患癌症的患者,如血液中发现既往的肿瘤标记峰呈阳性,预示可能有 癌症复发迹象。
14
蛋白指纹图谱检测阴性意义
1、本次检测没有直接发现与肿瘤相关的标记峰,预示肿瘤相关疾病近期存在的可能性较低。 但并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患肿瘤可能。为保持久的健康,定期的早期肿瘤筛查复检是必 要的,推荐1年进行一次筛检。
11000
11000 111100 00 00
12000
11683.5+H
12000 11683.6+H
112200 00 00
13000 A
13000
normal
1133 00 0000
2、标记峰信息
蛋白指纹图谱检测报告实例分析
根据所得信息对照疾病标记峰数据库进行健康提示
A体检人胸片信息
正常人胸片信息
什么是蛋白指纹图谱技术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不同于只能单一指标分析的传统肿瘤标 志物,通过对蛋白质动态、全景的分析,将病人疾病早期最 微小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多肽)系统地分析,获得待检 标本中各种蛋白的含量和蛋白质分子量等信息,绘制成蛋白 指纹图谱,通过计算机软件与正常人、亚健康状态人群、良 性疾病和癌症病人的指纹图谱库对照,比较分析差异,就能 快速、敏感和特异地发现和捕获新的与疾病相关的蛋白。
15
Thank you!
后经参考其他临床检测手段,最终确诊A体检人患有肺肿瘤
蛋白指纹疾病标记峰
蛋白指纹图谱检测阳性意义
1、非肿瘤病变影响 同一肿瘤标记峰一项偏高,根据健康提示进行其他检查除外该部位其他 疾病影响。
2、癌症潜伏期或癌前病变状态。 同一肿瘤标记峰两项或两项以上偏高,经临床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肿块, 说明机体存在恶性细胞或炎症反应,预示的可能是癌症前期,或超早期 癌症状态。
2、首次检测有单一标记峰阳性,复查没有再发现该类型阳性,同时也没发现有其它新标记 峰阳性,说明血液中疾病蛋白含量表达降低或消失。如此,可以初步判断该标记峰蛋 白是一种超早期发现的蛋白类型,预示目前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
3、由于目前人类肿瘤相关蛋白组还在发掘中,我们所检测的肿瘤疾病蛋白峰是目前我们疾 病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报道过的与肿瘤密切相关的蛋白峰,但并未涵盖100%的肿瘤相 关蛋白,因此可能会有15%左右的假阴性可能。我们会不断把最新发现的相关蛋白加入 检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