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题目和答案一、单选题:1、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于()实施。
()A.2011年7月1日B.2012年7月1日C.2007年7月1日 D2012年9月1日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GB5749-2006)规定水质铅的限值不得超过()A.0.01mg/lB.0.02mg/lC.0.05mg/l D 0.03mg/l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项水质指标。
()A.42项B.100项C.96项 D106项4、下列不属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微生物指标的是( )。
A.总大肠菌群B.菌落总数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埃希氏大肠菌5、水的PH在()的范围内不影响人的生活饮用和健康。
()A.4.5-6.5B. 6.5—8.5C.8.5-10.5 D 6.5—9.5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水质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A.100cfu/mlB.200cfu/mlC.300cfu/mlD.50cfu/m7、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水体成分复杂且不稳定,不是生产饮用水的优质原水,而以()作为水源,其水体成分稳定,没有污染,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是优质水源,能有效保证饮用水产品品质。
()A.深层地下水B.自来水C.湖水D.降水8、水的色度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
因此,标准限值为( )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A.10B.15C.20D.59、水的混浊度在10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现行标准限值为:( )度。
特殊情况下不超过( )度。
A.1,3B.2,5C.2,3D.5.1010、二次供水蓄水池周围( )米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垃圾等污染源。
水箱周围( )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A.2米,5米B. 10米,2米C.5米,15米D.10米,50米11、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人类疾病()与水有关。
()A.80%B.70%C.85%D.60%12、痛痛病是由于饮用水中()超标引起的。
()A.铁B.镉C.铅D.汞13、会引起氟斑牙的水质指标是:()A.锌B.铅C.氟化物D.氯化物14、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主要是:()A.引起肠胃不适B.引起致癌、致崎、致突变的潜在危害C.免疫功能下降D.心血管疾病15、超标饮用()可能引起人群高铁血红蛋白症。
()A.铁B.硝酸盐C.铅D.锌16、取水点上游多少米至下游多少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A.1000,100B.1500,100C.1000,150D.100,10017、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A.卫生制度B.企业标准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地下水质量标准1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于______发布。
A.2006年12月29日B.2007年7月1日C.2006年12月1日D.2007年1月29日1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包括水质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各______项。
A.40,64B.41,42C.42,64D.64,4220评价氯消毒的常用指标是()。
A加氯量 B需氯量 C有效氯 D游离性余氯二、判断题:1、以河道作为供水水源的农村供水,其保护范围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
()2、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每年应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的饮水卫生安全。
()3、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指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但不包括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
()4、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选址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不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5、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
()6、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7、测定饮用水中消毒余量的作用是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
()8、评价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常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消毒剂余量。
()9.痛痛病是由于铅超标引起的。
()10.黑脚病是由氟中毒引起的。
()11.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12.饮用铁超标的饮水可能引起人群高铁血红蛋白症。
()13.可以用于指示饮用水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是耗氧量。
()14.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15.非常规指标实施的项目与日期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施情况确定,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全部实施。
()16.为了防止饮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被再次污染,新标准中要求在饮水出厂时保留一定的氯酸盐余量,使之在饮用水出厂时和到达用户取水点保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17饮用水卫生要求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18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
()19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紫外线消毒。
20水俣病是由汞超标引起的。
多选题: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由_____联合发布。
()A.卫生部B.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C.水利部D.国家技术监督局2.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_______。
A.保障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B.水质监测评价监督执法依据C.水质管理、设计、生产依据D.投资环境好坏的标志3.属于消毒副产物的指标是_______。
A.铜B.三氯甲烷C.溴酸盐D.四氯化碳4.可以作为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指标是______。
A.总大肠菌群B.菌落总数C.耐热大肠菌群D.大肠埃希氏菌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适用范围是______。
A.城市B.农村C.集中式供水 D分散式供水6.属于水质微生物指标的是______。
A.铅B.铜C.菌落总数D.总大肠菌群7.以下哪些可以作为饮水消毒剂______。
A.氯B.臭氧C.二氧化氯D.氯胺8.以下哪些是水质感官性状指标______。
A.色度B.浑浊度C.敌敌畏D.挥发氛9.以下哪些是水质毒理指标______。
A.臭和味B.肉眼可见物C.砷D.氰化物10.饮用水的供水方式包括______。
A.集中式供水B.分散式供水C.纯净水D.矿泉水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包括______。
A.微生物指标B.毒理指标C.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D.放射性指标12.某地区因饮水水质问题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造成这一病症的原因是饮水中______。
A.氯含量过高B.氯含量过低C.碘含量过高D.碘含量过低13.介水传播疾病中又以______的发病人数最多。
A.感染性腹泻B.细菌性痢疾C.阿米巴性痢疾D.霍乱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一项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规定。
各国均制定有各自的水质标准。
本次修订,收集了______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资料。
A.世界卫生组织B.欧共体C.美国D.俄罗斯与日本简答1 水源选择的原则2 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征3 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4 水体污染后自净过程及特征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哪些卫生要求及适用范围6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二次供水和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分别适用的标准、规范要求7 影响加氯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8 饮水氯化消毒的机理,其余量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为多少9 通常“三氮”指那三种物质,其在水体中同时出现和只存在其中一种的卫生学意义10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及种类11 氯化消毒副产品产生及种类答案:单选题:CADCB AADAB ABCBB ACACD判断题:√√√×√√√√××××√√√××√××多选题:1AB 2ABC 3BCD 4ACD 5ABCD 6CD 7ABCD 8AB 9CD 10AB 11ABCD 12CD 13ABCD 14ABCD简答题1 水源选择的原则答:(1)水量充足。
(2)水质良好。
(3)便于防护。
(4)技术经济合理。
2 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流行特征答:介水传染病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
其流行的原因是:(1)水源水受病原体污染。
(2)水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3)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流行特征:(1)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例,且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可终年不断。
(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以致,绝大多数患者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史。
(3)一旦对污染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3 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答:(1)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2)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4)生活饮用水水质感官性状良好;(5)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6)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指标的限制要求。
4 简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的范围。
答:(1)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和水源水质卫生要求;(2)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和二次供水卫生要求;(3)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4)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5)适用的范围。
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二次供水和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分别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答:(1)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地表水源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下水源水质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二次供水设施和处理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规范GB17501;(3)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符合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17218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 6 影响加氯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答:(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2)水的pH值;(3)水温;(4)水的浑浊度;(5)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7 饮水氯化消毒的机理,其余量出厂水和末梢水标准限值各为多少答:氯在水中溶解后,水解生成次氯酸。
氯的杀菌作用机理是由于次氯酸体积小,荷电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胞死亡。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出厂水游离氯余量≥0.3~4mg/l,末梢水游离氯余量≥0.05mg/l 。
8 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其在水体中同时增高和其中一种增高的卫生学意义。
答: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是水中含氮化合物的三种存在形式,简称“三氮”,是反映水体被人畜粪便等有机物污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