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刷题集专题03多彩的消费【考情解读】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考向梳理】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观念、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另外,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业观,增加收入。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诚信经营,遵守市场交易规则,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2.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1)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将不断合理、完善。
(3)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趋合理;恩格尔系数是一个比例数,不是一个绝对值;系数降低,不等于食品支出总额减少。
考向1 影响消费的因素1.(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
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 100场。
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 900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
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
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 35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发展;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解析】本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程度。
从问题逻辑看,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涉及赛事本身的价值和商业价值、国家战略、居民的发展性需求,可以围绕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经济结构的调整等回答;从材料逻辑看,第一段材料阐述了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第二段材料主要说明了赛事本身的价值和商业价值。
2.(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P与Q、M与Q关系的图形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这里纵坐标是自变量,本题易因分不清谁是自变量而失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需求量(Q)和出境游价格(P)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亦然。
据此①符合题意,②则应舍去;需求量(Q)和居民收入(M)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当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不考虑其他因素),反之亦然。
据此,④符合题意,③则舍去。
本题应选①④,正确答案B。
3.(2014·北京高考)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根据右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等知识,题眼是把握图的标题“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结合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呈逐步提高趋势,这说明职工的工资不断增长。
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①不符合题意;居民生活成本与物价有关系,居民生活成本问题在该图中未体现,且在实际生活中居民生活成本在上升,故②不选。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工资水平提高后劳动者对服务业的需求就会不断上升,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
4.(2013·浙江高考)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漫画没有体现适度消费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②④排除。
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等知识。
人们见面的问候语由“吃了吗”变成“瘦了吗”说明,过去,由于人们的收入低,只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消费,见面时会问候吃了吗,以表示关心;而现在因为人们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还导致了肥胖,所以还要花钱去买减肥药,这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正确。
由购买蔬菜等食物到购买减肥药的变化,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③正确。
选C。
考向2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2014·福建高考)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这有利于(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答案】D【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个,题中举措只是因素之一,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增加车辆出行,但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从当前看会减少税费收入,但从长远看反而会增加税费,但不会促进收支平衡,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有利于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故入选。
2.(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答案】C【解析】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项错误;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社会保障影响消费需求,但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题眼”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从而会扩大消费需求,C项符合题意。
考向3 消费类型1.(2017·江苏高考) 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 4%、16. 4% 和17. 1%。
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工业属于第二产业,A说法错误。
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消费,不能得出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与材料无关。
由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可见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大幅增长表述不对,C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本题以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情境,考查了产业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类型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材料的关键句是“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优化,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故D项正确。
2.(2014·课标卷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本题的题眼是“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奢侈品”和“日用品”曲线。
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下降趋势,由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可以推断,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于不断增长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向梳理】1.准确理解四种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特点评价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矫正个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偏差。
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对个(1)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
(2)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①要求: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②注意点: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抑制消费;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③意义:a.避免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b.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c.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①要求: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②注意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③意义:a.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①要求:5“R”。
②注意点:a.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b.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c.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d.反对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消费。
③意义:a.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b.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c.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①要求:戒奢以俭。
②注意点:a.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
b.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必须弘扬。
c.反对铺张浪费、骄奢淫逸,而不是要抑制消费。
③意义:a.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
b.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