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讲义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13讲

课件《讲义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13讲

4
下列行为之一者,签订的建筑工程合同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 合同。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 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8.1.2 可撤销或可变更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1. 修复后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
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 2. 修复后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价款
的,不予支持。 3. 因建筑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
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6
建筑工程合同的变更一般主要是在合同主体不 变的情况下(主体的变动称为合同的转让),对 合同内容进行三个方面的变动:
1. 标的条款变更,主要包括标的本身,标的数量、质 量、型号、规格以及标的其他方面的条款内容发 生变更。
2)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在合同成 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3)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 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 同,当事人一方采用书面形式但另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 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11
(2)风险因素识别与估计
①风险因素识别。 a.政治风险因素识别。 b.经济风险因素识别。 c.技术风险因素识别。
②风险因素评估。 a.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b.依赖投标人员的实践经验 和知识面。
d.商务及公共关系风险因素识别。
e.管理方面风险因素识别。
12
8.2.2.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 1.风险的全过程防范管理 1)投标阶段风险的防范。 2)合同谈判阶段风险的防范。 3)合同实施阶段风险的防范。 4)合同实施结束阶段风险的防范。
2.风险的防范决策 1)风险回避。 (1)拒绝承担风险。 (2)放弃已经承担的风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这是紧
急自救的最佳办法。 2)风险转移。 (1)利用索赔制度,相互转移风险。 (2)向第三方转移风险。 3)风险分离。 4)风险分散。 5)风险自留。
14
8.2.3.风பைடு நூலகம்的控制与管理
1.风险的控制 1)熟悉和掌握有关工程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 2)深入研究和前面分析招标文件。 3)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动态。 4)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 5)加强分包商管理,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6)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分析工程风险。
2. 履行条款变更,主要包括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 地点、方式和所附条件等条款内容的变更。
3. 合同责任条款变更,主要是担保、违约责任形式、 合同救济方式或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内容的变更 。
8.1.3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
1.合同的签订过程
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 者盖章时合同生效。
16
8.3.2施工合同的履约管理
1. 合同履约概念 2.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原则 1)实际履行原则 2)全面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情事变更原则
17
8.3.3合同的变更管理
1.合同变更的原因
1)建设单位新的变更指令。 2)由于设计的错误,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3)工程环境的变化,预定的工程条件不准确。 4)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有必要改变原设计、实施方案或实施计划 5)承包人提出合理延长工期的要求,或发包人需要缩短工期。 6)政府部门对建设项目有新的要求。如国家计划变化、环境保护
2.风险综合管理 风险综合管理是指在施工合同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技术、
经济和管理的措施,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8.3 施工合同的过程管理
8.3.1 施工合同管理概述 施工合同的管理,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设
行政主管机关和金融机构,以及工程发包单位、监理单位 、承包单位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 、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及 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施工合同纠 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护施工合同法规的贯彻实施 等一系列活动。
课件《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第
精品jin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建筑工程合同的有效
条件,建筑施工合同的订立。施工合同的风险防 范。合同的变更管理。建筑工程合同正常执行的 管理,建筑工程合同变更执行的管理,建筑工程 违约行为和违约责任。 ❖ 学习重点 ❖⑴ 建筑施工合同的订立, ❖⑵ 施工合同的风险防范, ❖⑶ 建筑工程违约行为和违约责任。
2
学习建议
❖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相关内 容,所以学习此章节我们要着重对建筑工程合同的 签订、施工合同的执行的学习,了解合同的签订程 序和合同执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建议加大实训环 节的实务部分,这样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出现类似的 问题也可以熟练处理具体的事项。
8.1 施工合同的签订
8.1.1 建筑工程合同的有效条件 建筑工程合同有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承包人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 2. 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 3.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 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8.2施工合同的风险防范
8.2.1.施工合同风险的识别
(1)风险因素分类 ①按风险的来源性质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商务及公共 关系风险和管理方面风险五大类。 ②按工程实施不同阶段分为:投标阶段风险、合同谈判阶段的风险、合同 实施阶段的风险三大类。 ③按风险严峻程度分为:特殊风险和特殊以外的各类风险。 ④按研究工程风险的范围分为:项目风险、国别风险和地区风险三大类。 ⑤按承包商在承包工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决策错误风险、缔约和履 约风险、责任风险三大类。
5)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 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8
2.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订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由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信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
利益。 (2)恶意串通,算还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