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高中英语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后的启发之一在认真并且多次聆听和学习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张玲棣老师的讲座《高中英语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后,有很多感触、体会与启发。
现就自己在学习后对英语测试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话题对平时自己的英语教学的一些认识做点记录。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大概归纳如下: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教学进程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其注重测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并注重经常进行的检查,以达到利用各种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的目的。
其实,在学生时代,对这一概念的接触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慢慢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不断实践着这一评价,但是有时却遗忘了这一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对它的理论思考,而只是单独的实践,没有将实践与理论进行互动与思考。
因此,此次的这个培训,又让自己重拾了理论的指导作用。
在认真并且多次聆听和学习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张玲棣老师的讲座《高中英语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后,有很多感触、体会与启发。
现就自己在学习后对英语测试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话题对平时自己的英语教学的一些认识做点记录。
该次记录是对形成性评价概念的认识。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大概归纳如下: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引导教学进程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其注重测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并注重经常进行的检查,以达到利用各种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的目的。
其实,在学生时代,对这一概念的接触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在慢慢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不断实践着这一评价,但是有时却遗忘了这一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对它的理论思考,而只是单独的实践,没有将实践与理论进行互动与思考。
因此,此次的这个培训,又让自己重拾了“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测试中形成性评价的学习---学习《高中英语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后感之二在这次研修过程中,结合自己平时的英语教学,我觉得自己在教学评价的环节应该多下点功夫,所以张玲棣老师的讲座《高中英语测试命题的理论与技术》就成了自己多次学习与体会的对象。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除了正常的教育与教学以外,我们还面临着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这一问题。
而最终好的学习成绩的取得是需要在不断的日常教学中来夯实的。
因此,形成性评价的注重就成了取得最终好成绩的一个关键。
它能对我们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真正的评价与反馈作用。
在此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评价对教学的反拔作用。
通过科学和有意义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与自我的教学做出反思与调整,从而有利于改进与提高。
在形成性评价中,在注重测试题目的知识点考察的同时,应多注重测试题目的教育意义。
这里所说的教育意义在很多老师看来似乎英语科目是很难做到的,但是通过学习,我在平时的教学与测试环节融入了教育意义的成分,具体表现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中一些问题与现象的英语语言思维与应用上。
在测试与评价的过程中,达到了多重目的的考察。
评价与测试的题目类型不一定按考试要求。
比如听力,阅读、改错等题型的考核,自己应该对这些题型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能够真正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出发点,测试题的方式应灵活多变。
教师课堂情绪的管理---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启发这次远程网络培训是本人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培训,平时听到有些老师的评价就是随便应付一下就好了,比如听讲座的时长,只要网络学习的时间挂够了就可以了。
刚开始自己也是就随便挂着,然后不断点击更新时间,但是慢慢的,发现其中讲座老师的教授是很切合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的。
因此,自己还是决定认真地去听,做笔记,然后再把自己感兴趣或觉得应该进一步学习的点记录下来,这应该是收获颇丰的一次学习。
其中,教师课堂情绪的管理这一问题是自己感触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之一。
虽然接触学生多年,但是对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这一问题几乎都没有思考过。
总觉得用心去上好每节课,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好。
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其实出现过很多有关这样或那样的由于自己课堂情绪的一些负面因素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氛围、学生的情绪与心理、教学效果等等。
当然也有正面的情绪在带动整个课堂的效果与学生情感培养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从理论上思考过这个问题,继而没有理性地去感悟与思考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一些缺失。
通过对《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学习,自己今后还应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最新研究与成果,积极地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提醒自己走“教、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批改学生的作文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作为普通班级的作文我最近一年来任教的两个班级都是普通班级,英语基础非常薄弱。
谈到写作文,原先学生的状态就是“怕”。
而我作为科任老师,批改作文的心理比起学生的“怕”来,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第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被完整地改了两次,而那两次作文批改的跨度却是整整一个学期。
有了那两次痛苦的经历,再加上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及心理的一些琢磨,慢慢地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实践着一些批改作文的方法,现将其形成文字,叙述如下。
第一,赞扬。
基于学生的畏惧和不自信的心理,我本着“赞扬”的理念,在批改作文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比如,学生要是能在作文中应用了新学的词汇、短语或结构,我就将其勾出来;要是学生有好的想法或观点,也将其勾出来,尽管有时句子并不一定正确,而我只能猜测;要是比较难找到闪光点的时候,就连最基本的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或宾格形式用对了,我也会打个小红勾。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把学生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圈出来,但是在整篇文章中,尽量让闪光点的数量占多数。
总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亲手写的作文中找到那份内心一直渴望获得的一种成就感。
第二,分享。
首先分享的是在批阅的过程中勾出来的闪光点,将其归类(如好的词语、搭配、结构、想法等),并在课堂上一起分享。
这个过程的收获就是大家从别人的闪光点中看到了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并能够在后来的写作中不断克服、改进、应用与提升。
其次分享的是圈出来的典型的一些错误,将其进行归类,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找出症结,然后教师再进行提示,学生做相应记录。
这样,学生的闪光点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传播与普及甚至是升华,而弱点或不足则在分享中达到了强化纠错与弥补的效果。
第三,弥补与提升。
一篇作文的好坏,表面看似乎仅仅由写作的30分钟决定。
但是,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全方位的写作能力,学生日常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这些训练包括学生对词汇的恰当使用、搭配的合理性、中英文表达形式和句式差异的认知、句子衔接的技巧、篇章结构的处理等基本功和各个具体环节的练习。
因此,我改作文的形式就不拘于对于一整篇作文的批改,平时更注重的是对前边所提到的这些技巧与能力上的训练的评价与培养。
而这种批改方式个人认为是对学生长远的写作实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现有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弥补与提升。
从学生阶段性作文的表现来看,我现行的这种做法的确有一定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
当然,以上的这些想法与措施只是个人在这一阶段依据一定理论指导而做出的一些初步探索与实践。
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与教学,我认为还有很多需要摸索与思考的问题,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与实践。
作文的批改与教学,的确是一个细致、耗时而又值得思考的过程,但是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其他的一些能力比如思考、逻辑等能力,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等也会得到一定的完善。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得到的也绝非只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这样一个简单的收获。
教学故事一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偶然间,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了一个概念,就是教师课堂的情绪管理。
原来的确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平时每次上课基本都是奔着“怎样漂亮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走进教室的。
很长时间了,把教师的课堂情绪管理给彻底忘了,尽管自己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如那些教师课堂情绪管理中常提到的反面案例的情况。
现在重拾这个概念,然后自己认真思考,每次上课前都提醒自己“情绪”的重要性。
每一次走进教室,自己都会美美地微笑着扫视一下真个课堂,似乎同学们都是很乐意看到自己微笑的样子。
刚开始,学生会很好奇地问“老师,是不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我只能反问“你们看到我开心,你们会开心吗?”。
是啊,老师与学生都以笑容互相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很放松的,相应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当然,自己也会喜欢实践一下另外一种风格,有一次,我就故作镇静地走进了教室,面无表情,这个时候学生基本都不敢出声,都很严肃地看着我,当然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的这种尝试应该结束了,然后面对学生的又是微笑。
我实践过的另外一种表情就是,走进教室,不看学生,起立问候之后自己开始讲课,不带任何表情,学生基本都不敢出声,但是问问题的时候,大家还是积极配合的,只是整个教室充满了一种压抑。
当然,这个实验在学生课堂高度兴奋之后使用也是很管用的。
实践了不同的表情,最终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始终面带微笑,不温不火,是完全可以控制整个课堂的气氛的哦。
教学故事二有段时间发现学生作业比较多,对自己布置的听写和默写任务课后落实不够,以至于课堂听写的默写的时候,有些同学会使些小花招来偷看,同桌间互相偷看或藏些小纸条或把作案内容放在脚旁边的书箱上等等之类的,应有尽有。
待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之后,发现,其实他们是不想让老师失望,还是很想考个好分数给老师看的。
所以没有太责备他们,而是自己调整了一下策略,从课堂时间里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他们记忆,以减轻他们课外学习的压力,效果不错。
但是有个别同学还是在课外基本不巩固复习,有了一次的偷看,就尝到了滋味,想方设法每次都偷看。
我见状,经过思想教育,并与众同学约法三章,要是再偷看英语课就到教室后边站一个星期听课作为惩罚,大家都很赞同,全票通过。
但是,有一个同学还是没有改掉偷看的习惯。
作为在教室里巡视着的我,发现了这位同学不对劲,但是就是抓不到其作案的证据,因此也拿他没办法,实施不了预先的惩罚约定。
这时,有一个比较正义的同学似乎已经发现作弊同学的猫腻,而这位同学是接连几次被我抓了重新听写和默写的,估计这个时候已经按捺不住了,很愤然地摔了听写本,然后一脸的不高兴,全班同学哗然,基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作为那个阶段的一个特殊学生,我大致读懂了他的心思。
就大声问他,谁欺负你了,帮你找他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