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08月自考00249国际私法试题

2020年08月自考00249国际私法试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际私法试卷(课程代码0024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1.下列哪一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属于涉外民事关系?(C)A.中国自然人王某与中国自然人李某在泰国结婚的行为B.中国某法人与日本某法人于中国杭州签订合同的行为C.中国船员于湄公河上被泰国某犯罪团伙谋杀的行为D.意大利某法人破产向中国某法人进行债权分配的行为2.2012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援引尚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国际条约的,人民法院(B)A.不能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可以适用国际惯例B.可以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C.可以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条约已经转化或者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除外D.不能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条约已经转化或者需要转化为国内法律的除外3.被喻为近代国际私法之父的学者是(B)A.巴托鲁斯B.萨维尼C.戴西D.莫里斯4.“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其中“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是该冲突规范的(A)A.范围B.系属C.准据法D.连结点5.“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其中“共同经常居住地”是该冲突规范的(D)A.范围B.系属C.准据法D.连结点6.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6条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外国法律,该国不同区域实行不同法律的,应该(C)A.适用当事人的住所地法B.适用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C.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区域的法律D.参照适用国际私法规则7.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6条规定,人格权侵权案件,适用(B)A.侵权行为地法B.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C.当事人共同国籍国法D.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8.依据《解决本国法和住所地法冲突公约》的规定,如果当事人的住所地国规定适用当事人本国法,而其本国规定适用住所地法,凡缔约国均应适用(B)A.本国法B.住所地法C.经常居所地法D.居所地法9.“法律行为的方式适用行为完成地法,也可适用调整行为效力的法律。

”上述冲突规范是(C)A.单边冲突规范B.双边冲突规范C.选择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D.重叠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10.外国法人在自行终止或被法人国籍国解散时,其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适用(B)A.物之所在地法B.法人属人法C.法院地法D.法人住所地法11.我国《海商法》第271条规定,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适用(B)A.船旗国法律B.原船舶登记国法律C.抵押权设立地法律D.抵押合同签订地法律12.《伯尔尼公约》规定:- -般作品的经济权利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C)A.30年B.40年C.50年D.60年13.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26条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A)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B.合同缔结地法律C.投资者母国法律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4.关于合同的形式,国际上的一般趋势是(D)A.适用合同缔结地法律B.适用合同准据法C.适用当事人属人法D.适用以上任何一个法律为有效即为有效15.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7条的规定,涉外诉讼离婚,适用(D)A.婚姻缔结地法B.双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法C.双方在国内的户籍所在地法D.法院地法16.对于诉讼费用担保,我国目前的做法是(D)A.要求外国人提供诉讼费用担保B.不要求外国人提供诉讼费用担保C.给子予外国人以国民待遇D.在互惠前提下互免担保17.根据以下哪种标准可以将国际民事管辖分为法定管辖、协议管辖和应诉管辖? (D)A.是否由法律直接规定B.是否以被告的住所或惯常居所为管辖依据C.是否允许当事人通过应诉确定管辖权D.是否允许当事人选择法律规定以外的法院进行诉讼18.最高人民法院第- -国际商事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于2018年6月29日,分别设立于下列哪两个城市? (D)A.北京和上海B.上海和广州C.深圳和广州D.深圳和西安19.有关外交代表或领事送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可以采取强制措施B.送达对象为在国外的本国国民C.送达对象为外国国民D.送达对象为在国外的诉讼当事人20.目前国际上有关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最有影响的国际公约为(C)A.197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B.1965年《华盛顿公约》C.1958年《纽约公约》D.1988年《汉城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产生法律冲突的原因包括(ABCDE)A.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B.所涉各国民法上的规定不同C.各国司法相互独立D.各国相互承认内外国法律平等E.各国在一定范围内承认所涉外国法的域外效力22.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CDE)A.主权原则B.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国际协调与合作原则E.保护弱方当事人合法利益原则23.有关最惠国待遇制度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ABCD)A.它是根据某-项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的规定,授予国给予受惠国约定范围内的优惠待遇B.当授予国给予任何第三国最优惠待遇时,受惠国即可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自动取得与该第三国相同的待遇,无需向授予国履行任何申请手续C.它是通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商船、产品等所得到的待遇表现出来的D.在最惠国条款中,一般都对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E.当今各国常常把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于船舶遇难施救、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以及民事诉讼方面24.中国2006年《企业破产法》采用(AC)A.单一破产制B.复合破产制C.普及破产主义D.地域破产主义E.折中主义25.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3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CDE )A.当事人自由选择适用的法律B.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C.劳动者工作地法律D.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E.劳务派出地法律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法律冲突:指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因所涉各国立法不同(1分)且都有可能对它进行管辖(1分)而产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1分)27.法律规避: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结点,(1分)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1分)并使得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

(1分)28.涉外代理: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具有不同的国籍或者住所在不同的国家;(1分)或代理人和第三人具有不同的国籍或住所在不同的国家;(1分)或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在外国实施代理行为。

(1分)29.领事婚姻:指在驻在国不反对的前提下,(1分)一国授权其驻外领事或外交代表为本国侨民依本国法律规定的方式(1分)办理结婚手续并成立婚姻的制度。

(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简述我国有关涉外法定继承法律适用的规定。

答:(1)中国立法对涉外财产法定继承准据法的选择是采用区别制的。

(1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 31 条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1分)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1分该法第 34 条规定:遗产管理等事项,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律。

(1分)(2)中国立法关于涉外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的独特立场。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 35 条规定,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律。

(1 分)我国《继承法》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该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1分)31.简述反致产生的原因。

答:(1)各国对本国冲突规范指引的外国法的范围理解不同,一些国家认为被指定的外国法包括该外国的冲突法。

(2分)(2)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规定了不同的连结点。

(2分)(3)在具体案件中有相互指定的致送关系发生。

(2分)32.简述适用公共秩序保留的主观说和客观说。

答:(1)主观说:只要外国法本身之规定与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相悖,即可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2 分)它不管外国法适用的结果是否会对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造成实质性损害,只强调外国法本身的有害性或邪恶性。

(1 分)(2)客观说:不应仅凭外国法本身规定的内容与法院地国公共秩序相悖就排除外国法的适用,(1 分)而应视外国法适用的实际结果是否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1 分)因为外国法的内容与法院地国公共秩序相抵触并不一定导致适用该外国法的结果也与内国的公共秩序相抵触。

(1 分)33.简述《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

答:《世界版权公约》的产生是为了在《伯尔尼公约》和《泛美版权公约》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和协调。

(2分)与《伯尔尼公约》相比,《世界版权公约》的特点有:第一,该公约要求符合一定形式才能取得版权,而没有实行自动保护原则;(1分)第二,版权保护期比较短。

(1分)《世界版权公约》规定,本公约不影响已经参加了《伯尔尼公约》的国家的成员国资格,已经参加《伯尔尼公约》的,可以再参加《世界版权公约》,但不得因此退出《伯尔尼公约》,否则其作品在《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内将不受《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

(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4.试述外国人在中国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及现今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的民事法律地位。

答:外国人在中国民事法律地位的变迁:(1)合理待遇时期。

这个时期从西汉延续到明末。

(1分)(2)闭关锁国时期。

这个时期对外国人不区分侵略者还是善良商民,都限制他们正常的民事活动。

(1分)(3)特权时期。

这个时期从鸦片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分)(4)平等待遇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人在中国享有平等待遇。

(1分)现今外国人在中国享有的民事法律地位:外国人在中国能够进行广泛的民事活动,依法享有多方面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2分)包括:(1)人身受保护权;(2)亲属权;(3)继承权;(4)劳动权;(2分)(5)智力成果权;(6)经营工商企业、开发自然资源和从事服务贸易的权利;(7)土地的长期租赁使用权;(8)司法保护权。

(2分)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经常居住地在A国的甲(23岁)到中国旅游。

期间购买了价值50万元的名贵珠宝。

其后,甲反悔,以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假设A国法律规定26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拒绝付款提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