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图集(发广告公司制作)

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图集(发广告公司制作)

◆第一部分砌体工程 (2)◆第二部分安装工程 (6)◆第三部分抹灰工程 (12)◆第四部分门窗工程 (18)◆第五部分模板工程 (19)◆第六部分防水工程 (24)1.砌体2.顶砖、后塞口实心砖做法说明1.砌体施工前需弹线定位;墙体砌筑时拉线施工;砖应在砌筑前提前1~2d浇水湿润,待砖表面凉干后使用,严禁干砖上墙。

2.空心砖、多孔砖、加气块下部设置三线实心砖;拉结筋植筋时要求考虑砌体模数,保证拉结筋刚好设置在灰缝内。

3.砖体方正,按照组砌方式错缝搭接,墙体平整;灰缝饱满,宽窄一致,保证灰缝8~12mm宽度,水平和竖向均不能出现透明缝。

4.顶砖斜砌要求砌体静置7天后开始采用实心砖砌筑;斜度45°-60°,内墙要求留设12~13公分,外墙顶砖要求交错斜砌,留设17~19公分。

3.构造柱留设做法说明1.构造柱钢筋绑扎应在砌筑墙体前完成,钢筋采用后植筋工艺施工,植筋位置正确,植筋锚固长度为15d,钢筋绑扎牢固,钢筋笼安装垂直。

2.留设构造柱两侧空心砖端部必须采用实心砖封堵;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3.构造柱墙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

砌筑时必须挂双线保证马牙槎的垂直度。

加气块马牙槎应切割倒角,便于砼浇筑密实。

4.构造柱关模成型簸箕口簸箕口成型砼双面胶做法说明1.构造柱模板要求:构造柱模板固定采用对拉螺杆,间距500mm。

2.浇筑簸箕口要求:构造柱上口模板应关成簸箕口,簸箕口高出梁下口50mm;簸箕口长300mm,高300mm,宽度同柱截面。

3.防漏浆胶条:构造柱与模板之间沿砌体边缘粘贴双面胶,防止砼漏浆。

4.砼浇筑要求:构造柱砼强度不得低于C20,浇筑前浇水湿润,浇筑时采用手锤敲击震动或小功率振动棒振捣密实,成型饱满平整。

5.砌筑7天后才能关模,关模前清理柱脚杂物,砼成型8-12小时后拆除模板,簸箕口成型砼必须在三天后才可剔打除去。

5.门窗洞口砌体过梁 6.窗台砌体压顶方向正确大于240mm大于100mm做法说明1.预制过梁要求安装方向正确,伸入两端支撑点不小于240mm。

2.窗台压顶厚度60mm,两端伸入墙体大于100mm。

3.门窗洞口砌体施工时先定位放线,确保洞口尺寸符合要求。

4.洞口砌体严格按照组砌方式进行砌筑,加气块、空心砖按要求砌筑预制砼块或实心砖。

1.给水管道随砌随埋给水管延伸到位现场加工U型砖做法说明1.厚度大于100mm砖砌体内给水采用随砌随埋方式,避免后期抹灰埋管出现空鼓开裂现象。

厚度100mm砖也可现场加工或定制U型或L型砖实现随其随埋。

2.砌体施工前弹出室内地坪标高基准线、砌体地面放样定位线,以便确定埋设管线、给水点位等位置。

防水反坎浇筑前和砌体施工前将给水管道调整、延伸到位。

3.砌体施工过程中及时巡视及时纠偏,点位部分可局部预留,便于安装接头,待砌体完成,打完灰饼后,进行给水点位固定。

4.为便于管道随砌随埋,砌筑砖需采用集中加工,管线周边需用水泥砂浆填实。

给水点位出墙距离根据相关企业要求和验收规范控制。

2.电气导管随砌随埋电气导管延伸到位底盒一次性固底盒位置预留做法说明1.厚度大于100mm砖砌体内电线导管采用随砌随埋方式,避免后期抹灰埋管出现空鼓开裂现象。

厚度100mm砖也可现场加工或定制U型或L型砖实现随其随埋。

2.砌体施工前弹出室内地坪标高基准线、砌体地面放样定位线,以便确定埋设电线导管、电气底盒等位置。

防水反坎浇筑前和砌体施工前将给电线导管调整、延伸到位。

电线盒可采取一次性固定或预留孔方式,需考虑抹灰完成面高度。

3.砌体施工过程中及时巡视及时纠偏,点位部分可局部预留,便于安装接头,待砌体完成,打完灰饼后,进行给水点位固定。

4.为便于管道随砌随埋,砌筑砖需采用集中加工,管线周边需用水泥砂浆填实。

底盒出墙距离根据相关企业要求和验收规范控制。

3.二次配管切槽敷设宽度dn+40mm深度dn+20mm做法说明1.加气块砌体或者厚度小于等于100mm砖砌体,二次配管可采用机械切槽方式敷设。

2.砌体施工完成后,弹出室内标高控制线;确定给水点位、线盒位置。

3.根据点位位置和引线位置,弹开槽双线,开槽宽度dn+40mm,深度dn+20mm,沿弹线进行机械开槽。

严禁直接敲打。

4.用水冲洗线槽,固定管线在槽底,管线固定间隙均匀,管线净距20mm,便于砼填塞密实。

5.管线固定后分层填充C15细石混凝土。

给水点位、线盒出墙距离在抹灰灰饼后根据企业要求和验收规范规定固定。

6.开槽大于100mm需按要求挂铁丝网。

4.户内强弱电箱安装做法说明1. 针对管线较多,砌体厚度不足的强弱电配电箱,采用混凝土带一次浇筑成型。

砌体施工前弹出室内地坪标高基准线、砌体地面放样定位线,以便确定埋设管线、强弱电箱位置。

2. 砌体施工前将电气二次配管管道调整、延伸到位,强弱电箱采取加固措施一次固定到位,待砌体完成后关模浇筑混凝土带。

3. 砌体厚度足够安装箱体,可采用预留强弱电箱安装位置方式,待砌体及灰饼完成后,调整强弱电箱位置进行固定。

4. 强弱电箱预留可采用预制砼箱,大于300mm 箱体上口需设过梁。

过梁内预留管线穿管洞。

混凝土带预制箱位预留箱位5.排水管道安装6.地漏、楼板套管安装防水附加层做法说明1.PVC排水管伸缩节设置位署应靠近水流汇合管件;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排水管道支架安装牢固统一、伸缩节安装预留伸缩量;排水管与透气管中心间距180mm;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应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粘合时需转动管道90°,确保粘合剂均匀。

建筑物内排水管道按要求设置阻火圈,阻火圈按照图集要求固定在结构板上。

2.管道穿楼板埋设钢套管,套管冒出楼板高度一致(有排水要求部位50mm),套管下口平板底;套管周边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银粉漆两遍;套管与管道间隙均匀,采用柔性材料填缝密实。

3.地漏安装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

排水地漏和有防水要求的排水管周边增设300*300mm防水附加层。

4.管道吊洞支模采用顶撑等方式,不得采用铁丝支模吊洞。

浇筑时采用C20细石膨胀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2/3高度。

7.穿墙套管安装砼预制套管翼环在结构中部两端平齐内刷防锈漆做法说明1.砌体外墙套管采用砼预制套管或随砌随埋安装(要求套管周边砂浆填实)方式,防治渗漏风险。

2.穿墙体、穿屋面、露台防水套管、穿地下室侧墙防水套管长度应考虑积水深度、保温厚度、防水保护层厚度、抹灰厚度。

3.防水套管按照02S404图集要求制作,翼环应双面满焊,且焊缝饱满、平整;翼环设置在结构板中部。

穿墙(梁)套管长度同墙(梁)厚;穿有保温要求的外墙面时需与内外侧装饰面平。

钢制套管内部做防腐处理。

套管与管道间隙均匀,封堵密实。

4.套管标高、位置合理,确保吊顶等装饰高度;套管位置须与室外管道错开,避免交叉;空调套管:壁挂机安装高度2200mm,柜机安装高度150mm,1.基层处理2.挂网挂钢丝网做法说明1.不同材质墙体交界处(含管线槽封堵处)基层找平后方可钉镀锌钢丝网(12.7*12.7网格)、丝径0.5mm,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100mm。

2.钢丝网铆钉应为梅花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200mm,铆钉应有垫片。

3.挂网要求基层平整,挂网牢固可靠,搭接面每边各一半设置。

4.打灰饼:定位放线,确定灰饼顶平面。

灰饼设置规范统一、间距合理,有灰饼控制线。

3.墙面灰饼 4.窗内侧墙面灰饼做法说明1.抹灰前应对门窗等洞口内外侧贴灰饼,阴阳角须设灰饼,抹灰时应与大面抹灰一次成活;大面灰饼不少于两排,间距≤1800mm。

2.梁底、飘板天花:拉水平线或贴饼进行抹灰;当梁宽度、飘板天花进深尺寸≥400mm时,必须通过贴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

3.外门窗洞口内侧墙面必须在两侧的上中下共设置6个灰饼。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5.基层处理 6. 甩浆/涂刷界面剂做法说明1.根据灰饼点对砌体中的线盒预留进行调整固定,应考虑与以后抹灰层相平;抹灰前,电箱、电盒须做保护盖或塞泡沫块进行保护,防止抹灰过程中被砂浆污染。

2.混凝土墙面须涂刷界面剂或刷素水泥浆,待素水泥浆到达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抹灰作业。

3.抹灰前基层必须湿润。

4.抹灰前对加气砼砌块基层进行处理。

其做法是:浇水一遍,冲刷去墙面渣末。

杜绝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就开始抹灰,抹灰前不再浇水。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7.打底8. 面层做法说明1.抹灰应严格按设计要求遍数成活,设计没有明确要求的应按如下工艺进行:(1)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

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5~7mm。

抹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

(2)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3)抹灰间歇时间应待前一次抹灰终凝后进行,不得连续作业。

2.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9.成型及养护做法说明1.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线应清晰。

2.颜色均匀一致,压纹平顺,无起砂,直线平顺,曲线平滑。

落地灰清理干净。

收边收口部位,边缘整齐。

3.将测量数据标在墙上。

做到随抹、随测、随纠偏;抹灰收面后,须在抹灰干硬之前完成实测、整改。

4.外墙面抹灰层按设计要求间距设置分隔缝,缝的位置尽量设在楼层梁板范围内。

5.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震动。

6.抹灰完成后注意成品保护,并及时浇水养护,最好采用农用喷雾器。

普通砂浆抹灰后7天内采用喷雾器湿水养护。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10. 滴水线及室外挑板坡向做法说明1.空调机位等可能存水的小平台,抹灰时均须往外找坡。

2.阳台天花、窗檐等外墙涂料饰面位置设置滴水线条或鹰嘴,不得出现爬水现象。

第四部分 门窗工程1.门窗洞口2. 窗台做法说明1. 外窗洞口抹灰及饰面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开始外窗安装。

2. 外窗洞口在抹灰时自墙体中心线向内侧预留窗框固定片位置,固定片距窗框端部外边150-200mm ,其余固定片间距不大于600mm 。

3. 抹灰收口采用水泥砂浆收口,线条顺直、阴阳角方正、边缘整齐。

4. 外门窗洞口窗台装饰完成面距离塑钢窗框底边8-10mm ,用发泡剂填塞密实,发泡剂一次成型严禁切割。

5. 外窗台自墙体中心线向外坡度不低于15%。

预留固定片位置15%1. 模板及支撑做法说明1.按照结施图的梁柱平面布置图,设置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杆件间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最大步距不得大于1.8米,住宅工程(3.2米内)的模板立柱加设构造间距:梁宽方向不得大于1.0米,梁跨方向不得大于1.2米,步距应控制在1.5~1.8米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