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

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

精心整理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第三章钢结构吊装及安装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1.1
1.2
1.3
1.4
1.5
1.6
1.7
本;A2-3钢筋混
7度。

1、工程准备工作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短任务重,所以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极为重要。

为使现场吊装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将在施工前制定周密的的施工计划。

针对总控目标工期,编制阶段目标工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严格项目目标管理,以计划组织生产,以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保证计划的实现。

2、现场施工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合理编排钢构件进场计划、吊装计划与吊装顺序,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钢构件堆放场地。

对进场钢构件进行计划编排,明确构件使用的部位和吊装时间。

按吊装顺序将构件堆放整齐。

避免不必要的现场二次倒运。

第三节施工人员、机械配置
一、劳动力投入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钢结构施工操作人员的工种以及数量见下表所示。

主要工种投入人数情况表
三、进场构件验收要点
1、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材料试验报告、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板材质量证明等随车资料。

2、检查进场构件外观,主要内容有构件挠曲变形、摩擦面表面破损与变形、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坡口几何尺寸及构件表面锈蚀等。

若有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返修工艺,进行修理。

3、外观检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二、钢柱安装
1、钢柱吊装之前,在每个钢柱地脚螺栓的每一个螺栓上拧进一个螺母和一个盖板,用于调节钢柱的安装标高。

在钢柱吊装之前,调节好调节螺母的标高,每组内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2、钢柱吊装就位以后,先对准钢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确定钢柱的平面位置。

由于地脚螺栓孔与地脚螺栓之间有7mm的调整余量。

因此,可以将钢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的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然后,将地脚螺栓的螺母微微拧紧。

3、钢柱的垂直度调整通过钢柱底板下的螺母和垫铁组调节。

如下图所示。

通过微微调节螺母的高低可以控制钢柱的垂直度。

要求钢柱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正交方向的垂直度偏差校正到零,然后拧紧地脚螺栓。

钢柱的标高可能会发生微小变化,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2.0mm。

4、待首节钢柱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调整完毕,拧紧柱脚底板上下的地脚螺栓和调节螺
栓,调整后每个柱脚板各用4组垫铁塞实、点焊固定。

首节钢柱垂直度调整示意图
三、钢柱校正(标高、垂直度调整)
钢柱初校正采用水平尺对钢柱垂直度进行初步调整。

采用经纬仪从三个方向同时测量钢柱的垂直度并进行调整,垂直度测量的基准点应从底面测量控制点传递而来,即钢柱的轴线位移是相对底部控制点的垂直度。

在柱子校正时,依靠临时固定用千斤顶等对柱垂直度进行校正,各项指标应综合调整,直至各项指标调整合格为止。

调整完成后,对称紧固定位螺栓锁紧螺母。

在安装调整过程中如果上下柱接口处发生扭转的现象,可以采用在连接耳板处加垫板的方法进行调整,上下柱连接处的错口Δ≤3。

四、钢柱固定
钢梁采用两点起吊,钢梁吊点设置在钢梁上附加的吊耳位置,吊耳在工厂内制作完成,钢梁安装完成后采用气焊等方法将吊耳割除。

钢梁吊装示意图:
吊梁示意图
在钢梁吊装前,必须对已完成施工的预埋螺栓的轴线间距进行认真核查、验收。

对超过规范要求,不合格者,要提请有关方会同解决;对弯曲变形的地脚螺栓,要进行校正;已损伤的丝扣用钣牙进行修理,并对所有的螺栓予以保护。

第五节焊接检验
1、焊缝外观检验
Q345等低合金钢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均需进行100%外观检验。

要求焊缝的焊波均匀平整,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和深度咬边等缺陷,并不应有明显焊瘤和未填满的弧坑。

2、焊缝的无损检测
焊缝在完成外观检查,确认外观质量符合标准后,按图纸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无损检测,其标准执行“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结果分级”规定的检验等级。

对不合格的焊缝,根据超标缺陷的位置,采用刨、切除、砂磨等方法去除后,以与正式焊缝相同的工艺方法补
1
2
3
4
5、
1
2
(1
(2
(3)超声探伤系统灵敏度余量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10dB以上。

(4)超声探伤系统远场分辨率,对斜探头>6dB。

(5)探伤仪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每隔三个月检查一次,系统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应每隔一个月检查一次。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系统
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 1
23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规范的规定,妥善保管和使用,防止变质损坏,按规范应进行检验的,取样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本工程,影响安装质量。

4、所有特殊工种上岗,持证应真实、有效、并检验审定,从人员素质上保证质量。

56任务。

7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项目部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同时根据对口原则要求相应的承包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使现场的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当地有关建筑施工安全规程。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项目人员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4
5
6
7
失。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所有用电设备须有接地保护,工人操作工具须有绝缘保护。

1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证件齐全有效,持证上岗。

19、施工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做到道路通畅,排水通畅,场地平整、干净。

各个作业现场务必整洁、干净,工完场清,临时设施搭设整齐,室外定期打扫。

2、材料、构件、机具堆放整齐,分类码放,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3、禁止乱丢材料、机具、施工垃圾指定专人定时处理。

第三节安全防护技术
在钢结构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安装一般超前于土建楼层混凝土施工,这就决定于钢结构安装必然是在狭小平面上的高空作业,而且主体结构安装、测量校正、焊接等施工都是在不同层面上同时作业,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交差作业的局面,高空人员和物件的坠落必将成为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的最大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创造一定的作业平面,增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本工程中,主要采取下列防护技术,以保证工程安全、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作业面。

一、附着式爬梯
在高层钢结构的安装中,爬梯一般有两类:一类为附着式钢爬梯。

在吊装前通过夹具将其固定到钢柱上,随钢柱吊装,此类爬梯主要供钢柱吊装时解钩时使用,这类爬梯应根据钢柱的不同规格设计成宽度为500mm(用于柱截面大于400mm×400mm)及400mm(用于柱截面不大于
400mm×
1
2
3
4
5
6
3
1
2
第二节运输阶段的构件保护
构件在装卸车时,吊点用垫木或橡胶垫等进行保护,避免损伤涂层。

车厢板用木方或草垫垫好。

分层堆放的构件,每层中用木方或草垫垫好,避免构件在运输途中颠簸摩擦造成损伤。

构件在堆放完毕后,用缆绳将构件固定。

缆绳与构件直接接触的地方用草垫或其他物品衬垫。

车辆行进途中,对运输司机进行交底。

选择路面情况好的路线,避免坑洼地段。

第三节构件在施工现场的保护
1、构件在现场的存放
现场存放构件的区域平整,并用枕木将地面垫高。

构件分使用顺序进行存放。

构件分别存放,在存放地点标明构件使用的部位区段及预计使用时间。

材料保管负责人经常巡视,发现有损构件的隐患,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2、构件的现场运输
构件在现场倒运吊卸时,吊机操作应平稳。

在吊索具捆绑的位置做好衬垫。

起重工经常检查吊索情况,对于有损伤的吊索具随时更换,保证构件在吊运中的安全性。

3、构件吊装
构件吊装选择合理的吊点。

吊装用的吊索经常检查,使其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

在吊装过程中,吊车操作平稳可靠。

同时在构件的两端设溜绳,专人控制,以便构件起吊升空后调整构件位置角度,避免构件与周围的建筑或机械碰撞。

4、构件的成品半成品的保护
对于安装完成后没有形成稳定结构的构件或组合构件,在其周围搭设临时支撑,保证构件在就位后的稳定性。

在支撑周围用绳索拉隔离栏,并挂警示牌,标明构件尚未稳定,任何人不得拆除支撑架或紧固葫芦。

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