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现状调研措施

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现状调研措施

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现状调研措施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现状调研措施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其指导思想是立足馆藏,以现实需要为主,兼顾长远,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以及本地区的中心工作。

通过编研工作,许多鲜为人知的档案史料公布于众,扩大了档案馆的社会影响;一些不系统、零散的档案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编研工作也可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丰富地区文化内涵,提高档案馆的各项工作水平。

一、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种类一是各类基础数字统计和重要文件汇编。

这类汇编是各级档案馆普遍编写的基础性编研材料。

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正值、经济、工业、农业、交通、灾情、文化、教育、卫生、人口、耕地等基础数字和省、市、县(区)的重要文件汇编。

这些基础性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的情况,对于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业务查考等都具有现实;作用,同时,对于进行各种专题研究和编史修志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编研材料。

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各级档案馆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一重点的一个体现旧书档案馆编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一大批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编研材料乡级问世。

例如《发展中的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本溪市矿产资源汇编》、各地区的《名牌产品简介》、《农业灾情汇编》、《西柳、南台市场简介》等一系列编研材料,都在本地区经济建设中起到工作参考和为领导决策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三是为党的政治工作服务的编研材料。

各级档案馆为配合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编纂反应当地人民进行斗争的史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爱国志士英勇无畏的壮丽画面。

**省档案馆为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揭露日军侵华罪证,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编出了《罪恶的七三一和一00细菌部队》、《满铁卢沟桥事变》、《满铁经济调查会》等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激发爱国热情的书籍、收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好评。

鞍山市馆的《鞍山英烈》、《血沃中华》,沈阳市馆的《辛亥革命在沈阳》、海城市馆的《黎明烽火》、《铁窗丹心》、《辽南义勇军》,锦州市馆的《热血丰碑》、东港的《南岗头惨案》,丹东市馆的《安东民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等编研材料从不同角度反应了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由于编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

到1998年地,全省各市县(区)已由41个档案馆被当地党委和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综合档案馆总数的35%。

四是针对当前中心工作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出台后,各级档案馆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展编研工作,编出《农业、农村系列文件汇编》、《减轻农民负担》等专题性编研材料。

在经济方面,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许多地区进性招商引资,强化地区经济,一些档案馆为配合这一中心工作,编写了《招商引资文件汇编》、《招商引资指南》等。

在房屋产权改革和机构改革方面,为使改观顺利实施,有的档案馆编写了《房产房改政策汇编》、《征用土地信息汇集》、《历次机构改革文件汇编》。

五是与有关部门配合或独立编写县志、组织史、年鉴等。

六是编写向社会宣传和介绍档案馆的各类工具书,如《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等。

各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深入开展了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在各地政治、经济工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特点几年来,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不断深入发展,通过开展档案馆编研工作,扩大和提高了档案馆的社会知名度,归纳起来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主要有如下特点: 1.围绕中心,主动参与。

综合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档案馆编研,适时地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档案馆改变以往编研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以基础性汇编为主为以深层次加工为主,变以政治斗争服务为主转为以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立足馆藏,走出馆门,编写出一大批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编研材料,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利用。

鞍山、本溪等市分别利用本市解放50周年之机出版图书,举办展览,不仅争取到足额资金,而且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扩大了档案馆的影响。

2.突出特色,立足实用。

各级档案馆改变以往千篇一律的编写模式,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前提下,注重突出地方特色,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编研材料。

如《丹东蚕业发展》、《丹东特产板栗》、《丹东低热与温泉》、《东港对虾养殖简述》、《本溪制香业》、《山野菜名录》、《中草药汇集》,喀左县的民族政策文件汇编,海城市的综合体制改革十年等编研材料,都是围绕本地特点编写的编研材料。

这些编研材料突出了本地产业特征和特殊政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可靠依据。

3.更新观念,扩大影响。

首先,在编研方式上,档案馆以自编为主转移到自编与合编相结合。

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去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现状调研措施第2页我们各级档案馆的编研工作都是以自编为主,即由档案馆编研人员独立完成,这种做法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不力因素。

有的档案馆自编很多有价值的编研材料,由于经费及其他原因所限而不能出版,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采取与有关单位联合编研,借助外部有时可以加快出书进度,提高编研质量,弥补经费不足和馆藏资料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沟通档案馆与其它各个行业以及史学界的关系,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

其次,在服务内容上由供自己查阅方便为主,向主动为公众出版,向社会发行方向转变。

各地各级档案馆已不满足于编研成果只起索引和方便查阅的功能,在满足档案馆利用的基础上,他们还选择一些优秀的编研成果以公开出版的方式向社会发行,扩大档案编研成果的阅读范围,增进人们对档案史料和档案馆的了解。

再次,在取材方法上,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主,转移到馆藏和对外搜集相结合。

由于档案馆馆藏不够丰富和接收档案实践断线所限,一个很好的选题往往因材料不足而不得不终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馆编研工作正常进行和档案作用的发挥。

许多档案馆采取馆藏档案和馆外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研工作,既满足了选题的要求,通过搜集资料也丰富了档案馆馆藏。

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编研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编研深度不够。

有些档案馆在编研工作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导致编研成果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一是数量多,精品少,编出的成果缺乏实用价值,有的档案馆至今仍停留在文件汇编、大史记、组织沿革、会议简介等基础性材料的编写上,编研工作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工作还是一块空白。

二是常规性的编研材料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编研材料少,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往往滞后于事情发展,编出的材料只有历史意义而不具现实影响。

三是为历史服务的选题多,为现实服务的选题少。

此外,有些档案馆在编研选题上过分追求选题题目,忽视选题内容,编出的材料言之无物,谈不上利用价值。

2.馆藏不丰富,经费不充足,制约档案编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编研工作就是利用馆藏档案进行编辑研究的一项工作,馆藏不丰富,不能为编者提供大量翔实、系统的资料,编研工作就很难进行。

编研材料编写出来以后,不能打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3.档案馆编研工作发展不平衡。

**省116个综合档案馆都达到省以上标准,其编研工作具备一定规模,但是,地区与地区之间,档案馆与档案馆之间编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档案编研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不高。

**省内仍有一些区县档案馆没有专职人员搞编研,有些充实编研工作的人员自身素质尚待提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编研工作进展缓慢,编研水平不高。

三、综合档案馆编研工作对策1.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不断丰富馆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丰富的关藏,就很难编出高质量的编研材料,各级档案馆应大力丰富馆藏,在接收党政机关文书档案的同时,还要注重一些应是本馆接收范围的专业档案(如科技、会计、普查、审计、声像)和破产企业、名人档案的收集,只有不断积累档案、丰富馆藏,才能编出有价值的编研材料。

编研工作也是检验馆藏档案齐全完整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馆内某些档案不齐全、不完整,从而加强这方面档案的收集和征集,达到丰富馆藏的目的。

2.抓住机遇,加强合作,树立超前服务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档案馆编研工作应以社会需求为己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选题,树立超前服务意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编研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否则,时过境迁,编出的编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档案馆编研在馆内某些条件尚不成熟时,可以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打破地域限制,互通有无,联合编写或出版。

同时加强与馆外合作,主动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对于一些在当地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档案馆应不失时机地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展示自我,最终达到我要参与为要我参与。

3.加强编研成果深度,注重编研质量。

各级档案馆应始终把编研成果的质量放在首位,只有编出高质量,深层次的编研成果,才能在社会上产生应有的效益,档案馆编研工作才具有生机与活力。

衡量一个编研成果质量的高低,不仅看其是否符合业务要求,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4.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第一,定期向社会公布、开放历史档案,为历史研究和现实服务。

第二,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化设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档案馆已面临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的挑战,各级档案馆除了保留传统的编研手段和措施外,还要应用现代化技术,运用光盘、缩微胶片等载体存储和发行。

加快现代化网络建设。

有条件的档案馆应在因特网上设置网址,加大编研成果的宣传力度,使档案馆的编研成果走向世界。

5.加强档案馆编研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保持其相对稳定。

加强编研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适应编研工作的知识结构,造就胜任编研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搞好档案馆编研工作,编研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编研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这样编研人员积累知识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稳定的连续性,能够比较快地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编研工作中有所建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