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全部课件
差,容易发生脱臼。
2.学前儿童肌肉发育的特点:
(1)幼儿的肌肉容易疲劳,但疲劳消失也快。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学前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
(1)颅骨:婴儿出生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 ,在 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 门和后囟门。约在出生后 2-4 个月婴儿后囟门闭合。幼儿头顶的 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 。
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 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 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 、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随意肌。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0—6岁)。 ➢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五个阶段:
1.胎儿期:受孕——出生,约40周。 2.新生儿期:(0——28天)即从出生到满月。 3.乳儿期:从出生28天到1周岁。 4.婴儿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这段时间,1—3岁为先学前期,又称为托儿期。 5.幼儿期:是指3岁至6岁这一阶段,又称学龄前期。
➢ 学前心理学对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1.新生儿时期:即从出生到满月。 2.婴儿期:满月到1岁。 3.先学前期:1到3岁。 4.学前期:3到6岁,又称为幼儿期。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增进和发展学 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
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学 前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要研究幼儿年龄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 的规律。 2、要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 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3、要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和组织幼儿教育 ,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 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实验法:即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 心的变化。可分为: (1)实验观察法:研究者在有计划地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下,观察、检查实验对 象的身心变化状态。此方法可以研究生活制度或饮食营养对幼儿的体质和健 康的作用,也可以研究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以及体育锻炼、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的作用等。 (2)实验室的检查: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细菌学等方法对搜集来 的实物标本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例如,对幼儿的食物、饮水等进行检验 分析,对活动室的空气、照明检查测定,对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检查测定。
就成为系统。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有的骨连结为不动连结,例如颅骨; 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 关节,例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等。每一个关节都有相 同的基本结构。其中,一块骨头的关节面略凸或呈球形,叫关节 头;另一块骨头的关节面略凹,叫关节窝的任务 学前卫生学的内容 学前卫生学的方法
一、什么是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是一门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医学(以卫生 学为主)的研究方法,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规律,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 展环境,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 科学。
1.学前儿童骨骼发育的特点:
(1)幼儿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变形。 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 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 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2)幼儿骨膜较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有益于骨的生长和愈合。 (3)幼儿5岁前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4)幼儿的骨骼处在骨化过程中。 (5)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的伸展及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牢固性
三、学前卫生学的内容
总的来说,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1.研究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2.研究促进幼儿健康的措施; 3.研究评价幼儿健康的方法。
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统计法:它是通过调查,将资料整理后,作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和 评价。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疾病和健康状态等进行 调查。
3.体检法(身体检查法):此方法较为经常运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进 行身体检查。如量身高、称体重,检查智力等。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身体 测量、体力测验及有关疾病的检查、诊断等都属于身体检查法的范畴。
4.观察法:幼儿园应设有隔离室或观察床。在传染病流行期,患病幼儿应立即 隔离治疗,与患儿接触过的小朋友或所在班级,均要进行隔离或检疫,进行 认真的观察。同时也可以到医院对幼儿各种疾病进行观察。
5.行动研究法: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6.案例分析法: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第二章 生理基础
什么是人体的系统呢?
构成人体生命大厦之砖的是细胞。 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就构成组织。 不同的组织巧妙地搭配起来就形成器官,如心脏、
血管、脑、耳、眼等都是器官。 不同的器官组合起来,完成某一项特殊的生理功能
(2)腕骨:腕骨没钙化好。人的腕骨有八块,要到10岁左右才全部钙 化。
(3)脊柱:我们把人体从上到下的四道弯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颈部前弯、胸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
(4)髋骨:幼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还不是一块严丝合缝的骨头,髋 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着软骨连结在一起。一般 要到25岁左右,髋骨才能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3至6岁幼儿生命活动规律和保护幼儿身体健 康,增强幼儿体质的科学。它的目的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保护其 身心正常发育,增强儿童体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打好基 础。它是以科学规律积极协助幼儿教育机构初步完成全面发展教育 任务的,也就是说,它是为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服务的。
学前儿童卫生学是关于研究、保护、增进和发展0至6岁幼儿健 康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