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住宅建设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高层住宅建设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高层住宅建设工程主要施工方法一、测量定位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

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

测量施工方法如下:1、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

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

3、在±0.000以下施工中,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4、主体放线定位,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有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

5、地下结构完成后将确定的内控点以钢板标志固定在混凝土上。

即在一层底板预埋300mm×300mm×8mm 定位钢板,在建筑物四周处设置,将控制点引测至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

作为基准点,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洞200mm×200mm(通视孔)用激光铅直仪和经纬仪配合将控制点逐层投递到楼层。

在楼外通过原控制桩位将各个轴线打到柱子上,用黑线弹出,逐层上翻,确保轴线尺寸准确。

6、确定方位基准点:在一层底板上选择便于观察,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四点构成直角四边形且能直视,且直角边长成整数(便于计算)在该点埋设300mm×300mm×8mm 钢板对准角度,量准距离后在其上刻上中心十字线,作为向各层引测的基准点,同时在钢板周围砌砖予以保护。

在三个点固定铅直仪,在另一个点可移动一台激光铅直仪向上打出激光束,供以上各层使用。

二层以上各层楼面留同样四个点的300mm×300mm洞口,供放置激光接收靶用。

(此处洞口下边不能遮挡)。

每段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所留洞口必须留设在现浇板上,所留洞口待主体施工完后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补洞,且各层支撑不能遮挡激光投测点。

7、垂直测量控制,在四点向上打出垂直激光束,在每段上层洞口处架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30×3焊成外边长300mm的正方形框,框内嵌双层玻璃,玻璃间夹接收靶纸,靶纸画同心圆,各半径差为5mm。

当接收靶接受激光点定出每段上层四点后作闭合复查,修正误差,作为该层轴线控制点。

8、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水准点,现场选择不易被破坏且又通视的位置建立四个水准点,形成水准控制网,以此引测到基础及各段主体结构上,再用钢尺、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

点间距离为45m左右,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进行复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有变动。

9、各楼层设四个水准控制点进行高程传递,控制本层标高以便复核。

10、基础施工时,将±0.000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底,校测底标高。

结构施工至±0.000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0.50m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外墙上,用红漆标注,以此作为向上各楼层传递高程的基准点。

高程传递用钢尺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

误差在±5mm 以内。

高程量取使用的钢尺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11、各段各楼层标高高程传递可用一根钢尺进行垂直丈量,并用水准仪抄平,施工中使用的水准仪器因使用频繁,观测条件差,很容易产生仪器误差,因此要特别注意定期检测其准确性,每层楼面标高传递起点均应从统一水准点进行丈量。

12、依据施工图纸要求,该工程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点,在±0.000以上工程的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做好该工程沉降点的布点及埋设工作。

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第三年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沉降观测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绘制出建筑物的变形过程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后将沉降观测点及有关记录移交给业主继续观测。

13、该工程所埋设的控制网点,必须重视,埋设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严格加以保护。

所有该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沉降观测每次必须记录在案,作为原始记录必须存档保管,不得丢失。

二、土方工程(一)土方开挖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加人工挖土相结合的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1)弹出工程轴线和监控用的红三角标记,落实专人检查,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做好标记,已备观测。

(2)在土方开挖前,彻底检查一遍施工场地内的地表排水情况,做好施工场地内的环形排水沟,避免在基坑开挖之后流入基坑内。

(3)清理基坑四周堆置的杂物及垃圾等。

(4)在土方开挖前,召开各有关单位的协调会,协调组织好土方外运工作,避免土方开挖过程中临时停顿。

(5)充分做好土方开挖的技术交底工作及安排落实好各工作人员,使各工作人员对自己本职工作心中有数。

2、机械挖土(1)基坑开挖线按设计由轴线进行外放撒灰线。

(2)基坑边采用明沟排水,基坑边预留0.5m宽的工作面。

(3)采用一台1.5m3挖掘机,开挖土方应外运至指定堆土场,现场不堆放开挖余土,回填时在外运土回填。

(4)待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基础施工,避免地基土长时间暴露。

(5)开挖期间内,应事先与气象部门联系,了解降雨情况,尽量避免雨天施工,且要做好雨天的防护工作。

(6)挖土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或裂缝,如发现迹象应立即停止,并进行探察处理。

(7)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进行普探,并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验槽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人工挖土(1)人工开挖前先进行精准的施工放线,将开挖位置线画出。

(2)弃土及时运出,不得留置槽边,以免施工基础梁时造成溜土污染。

(3)严格控制挖土深度,技术员支好水准仪跟随挖土工人,随挖随测,避免超挖、少挖。

4、挖土注意事项:(1)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不得超挖。

(2)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土方开挖好后,基坑边严禁行走车辆等。

(3)挖土过程中如出现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4)基坑周围的地表水应及时排除。

(5)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照明,电工应日夜值班。

(二)回填土施工1、材料要求土可采用基坑挖出的土及有机质含量不大的黏性土。

表面耕植土不能采用。

土应过筛,粒径不宜大于15mm。

2、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将回填处的杂物、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铺土。

(2)回填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含水率控制在18%左右,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晾干或洒水润湿,汽车运至现场。

分层进行,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mm。

(3)每层的夯实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实验确定。

经实验达到压实系数后方可铺下一层。

击实系数应不少于0.95。

(4)分段施工,上下相邻两层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cm,接缝处的土层应充分夯实。

三、大模板工程(一)大模板方案的设计原则1、在保证施工安全和砼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

2、结构合理,选材恰当,尽量做到一次性投资少、周转率高。

3、构造简单,制作、装拆灵活,模板组合方便,确保堆放、组装、拆模时的方便和自身稳定。

4、模板拼缝严密,规格尺寸准确,多标准,多通用,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中的实际需要,达到适用、经济、合理、安全。

(二)大模板方案的设计依据1、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及相关标准和规定。

3、航天四院经济适用性高层住宅建设项目工程图纸及相关设计洽商、变更、技术资料。

(三)模板工程设计方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在充分考虑结构施工要求,满足砼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方案设计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模板在各流水段施工中的通用性,力求达到适用、经济、合理、安全。

1、模板配置范围模板配置考虑一层至三十三层,模板在墙体截面变化处增配角模。

2、施工区流水段的划分及流水方向根据本工程的工期,以及墙体结构特点,本工程按结构伸缩缝位置将主楼划分两个流水段,施工流水由1段向2段流水施工。

3、模板配置针对本工程层高情况及施工要求,内外墙模板高度如下:(1)内模:2820mm(2)外模:2920mm,采取下跨顶板100mm。

楼梯间、电梯井道以及沉降缝处模板按外板高度配置。

4、节点施工方案1、保温层施工方案:保温层为大模内置施工,详见大模内置施工方案。

2、飘窗、空调板、挑板、阳台的施工方案(1)与结构顶板不在同一标高的挑板、装饰线条等以及其它外部附属结构,在浇筑墙体时预埋钢筋,墙体浇筑完拆模后,剔出钢筋采用木模浇筑;(2)本工程阳台存在上翻梁,钢模板底部开豁口,阳台栏板高度较小,采用木模支护,二次施工。

③飘窗板处钢模板配置不考虑,采用木模支护,在浇筑本层顶板时一次浇筑飘窗板。

3、丁字墙处理方案丁字墙部位模板配置了双子口堵板并配发丁字墙背楞,用专用配件与堵板两侧的母口大模板主背楞连接,利用丁字墙背楞以及母口压子口的形式加固,使大模板与丁字墙模板形成一个整体,有效避免了因丁字墙模板的加固不利而造成的涨模现象。

相邻组拼模板穿墙孔水平起孔距离大于300时,用700长小背楞加固组成整体。

4、沉降缝施工方案沉降缝处双侧墙体均配置双面模板,沉降缝内侧模板背楞焊螺母,利用下层墙体最上排穿墙栓孔支承该模板。

5、梁的施工方案大跨度梁、丁字墙和7字形洞口处模板断开处理,不配置模板。

堵板相应处模板开豁;其余梁的钢筋和砼均同顶板绑扎,相应处模板不开豁;上翻梁可根据其具体位置、梁截面尺寸大小以及梁的配筋直径的大小,模板下口可开豁口。

(四)相关模板介绍1、大模板全钢大模板为86系列模板,面板采用5mm钢板,竖肋采用8#槽钢,间距为300mm,边框均为8#槽钢,模板的横背楞采用双向10#槽钢焊接而成,穿墙螺栓从两根槽钢的空档穿过。

模板均采用“子母”式搭接,模板组装后拼缝严密,砼表面质量高,不漏浆。

(86)系列组拼全钢大模板组拼式全钢大模板,标准板为模数板,即按300mm模数设计,每块成型大模板一般由2~3块标准板组拼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