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因素(第一课时)
案例小结:
1.案例中提到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对不利的自然条件人们在农业生产 活动一般采取怎样的措施?
降水不稳定,降水与作物生长不匹配;
水土流失和低地沼泽化;
暴雨、低温、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 因地制宜进行局部改造。
说明:自然条件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人类发挥自身的聪明 才智,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 使之更加适合农业生产。
棚
材料一: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 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 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自豪地说,是 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交通运输 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我国的牧场主要分布在高原 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 地势平坦的地区,请问为什么?
西部牧场
地形
中国地形图
活动一:阅读材料,指出水稻的主要习性特 点
——好暖 喜湿 短光照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 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生长。 主要因素是气候
活动二:读江西省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山地 A B C D 丘陵
你能将农业生产活动安排在 图中适当的位置吗?
5. 交通运输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 时运往销售市场。 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 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但对于自给农业,交通运输的影 响较小。 6. 政策 各国(或各地区)政府,从国家(或地区)利益、国际 贸易、区域规划等方面考虑,常会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影 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1)、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改造地形 改造气候,调节阳光、温度、水组合 水资源充分利用,改善水源
梯田 蔬菜大棚 喷灌
合作探究一:阅读“案例1”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法国 西班牙
地
中
海
(1)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 响? 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
——土壤
——地形
4、南海区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 ——市场 农业生产基地。
5、广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 ——政策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
化较快.
畜牧业
哪些地区适合发展耕作业,哪些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 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结果。 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不同地方的农业可以互换么?为什么?
一、农业的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1.指农业生产所在的地 理位置(绝对位置)
澳大利亚东南部牧场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上海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2.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 ——气候 淮北则为枳。”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 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 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
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 用,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 位因素,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技术 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 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 出主导区位因素。
下面结合课本P43活动分析以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
读图分析讨论:如果想在图中安排乳牛、花卉、 小麦、养鱼、果园等类型,应该怎样进行区位选 择?说明理由。
作业
•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并简单说说它们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选 择的。
hh
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影响或直接 干预农业生产
还包括:劳动力、生活习惯、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 的影响,实现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获得生态系统的最佳效 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就是: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复习
• • • • • • • • • 1.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 )决定的。 2.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4.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 )。 5.石家庄现在人口已超过一百万,在我国属于( )城市 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 )。 7.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阶段。 8.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特点是( )。 9.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启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是( )的。
交通、市场和自然灾害。
说明: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把握社会经济 因素的变化,与时俱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 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 行改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 的。例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 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修筑 梯田,改造地形条件。 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例如,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照、热量和水分) 地形 土壤 还包括:水源等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 影响农业类型:平原宜发展耕作 业,山地宜发展畜牧业或林业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如我国东南丘陵酸性红壤宜种茶树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园艺业、乳畜业等其产品易腐烂变质, 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A B
C
D E
江西年降水量大, 池塘 丘陵山区耕作易发生水 E 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 和人工草场;坡度小的 缓坡和地势平坦的谷地, 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 果园或人工草地 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 业;地势低洼的地区, 农田 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 水产养殖 养殖业。地形条件是这 经济林和毛竹 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 影响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 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市场区位 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大城市 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为此,城市周围的农民 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例如:我国北 方冬季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地大量调进蔬菜。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课时)
预习
• 1.什么是农业区位? •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3.你能独立完成P43“活动”、P44“活动”么?
猜猜下面图中所示农业在我国哪些地方?
Back to school
1.农业类型有什么差异?
栽培植物 种植业(耕作业)
饲养动物
活动三:阅读材料,指出农业景观变迁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 一般说来,受市 场价格影响,同样的 土地,种植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园艺花卉 产品,农民收益是逐 渐递增的;改革开放 后东南沿海地区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鲜花 1984年 水稻田 1995年 甘蔗地 消费逐渐兴起,同时 东南沿海紧邻港澳台 地区,便于出口中, 市场需求量大。该地 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 了受市场的价格、需 求变化影响外,改革 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 重要的因素。 2000年 鱼塘 2004年 花卉
政策
问题:以前我们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 斤甚至几千斤大白菜存在家里,现在再也没有这种现象 了,为什么? 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改 造了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条 件,使冬天我们也能吃到 新鲜的蔬菜。 交通。
1、说出下面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市场条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 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 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 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提出建议吗? 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 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 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 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 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案例小结:
2.案例中提到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各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交通——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市场——市场范围扩大 ——市场需求量增加(市场需求品种变化)
——市场竞争加剧;
技术——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案例小结:
3.在上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地中海时鲜的 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1.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极大。 就热量来说,不同的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就 光照来说,生物有喜阴与喜阳之分;就水分来说,不同 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 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 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 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