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最新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2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质量34管理的若干意见》,切实保证提高施工质量,针对住宅工程存在的内外墙裂缝、现浇板等质量问题,制定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561.施工单位及项目部认真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7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82.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

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9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103.记录、收集和整理通病防治的方案、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11关资料;124.根据经批准后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对作业班组13进行技术交底,样板引路;145.专业分包单位应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由总包单位核准、监理单15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166.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17一、墙体裂缝防治技术措施18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规程和企业标准。

非冬季施工禁止干砖(砌块)19上墙,内外墙同时砌筑不留直槎,严禁半砖(非整砌块)集中使用,保证砂浆强度和砂浆饱满度;2021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鉴于本市生产的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大多达不到要求,在主体结构拆模后,2223应预先将砌块进场,满足停放期要求。

上墙含水率宜为5%-8%。

混凝土小型空心24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25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26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一等级水泥砂浆嵌填密27实;28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设置间距不大29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C20钢筋混凝30土腰带,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31构造柱,门上口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混凝土应符合JC861标准;32335.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34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7.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砌块)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砌3536块)缝;378.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38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39嵌实;409.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内外墙抹灰必须分41层抹灰,禁止一次完成,以防抹灰层裂缝。

基层应处理干净,轻质墙体在抹灰42前应涂抹界面剂,以防抹灰空鼓裂缝;4310.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TS防水卷材聚合物砂浆加44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顶层粉刷砂浆中宜45掺入抗裂纤维。

46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等裂缝防治技术措施471.模板工程48(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49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50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2)支承底层现浇梁、板顶柱的回填土要分层夯实,保证具有足够的密实度,5152并有防水浸泡的措施。

模板立柱下应铺设有足够刚度的通长垫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保证模板支撑牢固不变形;5354(3)为减小砼结构自重状态下的拉应力,不允许现浇面有自然下垂的现象。

55原则上跨度大于4m的现浇面全部按短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4)楼面模板应按清水砼工艺要求施工。

模板安装时的标高、平面尺寸、轴5657线要准确,其允许偏差为:标高±3mm,轴线5mm,尺寸±4mm,平整度3mm;58(5)严禁模板隔离剂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部位;59(6)现浇楼面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荷载的要60求,以防止板面砼在拆模时受振或被顶裂。

612.钢筋工程62(1)楼板的钢筋网为双向受力,其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63(2)钢筋保护层应采用专用塑料垫块等有效措施控制;64(3)绑扎负弯矩筋时,采用预先制作好的“铁马凳”垫至设计高度,间距0.8m 65左右;铁马凳根部必须做防腐处理,以防锈蚀。

浇筑砼时要做好护筋工作,凡66被碰倒或钢筋变形,应随时修复到位;67(4)在板内设置预埋管时,应放在板的中部,避免预埋管与板底钢筋接触。

三、混凝土工程6869(1)应严格控制砼原材料使用量,加强原材料的现场计量按砼配合比施工。

70①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条件情况下,现浇板砼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②71用水量≤180Kg/m3。

③粗骨料用量>1000Kg/m3,并在砼配合比中采用连续合理72级配。

④砂率<40%。

⑤混凝土宜采用减水率、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73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2)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7475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76(3)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7778(4)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79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80(5)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81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82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严格控制砼楼板施工工期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措施。

现浇砼砖混结构住宅每8384月施工层数、砼浇筑完毕后至砌砖最短时间间隔请参照下表:8586施工工期间隔表87(6)若工期必须提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招标及施工组88织设计审查时,要注重审查此项内容;89(7)施工缝的位置、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90术方案执行。

①砼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调查结果91表明,楼面的施工缝处裂缝较多。

对砖墙承重的楼面,留置在单元分户墙的中92心位置比较恰当合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于931.2Mpa。

②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

后94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95四、楼地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96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972.塑料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98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洁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砂99100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101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102103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104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105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1066. 浴盆底地面、蹲式大便器、拖布池及简易大便冲洗槽部位必须附加防水层,107排水畅通,严禁积水;1087.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1098.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110水层;111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112五、外墙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131.墙体质量控制措施114(1)外墙架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 115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

孔洞填塞应由专116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2)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117118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119120(3)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121(4)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122(5)顶层窗台及底层窗台两下角各45°正八字抹灰层范围内双面铺贴宽123300mm长600mm的钢丝网;124(6)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外窗台的高度底125126低于内窗台至少20mm。

1272.抹灰质量控制措施(1)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严禁一128129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

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130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131(2)分格条使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槽条作为永久分格条与底子灰粘结牢固。

1323.涂料质量控制133(1)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134(2)涂料基层不干燥不准进行施涂。

混凝土和抹灰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135其含水率不得大于8%,施涂水性和乳液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136(3)严格按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不得“偷工减序”;137(4)在施墙面涂料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处为分界线,分138段进行。

139六、门窗渗漏防治技术措施1401.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141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1422.门窗安装应采用胀管螺栓或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连接件与铝合金接143144触面应加垫PVC塑料垫片,以防电化学腐蚀;3.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145146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1474.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148塑料条做槽口;1495.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150面层上打密封胶;1516.门窗框下档两阴角及固定处要加填中性硅酮密封胶,禁止使用普通建筑密152封膏;1537.推拉窗应安装限位保险装置及缓冲垫、防风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