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反风演习报告矿井反风演习报告单位名称:####集团****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煤矿编制单位:“一通三防”科编制人员:报告时间:2010年8月5日- 1 -*****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反风演习报告一、矿井通风概况****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主、副立井为进风井,回风斜井为总回风井。
两台主要通风机型号均为FBCDZNo,15,每台主要通风机配备电机功率为2×55Kw,工况排风量2300 333m,min,风压800Pa。
矿井总进风量,2080mmin,回风量2150 m,min,3经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m,min,瓦斯相对涌出量3为0m,t,本矿无火区。
二、采掘布置情况全矿井现在共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分别为150212回采工作面和150105准备回采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为150105面配巷,在2009年8月停产时已经进行封闭处理,本次反风演习不在计划之内。
三、确定反风演习计划和制定反风演习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2条规定:“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通过反风演习能为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提供必要的通风参数,能够检验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完善,实际检验各部门在突发通风安全事故时的协调关系。
因此,我矿将采取A.正- 2 -常通风、B.全面反风、C恢复正常通风的反风演习计划进行反风,为2010年度灾防计划提供必要基础参数。
反风演习前,我矿确定了反风演习计划和制定了反风演习安全技术措施并通过了相关矿领导、各职能科室会审签字,而且召开了专项会议进行贯彻落实。
四、反风演习时间的确定:本次反风演习的时间确定在2010年8月1日上午。
具体反风演习计划时间表如下:时间演习步骤8:00 所有参加演习人员在副井口集合进行演习前部署和仪器仪表检查8:10 统一对表,确保各组数据时间统一8:20 各组人员开始进入岗位8:30 各组人员开始进行反风前的数据收集9:00 主扇停止正常通风9:10前反风开始11:10 停止反风11:20前恢复正常通风12:30 演习结束五、反风演习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总指挥:,,,副总指挥:,,, ××× ,,, ,,, ,,, ,,, 成员:,,, ,,, ×××- 3 -六、反风演习指挥部及测点的设立及通讯联络测点联系地点主要人员检测项目电话编号指挥部王××、史××、甄××、王××、统一指挥、 1 80052 ,副井口调度室, 李××、王××、冯×× 及时记录各组报告 2 监控室 80048 甄××、陈××、翟×× 监测矿井通风情况高××、王××、阴××、栗××、检查主扇运行情况2 主通风机房 80105 贾××、张××、机电维修工、主及反风装置和反风扇司机等操作 3 总回风井底4 西翼总回风5 西翼总进风 80059 张××、曹××6 东翼总回风主要观测各地点反7 05面回风巷风前后的风量、瓦斯8 东翼轨道进风巷情况80043 李××、郭×× 9 东翼皮带进风巷10 05面运输巷11 12面运输巷80034 张××、赵××12 12面回风巷井下流动检查人员:马××、杜××、田××、张××、吴××、吴×全面检查反风前后×、马×× 井下通风设施情况反风演习指挥部及测点分布如下图- 4 -运通煤业东盛矿反风演习测点布置图36131054陷落柱陷落柱东翼采区运输大巷外水内水仓仓东翼采区轨道大巷泵房变电所陷落柱陷落柱150212工作面7东翼采区回风大巷91、211128新风乏风5七、反风演习测定结果1. 主要通风机反风前后运行情况对比表检测项目运转情况备注主要通风机型号 FBCDZNo,15 1#主扇主要通风机转速,r/min, 980 主要通风机叶片角度,?, ——电动机型号——主通风机停止正转时间 9:02 主通风机开始反转时间 9:19 主通风机停止反转时间 11:20 主通风机恢复正转时间 11:27反风演习前 2174 主要通风机风量以回风斜井测风反风演习时 2075 3为依据 ,m/min,恢复正常通风后 2167水柱计反风演习前负压传感器读数0.69 kPa 静压1000Pa全压950Pa水柱计主要通风机风压反风演习时——静压760Pa ,kPa, 全压760Pa 水柱计恢复正常通风后负压传感器读数 0.69 kPa 静压1050Pa全压950Pa反风演习前 35?、32?、50?、35? 主要通风机轴承环境温度25? 反风演习时35?、32?、41?、35? 温度,?, 湿度26%恢复正常通风后35 ?、32?、40?、35?反风演习前 400V 57A, 400V 75A 电动机输出功率反风演习时 400V 70A, 400V 55A ,kW,恢复正常通风后 400V 57A, 400V 75A 反风方式主扇反转法62. 井下风量测量结果计算表1组断面高面积风表V(格V平均风Q 风流表真地点时间宽(m) % CO% 备注CH423别形状 (m) (m2) 型号 /min) (m/min) 速(m/s) (m/min) 方向东翼总回风 8:30 半圆拱 2.2 2.5 4.83 高 630 447.32 6.84 1980 正 0.04 0.04 回风斜井 8:33 半圆拱 2.1 2.5 4.58 高 733 520.45 7.92 2174 正 0.04 0.06 西翼总回风 8:40 半圆拱 2.3 2.5 5.08 微 38 25.12 0.39 117 正 0 0.04 反风前西翼总进风 8:46 半圆拱 2.5 3.2 6.90 微 15 16.56 0.26 107 正 0 0.04 05面回风巷 8:57 矩形 2.1 2.9 6.09 微 130 59.34 0.92 337 正 0.06 0.04 回风斜井 9:23 4.58 高 695 493.47 7.51 2062 反 0 0.04西翼总回风 9:29 5.08 微 39 25.49 0.39 119 反 0 0.04 反风后第东翼总回风 9:34 4.83 高 603 428.15 6.54 1897 反 0 0.04 一遍西翼总进风 9:40 6.90 微 16 16.93 0.27 110 反 0 0.0405面回风巷 9.52 6.09 微 86 42.97 0.67 245 反 0 0.04 回风斜井 10:05 4.58 高 690 489.92 7.45 2048 反 0 0.04 西翼总回风 10.11 5.08 微 37 24.74 0.38 116 反 0 0.04 反风后第1 西翼总进风 10:16 6.90 微 16 16.93 0.27 110 反 0 0.04 二遍东翼总回风 10:23 4.83 高 597 423.89 6.48 1878 反 0 0.04 05面回风巷 10:33 6.09 微 85 42.60 0.66 242 反 0 0.04东翼总回风 10:48 4.83 高 601 426.73 6.52 1890 反 0 0.04回风斜井 10:54 4.58 高 713 506.25 7.70 2116 反 0 0.04 反风后第西翼总回风 11:00 5.08 微 38 25.12 0.39 118 反 0 0.04 三遍西翼总进风 11:056.90 微 16 16.93 0.27 110 反 0 0.0405面回风巷 11:18 6.09 微 91 44.83 0.70 255 反 0 0.04 回风斜井 11:30 4.58 高 730 518.32 7.88 2167 正 0.04 0.04 西翼总回风 11:40 5.08 微 38 25.12 0.39 118 正 0 0.04 恢复正常东翼总回风 11:46 4.83 高 630 447.326.84 1982 正 0.04 0.05 通风后西翼总进风 11:55 6.90 微 17 17.30 0.27 112 正 0 0.04 05面回风巷 12:15 6.09 微 133 60.46 0.94 344 正 0.05 0.04 西翼总回风巷处风流方向变化:正向停止时间: 9:02 反向开始时间: 9:19 反向停止时间:11:20 恢复正常时间:11:27 高速风表校正曲线:V真=0.71V表 + 0.02 m/min 微速风表校正速曲线:V真=0.372V表 + 10.98 m/min 3. 井下风量测量结果计算表27风平均组断面高宽面积风表流VV表真3风速地点时间 /min) CH% CO% 备注 Q(m42别形状 (m) (m) (m2) 型号方(格/min) (m/min) (m/s) 向一部皮带巷 8:20 半圆拱 2.5 3.2 6.90 中 123.33 124.69 1.95 761 正 0 0.04轨道进风巷 8:30 半圆拱 2.4 2.5 5.33 中 283.67 278.46 4.29 1373 正 0 0.04 反风前05总运输 8:45 矩形 2 3 6 中 53.33 57.56 0.90 322 正 0 0.0405总运输 9:23 矩形 6 中 52.33 56.60 0.88 317 反 0.02 0.06 反风后轨道进风巷 9:35 半圆拱 5.33 中 265.67 261.20 4.03 1288 反 0.02 0.04 第一遍一部皮带巷 9:45 半圆拱 6.9 中 107.33 109.35 1.72 711 反 0.02 0.04 05总运输 10:00 矩形 6 中 51.67 55.97 0.87 313 反 0.04 0.06 反风后轨道进风巷 10:15 半圆拱 5.33 中 266 261.51 4.03 1289 反 0.04 0.04 第二遍一部皮带巷 10:25 半圆拱 6.9 中 103.33 105.51 1.66 686 反 0.02 0.04 2 05总运输 10:40 矩形 6 中 53 57.25 0.89 321 反 0.03 0.06 反风后轨道进风巷10:55 半圆拱 5.33 中 266.33 261.83 4.04 1291 反 0.02 0.04 第三遍一部皮带巷 11:06 半圆拱 6.9 中 108 109.99 1.73 715 反 0.03 0.04 05总运输 11:35 矩形 6 中 48.33 52.77 0.82 296 反 0.02 0.04 恢复正轨道进风巷 11:46 半圆拱 5.33 中 264 259.60 4.00 1280 正 0.02 0.04 常后第一部皮带巷 11:58 半圆拱 6.9 中 123 124.38 1.94 759 正 0.02 0.04 一遍05总运输 12:10 矩形 6 中 46.67 51.18 0.80 287 正 0 0.04 恢复正轨道进风巷 12:19 半圆拱 5.33 中 281 275.90 4.25 1360 正 0 0.04 常后第二遍一部皮带巷 12:28 半圆拱 6.9 中 128 129.17 2.02 788 正 0 0.04 05面运输巷风流方向变化: 正向停止时间:9:02 反向开始时间: 9:19 反向停止时间:11:20 恢复正常时间:11:27 中速表风速校正曲线:V=0.959V + 0.107 m/s 真表84. 井下风量测量结果计算表3风组断面高面积表平均风速风流VV表真3地点时间宽(m) Q(m/min) CH% CO% 备注 42别形状 (m) (m2) 型(m/s) 方向 (格/min )(m/min) 号12面回风 8:36 梯形 2.2 3 6.60 微 194 85.86 1.34 532 正 0.02 0.04 12面运输 8:40 矩形 6.51 微 182 80.99 1.27 495 正 0 0.04 反风前测12面回风 8:52 6.60 微 185 82.21 1.29 510 正 0.02 0.04 两遍12面运输 9:01 6.51 微 180 80.18 1.25 490 正 0.02 0.0612面运输 9:26 6.51 微 170 76.12 1.19 465 反 0.04 0.0612面回风 9:40 6.60 微 180 80.18 1.25 497 反 0 0.0412面运输 9:49 6.51 微 172 76.93 1.20 470 反 0.02 0.05 反风后连12面回风 10:05 6.60 微 172 76.93 1.20 477 反 0 0.04 3 续测量四12面运输10:17 6.51 微 175 78.15 1.22 478 反 0.05 0.04 遍 12面回风 10:33 6.60 微180 80.18 1.26 497 反 0 0.0412面运输 10:45 6.51 微 170 76.12 1.19 465 反 0.02 0.0612面回风 10:59 6.60 微 177 78.96 1.24 490 反 0 0.0412面运输 11:35 6.51 微 182 80.99 1.27 495 正 0 0.0412面回风 11:46 6.60 微 185 82.21 1.29 510 正 0.02 0.04 恢复正常测后两遍 12面运输 12:00 6.51 微 184 81.80 1.28 500 正 0 0.0412面回风 12:15 6.60 微 190 84.24 1.32 522 正 0.02 0.04 12面运输巷风流方向变化: 正向停止时间:9:02 反向开始时间: 9:19 反向停止时间:11:20 恢复正常时间:11:27 微速风表风速校正曲线:V=0.406V + 7.10 m/min 真表95. 反风演习前矿井风流方向示意图陷落柱陷落柱东翼采区运输大巷外水内水仓仓东翼采区轨道大巷泵房变电所陷落柱陷落柱150212工作面东翼采区回风大巷新风乏风106. 反风开始后矿井风流方向示意图运通煤业东盛矿反风后风流方向示意图陷落柱陷落柱东翼采区运输大巷外水内水仓仓东翼采区轨道大巷泵房变电所陷落柱陷落柱150212工作面东翼采区回风大巷新风乏风11八、反风演习参加人数反风演习中井下15人,井上26人,共计41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