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71导学案的流程

271导学案的流程

导学案的流程
一、271导学案的制作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减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半年多来,玉门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实施高效课堂。

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实践、创新、改进,制定出了我校实施高效课堂的271导学案的编写规章制度,为提高课堂效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271导学案编写意图
1、271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素质教育下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

2、271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

3、271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

4、271导学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5、271导学案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

三、导学案的设计理念
1、以“271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2、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揭示规律为重点,精点精练为策略,主动参与为途径,创新思维为方向。

3、以贯彻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以整体高效为目标。

4、注重教学细节的挖掘,关注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271导学案编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实际,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独自体验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感悟学习,成长生命。

切记: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
2.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学案应当是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领悟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因此,导学案编写,一定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要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成功喜悦,进而提高探究能力。

主要体现一个“导”字!
3.灵活性原则。

学生的认知差异,学习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决定着导学案编写形式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

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积极性,灵活激趣是导学案重要品质。

4.梯度化原则。

导学案问题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成功喜悦,进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5.分层设置原则。

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题目。

题目设置分A、B 、C三个层次。

在保证A、B层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C层学习需求。

确保不同层次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

6.能力立意原则。

导学案是高效学习的线路图,而线路图通向的目的地是能力提高。

要针对培养能力的要求来设计问题的提出,情景的预设和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这样的情景,探究这些问题,他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7.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熟知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8.创新性原则。

编写导学案,强调内容创新、方法创新、问题创新、过程创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同时,面对学生不断发展,教材不断调整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导学案编制也应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

五、271导学案版块内容及功能
271导学案主要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大部分,每单元都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检测。

预习案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探究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重在“导”字,解决“会学”的问题;训练案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载体,立足实际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
(一)预习案
1.预习案基本版块:ﻫ(1)学习目标
(2)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ﻫ(3)教材助读
(4)预习自测
(5)信息链接
A、学习目标:目标是引领,目标是方向。

准确而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

B、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学习目标之后附上导学案简明扼要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明确预习中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C、教材助读:①.教材助读,即指导学生通读教材,把需要通过预习达到的目的在教材中得到落实,让学生把教材内容读细、读透,并牢记基础知识。

通过助读,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本节知识的预习,既对学生的预习起到目标引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