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关于手足口工作的总结本学期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臂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又在蔓延。
现在的手足口病毒得到了变异,而且时间战线有所拉长,就连寒冬也挡不住病情的进攻。
我们幼儿园面临着预防、抗击手足口的紧急形势。
幼儿园的孩子是易感人群,我们很重视手足口的预防工作,结合我园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教师学习《宁阳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册》,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力求抓紧、抓实、抓好。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
上级相关部门也多次开会强调,通过对各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幼儿园当前的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我园特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全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沈平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二、认真落实,重在预防
本学期,我园认真落实了早中晚三次体检制度,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在宣传学习关于手足口病文件的教职工会议上
特别要求各位教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对该班幼儿进行晨检,内容主要包括:对入园的每名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出勤、健康状况,统计出勤率,追踪缺勤原因,统计生病学生。
在晨检的过程中如有发现幼儿的早期症状(如发热、疱疹等)以及疑似病例时,必须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将进一步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对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期识别。
若统计生病学生有异常时将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卫生部门,以便调查处理。
随时注意打扫活动室及卫生间,我们做到了清洁区和污染区拖把、擦布的分开使用、洗涮和放置;学生的手绢也是分隔放好,很好的避免了相互接触、交叉污染,再者所放位置既保证了通风又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
所有幼儿都在餐厅吃饭确保了活动室和休息室的卫生,餐后所有餐具在消毒柜里统一高温消毒,确保了卫生。
我们确保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早晨、下午上课前,活动室和休息室都通风换气、消毒半小时以上。
每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们都会对幼儿所接触的地方用84消毒液进行打扫、消毒。
三、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以及环境卫生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认真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要求幼儿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要求全园师幼注意各科室、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四、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的宣传工作
通过主题班会、广播、宣传栏、下发宣传单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向幼儿及幼儿家长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重点宣传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和不洁的生冷、凉拌食物,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不污染水源、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预防手足口中药方等内容,教育师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同时引导师幼及家长正确面对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确保安全稳定。
本学期,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各位老师不厌其烦的讲、一丝不苟的进行各项工作和幼儿家长的积极配合,我园幼儿都很健康,没有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
当然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要继续抓好各项工作,并完善各项工作:消毒工作要做到细处。
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玩具的消毒要保证每天都能擦拭1次。
督促幼儿家长每周都能晒晒孩子的被褥。
坚持幼儿及教职工入园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液泡手(或用流动洁净清水清洗双手)。
总之,在学校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中,我们不仅对其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还对师幼员工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和教育,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重在预防,确保了全园师幼安全的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