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2016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内控诊断评价工作,同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提前组织改善提升中国远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有计划地逐步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2016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打下基矗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6模版》,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企业内部制评价指引》为基础,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公司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公司、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于2016年12月9日在总部和参与评价的下属公司召开了内部控制建设启动会,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同时参与评价的各下属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分别在总部及下属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研讨和培训,下发了内控评价调问卷,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形成了内部控制评价诊断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内部控制改进计划等基础资料。
各下属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制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总部在分析汇总各下属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新要求,集成编制了本公司全面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系统反映了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并摘要形成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外披露稿,以供市场监督和利益相关者作为决策参考。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为了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2016年度本公司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重点参考和借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并结合本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手册》,对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检查与评价。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此次内控评价工作涵盖中国远洋总部及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和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等六家下属公司,针对采购、资产管理、销售等具体业务环节,还选取了部分主要的生产单位开展内控评价检查,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深入和全面。
此次内控评价内容依据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参考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要求,针对中国远洋核心业务流程的开展情况,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检查,并将检查监督意见上报风险控制委员会进行了审议,并报告了审核委员会。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本公司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价组织实施步骤、人员安排、日程安排等相关内容。
本次内控评价工作分为四个阶段:1、内部控制评价准备工作。
成立内控评价组织机构,编制评价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评价工作底稿等评价工具。
2、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穿行测试等多种方法对公司及下属公司进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及内控缺陷分析评估。
3、内部控制改进。
针对在上一工作阶段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组织讨论制定缺陷改进方案,明确改进措施、改进责任部门及改进时间表。
4、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编制。
汇总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及缺陷改进情况,编制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此次内控评价工作参考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从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18个方面出发,整理形成889个评价点,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穿行测试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远洋总部及下属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
为尽可能的验证现有工作中内部控制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在日常业务中执行是否到位,本次自我评价工作基本涵盖了各公司的主要业务流程,并将关键业务作为检查测试工作的重点,依据各业务流程将检验工作分布在整个业务链中,以达到评价测试整个流程的目的。
六、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2016年,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落实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制定了《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将内部控制体系建和完善工作分为内控诊断评价、内控体系建设和改进、内控检查、内控整合及信息化建设等四个阶段。
公司计划通过第一阶段在中国远洋总部及六家下属公司开展内控现状调研及合规诊断评价,同时在总部完成风险评估,展示并分析中国远洋内控缺陷及风险分布情况;在第二阶段,针对内控现状调研及合规诊断结果,提出中国远洋总部和下属公司的内控改进计划,并基于总部内控体系框架,在下属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在第三阶段,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设计中国远洋内控有效性评价机制,包括内控有效性评价标准和程序、缺陷认定标准和程序,为独立评价与审计监督提供充分、规范的规则与程序,并对下属公司内控改进实施检查,保证下属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完善;在第四阶段,结合总部和各下属公司内控体系建设成果,实现公司各层面内部控制体系的对接和整合,完成内部控制各要素和流程在公司上下各个层面的充分贯通和全面执行,同时将基于本公司信息化现状,针对财政部内控规范和公司内控要求,规划建设本公司的内控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董事会对公司2017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董事会声明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内部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公司已于2009年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涵盖经营环节的各个层面,并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对公司经营起到了指导、规范、控制和监督作用。
为继续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结合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内控体系,公司于2012年3月30日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内控规范实施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计划进度表。
按照方案要求,公司成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及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作为内控实施第一负责人,全面领导和推进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内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董事会秘书处,由董事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审计部作为内控自我评价的常设机构,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督导下组织实施内控评价工作,制定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小组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汇报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审计委员会对评价的方法、标准、程序以及评价的初步结果进行讨论。
评价小组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董事会。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对外披露。
公司聘请了专业机构北京华远智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指导完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的编制,同时协助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公司聘请致同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本评价报告旨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点关注下列高风险领域:公司治理缺乏独立性风险、关联交易未经恰当审批及披露风险、对控股子公司管控不力、投资决策不当导致盲目发展风险、筹资管理不当引发财务困难风险、大额资金被个人挪用的资金安全风险、资产管理不当导致的资产损失风险、不相容职责未分离引发舞弊风险、通行费管理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等。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因2017年度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对原有内控体系进行了健全与完善,确定评价范围时力求全面覆盖至公司的所有业务和单位。
2012年10月8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终止收费,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分公司不再开展正常业务;郑石分公司负责的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2012年度业务已基本结束。
公司确定评价范围时将上述两个分公司除外的其他分(子)公司、项目部全部纳入内控自我评价范围内,并按照计划开展检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