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程工作方案4篇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20**年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___》要求,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构建新型农业推广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农业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农业科技强市的重要内容。
20**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创新机制与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促进农产品稳步增产,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1、在全市培育3100个科技示范户(场、社)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辐射带动3万户农户;选拔500名左右技术指导员,每周入户时间不少于2天,与示范户(场、社)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在农业部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联系村——**毛桥村,培育和造就10个左右觉悟高、技术强、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户,并辐射带动全村农户。
3、示范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技术到位率90%以上;农产品产量比前三年平均水平增长10%左右,单位产量节本10%左右;具体指标由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根据实际制定。
4、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组织,主动加入农业合作社,探索和建立不同产业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三、实施范围及内容20**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在具有一定科技应用、生产经营水平的农业规模经营户、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中选择科技示范户(场);结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新型现代农民,在设施粮田、设施菜田以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推进科技入户工程。
1、水稻科技入户工程。
以**、**等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在郊区各区县推进水稻科技入户工程。
培育水稻科技示范户20**个(其中水稻合作社130家),辐射带动2.5万农户;选拔技术指导员200名。
其中,**继续实施全国水稻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10**个。
推广嘉花一号、秀水09、秀水128、寒优湘晴等主导品种及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等主推技术。
2、生猪科技入户工程。
在生猪主要养殖区——**区、**区、**区、**县继续推进生猪科技入户工程。
培育生猪科技示范场150个(其中生猪合作社7家),辐射带动350个养猪户;选拔技术指导员80名。
其中,**区继续实施全国生猪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育生猪科技示范场60个,辐射带动180个养猪户,覆盖全区60%生猪养殖量。
推广土洋二元杂交、三元杂交优质母猪及规范化生产技术、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等主推技术。
3、蔬菜科技入户工程。
围绕设施菜田建设,以蔬菜安全卫生、保障城市供应为重点,突出**花菜、**茭白、**扁豆等特色农产品,在郊区10个区县及光明食品集团实施蔬菜科技入户工程。
培育蔬菜科技示范场351个(其中蔬菜合作社26家),辐射带动蔬菜种植户1500户;选拔技术指导员83名。
推广绿叶菜类等七大类25个主导品种及蔬菜主导优质品种及配套高效茬口、蔬菜科学高效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安全防治技术等主推技术。
5、渔业科技入户工程。
围绕本市水产养殖业“三带一环”的产业布局,以**河蟹、**南美白对虾为重点,在郊区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
培育科技示范场200个(其中渔业合作社32家),辐射带动渔业养殖户xx户;选拔技术指导员58名。
推广河蟹、南美白对虾、团头鲂等主导品种及生态型养殖技术、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等主推技术。
6、果树科技入户工程。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区毛桥村实施果树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10户,辐射带动全村农户;选拔技术指导员2名。
推广白花桃、巨峰葡萄等优质品种及白花桃“自然开心形”整形技术、巨峰葡萄设施架式栽培技术、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等主推技术。
(具体安排见附表)四、实施步骤20**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分三阶段:1、准备落实阶段,从20**年1月初到3月底。
调整和充实专家组,制定实施方案,选拔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场),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
2、组织实施阶段,从20**年4月初到20**年12月中旬。
开展入户(场)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技术培训,兑现物化补贴,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监督检查等。
3、总结表彰阶段,20**年12月下旬。
对科技入户工程进行绩效考核、总结表彰,部署20**年工作。
五、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和指导加强市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领导,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各项措施,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听取各部门、各区县科技入户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作要求。
各区县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统筹安排,切实把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列入本区县农业工作重点。
除了配合实施好市级科技入户工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区县科技入户工程,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下长乡。
科技入户工作实行技术工作专家负责制,市农委各产业办要加强专家组力量,落实责任,切实指导好本条线科技入户工作。
2、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进行扶持,市农委科技兴农、产业化等各项资金将向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倾斜,以市农委“四新”推广项目的形式落实扶持资金。
对现有的优惠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围绕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示范户的具体情况,选择科技含量高的物化技术(如优良品种、优质农资等)用于补贴,促进示范户带头采用优质、高产、高效、节约的新品种、新技术。
对选拔入科技入户工程的科技人员将根据工作业绩、指导户数、入户天数进行工作补贴(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制定)。
对取得突出工作实绩的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审、先进评选等方面继续给予优先考虑。
各区县农委要主动支持科技入户工作,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制定和落实本区县科技入户工作保障措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和项目资金要向科技入户工程倾斜;要积极扶持科技示范户(场),努力夯实科技入户的工作基础。
3、加强技术支撑市农委组建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技术指导员队伍,实行专家包区负责制、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
专家组由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拥有丰富科技推广工作经验的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农业专家组成;选拔的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能专心投入到科技入户工程中。
市级专家组要结合生产实际,定期对技术指导员组织培训,提高技术指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保证每月下乡一次从事科技入户工作。
技术指导员要为结对指导的科技示范户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分户指导方案,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的方法进行指导,保证每周下乡入户指导不少于2天,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
同时,要加强信息沟通和服务。
利用现有的网络、电视、电话等信息手段,结合基层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等加强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通过印发工作简报、技术资料,组织科技培训,现场观摩等手段,调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监督考核一是建立公示制度。
对入选的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场)在网上进行公示,进行社会监督,对绩效不明显的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场)及时调整。
二是设立监督电话。
市、区农业部门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及人员,并公布监督电话,便于农民反映问题。
三是定期监督检查。
由市农委有关部门及专家组定期抽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情况,确保工作进展顺利和有成效。
四是发放科技示范户手册。
由科技示范户将技术指导员的指导、培训等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记录和评价,将科技示范户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五是完善工作制度。
市各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要围绕《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和《农业科技入户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修改完善《科技入户专家组工作制度》、《技术指导员管理制度》、《科技示范户管理办法》、《科技入户工程考核办法》等,提高科技入户项目管理水平,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考核到位。
根据《河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___~年度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___》(政办〔~〕6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年全县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如下: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经贸局。
(二)协办单位:县农业局、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
(三)治理目标:实行定点屠宰区域的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逐步推行冷却肉上市;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上市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和鲜牛奶抗生素超标等)的检出率均控制在1%以内。
(四)主要措施:1.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推行牛、羊定点屠宰,提出全县加强私宰肉、病死猪肉监管的措施与办法,构建杜绝私宰肉、病死猪肉上市的有效管理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处生猪私屠滥宰行为。
(县经贸局负责,县农业局、公安局、工商局配合)2.抓好牲畜定点屠宰厂(场)清理整顿和管理工作,加快划分农村屠工区域,推行农村屠工制,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县经贸局负责)3.落实《福建省无害化处理染疫、病死畜禽管理办法》,加大养殖场治理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染疫、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的问题。
(县农业局负责)4.在全县开展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
(县农业局负责)5.加强县际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预警,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制度。
(县农业局负责)6.加强对规模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县域内奶牛生产企业(户)鲜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县农业局负责)7.加强对全县乳品生产企业购进生乳原料检查验收、鲜奶成品卫生质量自检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
(县质监局负责)8.加强对宾馆餐饮部、酒楼、饮食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畜禽产品购进的卫生质量管理,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县卫生局负责)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一)承办单位:县农业局。
(二)协办单位:县经贸局、卫生局、供销社、粮食局。
(三)治理目标: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率、上市主要水果农残超标率、主产区茶叶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5%以内;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大米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