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原理》试题与答案解析

《电路原理》试题与答案解析

《电路原理》试题与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题图一(1)的电路中,C1=1μF,C2=2μF,电路的总电容为,C1上的电压。

2、将图一(2)中的诺顿电路等效为戴维宁电路,其中R1=10Ω .电源的电动势Us= ,电阻R= 。

3、图一(3)中,L1=1H,L2=2H, 电路ab端口的总电感为。

4、电感量为2mH电感中流有2A的稳定电流,该电感的储能为焦耳。

5、电感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

6、图一(6)所示电路,C=100μF,R=5kΩ.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10V. 当开关K合上后,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7、非库仑电场移动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所做的功定义为。

8、图一(8)所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9、若某电路网络中有n个节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只能写出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10、纯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

11、某纯电容的容抗为Xc,其两端的交流电压为U,则该电容的有功功率为,无功功率为。

12、如图一(12)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25V ,R 1=70Ω,R 2=30Ω,则U 1= ,U 2= .13、若A=5∠53.13º,B=5∠-143.13º,则=BA . 14、1000μF 的电容两端加了100V 的电压,电容极板上的电量为库仑。

15、频率相同的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为:210sin(+=t U u m ωº),60sin(-=t I i m ωº), 则u 超前i 。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不选均无分)1、 电容的定义式为:( ).A .Uq C = B. q U C = C. Uq C = D. C=IU2、图二(2)电路中,R 1=6Ω,R 2=7Ω,R 3=6Ω,R 4=10Ω,则a 、b 两端的电阻R ab 阻值为( )。

A. 29ΩB. 10ΩC.5ΩD. 7Ω3、图二(3)电路中,I=3A,R 1=12Ω,R 2=6Ω,则流过R 1电阻的电流为( )。

A .2A B. 1A C. 0.5A D. 1.5A4、电路图二(4)中,A 为一节点,而且I 1=2A,I 2=3A,I 3=1A,则I 4的电流为( )。

A. 2AB.6AC.0AD.-2A5、电容C=0.01F 与电阻R=1Ω串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抗为( )。

A .(1+j)Ω B.(1-j)Ω C.(-j)Ω D. 2Ω6、电感L=0.01H 与电阻R=1Ω并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抗为( )。

A.(1+j)ΩB.(1-j)ΩC.(j-1)ΩD. [(j+1)/2] Ω7、图二(7)的电路中,每个电阻R 的阻值均为4Ω,则a 、b端口的电阻为( )。

A .16Ω B.4Ω C.1Ω D.8Ω8、容量为100μF 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圧为200V ,则电容器的储能为( )。

A .2J B.200J C.20000J D.100J9、容量为C 的电容原有电压为U 0,它通过电阻R 的闭合电路放电,从接通电路开始计时,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A .RCt e U 0 B.t RC e U 10 C.t RC e U 10- D.t R C e U 010、一个电压为U 0的直流恒压源,通过开关K 与电感L 和电阻R 串联构成闭合回路。

现以开关闭合时开始计时,通过电感的电流为( )。

A .)1(0t L R e R U -- B.)1(0t R L e R U -- C.)1(0t L R e R U - D. )1(10t RL e RU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正确的表述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括号中打“×”)1、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位高流向电位低。

( )2、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间,沿回路的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 )3、两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阻值比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小。

( )4、电流源(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总是不变的。

( )5、视在功率等于有功率与无功功率之和。

( )6、对于感性负载900≤〈Z θº. ( )7、周期性正弦电压最大值U m 与有效值U 的关系为2mU U =。

( )8、角频率ω与周期f 之间的关系为πω2=f . ( )9、在二端网络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

( )10、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元件。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1、 图四(1)所示的电路中,C 、D 间是断开的,R 1=4Ω,R 2=2Ω,求U AB 和U CD 。

若在C 、D 间接一电压源Us ,问Us 为何值时可使通过它的电流为零。

2、对于图四(2)所示的电路中,R 1=20Ω,R 2=5Ω,R 3=6Ω试求R 1、R 2和R 3三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3、用支路电流法求图四(3)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

图中R 1=4Ω,R 2=2Ω,R 3=8Ω.4、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电路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667μF, 66.7V2、20V , 10Ω3、2/3H4、4×10-35、变化6、10t e 2- V7、电动势8、R 1·R 4=R 3·R29、n-1 10、90º 11、0,C X U 2 12、17.5, 7.5 13、1∠-163.74º 14、0.1 15、270º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不选均无分)1、 A2、C3、B4、D5、B6、D7、C8、A9、C10、A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正确的表述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括号中打“×”)1、×2、√3、√4、×5、×6、√7、√8、×9、√10、√四、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2、图四(1)所示的电路中,C、D间是断开的,R1=4Ω,R2=2Ω,求U AB和U CD。

若在C、D间接一电压源Us,问Us为何值时可使通过它的电流为零。

解:由电路图知,U AB=3×4=12V. ( 3分)由于C、D断路,所以U AB=U CD=12V. (3分)若在C、D处加一电源U S=12V,如图图四(1-1)所示,通过U S电源的电流为零。

(4分)2、对于图四(2)所示的电路中,R1=20Ω,R2=5Ω,R3=6Ω试求R1、R2和R3三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解:由电压源与二端网络并联的等效电路可得图四(2-1)电路。

(4分)设流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分别是I1、I2、I3。

AVI25205206253=Ω⎪⎭⎫⎝⎛+⨯+=(1分)()AAI4.0520251=Ω+⨯Ω=(1分)I2=I3-I1=1.6A (1分)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1=3.2W (1分)P2=12.8W (1分)P 3=24W (1分)3、用支路电流法求图四(3)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

图中R 1=4Ω,R 2=2Ω,R 3=8Ω.解:设各支路的电流I1、I2、I3,如图所示。

对于节点A :-I 1+I 2+I 3=0 (2分)对于回路1:4I 1+8I 3=-5-3= -8 (2分)对于回路2:2I 2-8I 3=3 (2分)解得,I 1= -1A , I 2= -0.5A ,I 3= -0.5A (3分)P S =5×1+3×0.5=6.5W (1分)4、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解:端口电压为︒∠=05U .对于2=ω, X C = - 2j , X L =1j .端口阻抗为()()()()()Ω-=-++-+=j j j j j Z 34221221 (2分) 端口电流:︒-∠=-=4.18953.3345j I A (2分)有功功率:()W P 75.18]4.180cos[953.35=︒--︒⨯= (2分) 无功功率:VA Q 24.64.18sin 953.35=︒⨯= (2分) 视在功率:VA Q P S 764.1922=+= (1分)功率因数:95.0cos ==S P ϕ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