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调整对象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私法关系)财产关系1、物权法律关系(财产归属关系、维持财产静得安全)(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准物权)2、债权法律关系(财产流转关系,维持财产动的安全)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等价有偿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7、权利溢用禁止原则近代民法三大原则: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过错责任三、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民事法律关系式指由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特征:1、主体为平等的关系(私法关系)2.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非道德关系)3、民法调整、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关系(强制性)4、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5、包括静态(物权)和动态(债权)关系四、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素:1.自然人2、法人3、其他组织(合伙企业。
私人企业、非法人团体等)客观:权利义务只想对象:物权法意义上的财产、知识产权、行为和人身自由内容:权利义务五、民法上的监护概念:监护人是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立保护人的制度1、被监护人(1)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2、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兄姐、单位或居委会指定的亲朋3、监护人的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和人身(2)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3)教育。
监督和营救被监护人六、民事权利能力概念:作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静的能力,(人格。
法人格)享有民事权利与永恒民事义务(责任)被资格权利能力和权利区别1、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可能性和资格,并非现实权利,(可能和显示性)2、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3、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处分的可能性)公民和法人均具有权利能力七、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指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公民:1、无行为能力2、行为能力受限制3、完全行为能力法人:由法人机关,主要指执行机关即法定代表人行使。
八、自然人与法人的权利能力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是不同步的,法人是同步的2、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平等的,法人是不平等的3、法人权利能力的行使由其机关。
自然人则由本人自然人与法人各有独有的权利能力九、怎样理解法人概念: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具有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十、法定代表人及法人住所1、法定代表人:依法律或章程代表法人,人行使职权的人是法定代表人2、法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营业地和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3、法人的调整:以登记或注册国为国籍。
十五、法人的主要分类1、公法人与私法人国知局为公法人,公司为私法人2、公益法人与营利大人医院、学校为公益法人。
公司为营利法人3、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公司为社团法人。
基金会为财团法人民法通则例举了四种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十六、怎样理解公司概念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特征1、依法成立2、公司具有法人资格3、公司具有集合性4、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十七、怎样理解分公司概念:分公司对应于本公司,属于本公司建立的分支机构,代表本公司直接从使用务或者联络等工作特征:1.分公司没有独立的经济和法律地位,本质上是本公司的一个部门2、分公司可以从事经营活动,属于本公司设立的固定经营场所3、分公司必须以本公司的名义进行活动,并由本公司承担经济和法律后果4、外国在中国的分公司仍然是外国本公司的一部分5、不排除分公司作为诉讼主体的情况十八、怎样理解公司办事处概念指本公司在外地。
或外国建立的代表本公司从事联络等工作的机构特征:1、是本公司在外的服务机构,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和法律地位2.、不能从事经营性盈利活动,区别与分公司3、服务性工作包括对内和对外十九、公司财产权的归属概念:即公司财产到底归公司所有还是归股东所有的问题理解该问题的角度:1、要区分民法学意义上的“所有”和经济学(所有制)意义上的”所有“2、一物一权原则属于民法意义上的“所有“3、公司对其财产拥有民法意义的所有权4、股东对公司的财产拥有经济学(所有制)意义上的所有5、股东不能直接处分财产,只能通过行使股权来间接处分公司财产二十、怎样理解合伙企业概念: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人企业种类:1、普通合伙:米格合伙人均承担连带责任的合伙2、有限合伙:一部分合伙人不承担连带责任的合伙特征:1、固有独资公司。
国有企业。
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称为普通合伙人2、成立的法律基础是合伙合同3、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4、合伙企业强调人的联合5、合伙企业可以有自己的财产6、合伙企业属于民事活动主体7、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二十一、怎样理解联营企业概念: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分类:1、符合法人条件的联营,形成新的法人2、不符合法人条件的联营,属于联营主体的合同关系3、第一种联营,即形成法人的联营可以作为专利权人二十二、怎样理解个人独资企业概念: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涌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特征:1、投资主体为自然人2、投资的财产为个人所有3、个人承担无限责任4、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5、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应当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二十四、怎样理解物权概念:直接支配物(财产)并享受利益的排他性权利分类1、自物权(所有权、完全的物权)专利所有权为自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2、他物权(不完全的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如专利权的质押属于担保物权,独占实施权,房屋租用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属于用益物权)3、占有(实现支配状态)物权法的意义:明确财产归属和使用,合理利用资源,定分止争,物尽其用。
二十七、对物权绝对原则的理解概念:物权法定原则,既是说物权不能随便创设,而必须由法律来明确规定和创设。
理由:相对债权而言,物权往往更为涉及公众与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由法律来设定,不能自行设定如:在担保法发布前,专利权就不能作为质押的客体,否则就有可能侵害不知情的受让人等人的利益。
二十九、对物权优先原则的理解1.表现在物权与物权之间:成立在先得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2.表现在物权与债权之间1)在受偿顺序上,物权较债权优先,2)在追索权上,物权债权优先3)在权利转让上,物权较债权优先三十、物权公示。
公信原则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公示原则是指物权变动行为须以法定公示方法进行才能生效的原则,公信原则是指善意受让人基于对公示的信任,扔能取得物权的原则。
公示方式:动产以占有为公示,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专利权以登记为公示物权登记的公信力,是指物权或物权能产生、转移或者灭失,一经政府机关登记对外公示,将对公众信用,既使公示内容有错误,公众因善意相信该公示的内容而为的行为应受到保护。
三十一、专利登记的法律效力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登记的公信力如:甲乙有一项技术,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了专利,并许可丙使用,丙相信专利局登记,使用权利应予保护专利申请设为撤回登记的公信力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被视为撤回,公众使用后又予回复,公众的使用应受法律保护专利权终止登记的公信力专利无效登记公信力专利权授予登记的公信力三十二、物权怎样行使的物权的行使1、排除妨害请求权2、妨害防止请求权3、恢复原状请求权4、返还原物请求权三十三、怎样理解债权债概念: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时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概念: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请求权特点:1、债权为财产权2、债权为相对权(针对特定人的请求权)3、债权具有期限性(诉讼时效)4、债权具有相容性(同一标的物上同时设定一个以上的债权)5、债权具有平等性(主体平等)三十四、债权的种类1、合同所剩之债(市场交易的常态)2、无因管理所生之债(市场交易的变态)3、不当得利所生之债(市场交易的变态)4、债权赔偿所生之债(市场交易的变态)三十六、合同所生之债概念: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意特点:1、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引起2、因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3、合同中的债权债务相互对应4、合同之债具有任意性三十七、侵权行为所生之债概念: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加害人有赔偿对方的义务,以此形式的债既是侵权行为所生之债特点:1、由非法行为引起(合同是合法行为引起)2、由加害对方行为引起3、是法定之债(当事人不能约定免除,合同是意定之债)4、主要内容为赔偿损失三十八、无因管理所生之债概念:指没有法律规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实务,管理他人实务的人称为管理人,该他人称为本人,因事物的管理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无因管理之债构成:1、客观上为他人管理事务2、主观上为他人管理的意思3、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4、不违反本人的意思三十九、不当得利所生之债概念:指没有法律根据而取得意义,致他人受有损失的事实要件:1、受有财产上的利益2、政他人损失或损害,并有因果关系3、无合法根据法律后果1、返还原物2、赔偿损失四十、连带之债概念:指债权人或债务人有数时,各债权人均可以请求任一债务履行全部债务,各债务均有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发生1、法律规定2、当事人约定和连带责任关系:连带之债是连带责任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连带责任的前提。
四十一、怎样理解债的担保概念: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财产,保证债权人事先债权的制度目的:保证债权的实现类别:1、人的担保(信用):保证2、物的担保(财产):抵押,质押,定金,留置四十二、怎样理解“人保”概念:保证,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呢个人按约定老百姓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强制执行后),连带保证(强制执行前)四十三、怎样理解抵押概念:指债务或者第三方不转移对财产的找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老百姓债务时,债权人对改财产有优先受偿权特点:1、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2、是让渡抵押中交换家猴子支配权的行为3、抵押人在抵押期间不得转让抵押物4、抵押物有余时,一物上可以设定多个抵押5、禁止:流质契约“6、登记为生效或对抗要件。
四十四、怎样留置概念: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前,债权人有权扣留债务人的该动产构成要件:1、留置物必须是动产2、与债权为同一法律关系3、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留置物4、债权已届清偿期四十五、怎样理解定金概念:是但是人在合同订立或代价支付前,由乙方向对方支付的金钱定金效力:1、支付定金后生效2、支付定金一方不履行义务,物权返还3、对法不履行义务的,双倍返还4、双方均履行义务的,可低作价款或者收回定金和违约金的主要区别1、定金必须先行给付,违约金可以后付2、定金是法定担保人形式,违约金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权利行使时的限制:不得超过定主合同的额20%,通说定金和违约智能主张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