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工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工程项目治理制度年月目录第一章施工治理制度 (1)1、总则 (1)2、施工治理差不多工作制度 (1)3、业主项目部规范 (6)4、施工进度治理 (7)5、施工质量和技术治理 (12)6、施工安全文明治理 (16)7、施工生产要素治理 (18)8、施工文档信息治理 (21)9、竣工验收 (22)10、附则 (23)第二章临时设施布置标准化讲明 (31)1、讲明 (31)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31)3、办公区布置要求 (31)4、施工区布置要求 (32)第三章工程计量支付治理程序 (34)1、适用范围 (34)2、计量支付依据及方法 (34)3、计量支付条件 (34)4、报表 (35)5、职责划分 (35)6、计量支付审批 (36)第四章工程变更治理方法 (37)第五章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治理制度 (39)1、工程预验收程序 (39)2、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及验收 (40)第六章项目例会制度 (42)1、目的 (42)2、工程会议种类及差不多要求 (42)3、会议要求和纪律 (45)4、罚则 (46)第七章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方案 (47)1、工作目标 (47)2、检查工作依据 (47)3、检查范围和内容 (47)4、检查工作要求以及时刻安排 (48)第八章项目部治理制度 (49)1、公共卫生治理制度 (49)2、公共卫生治理制度 (52)3、公共卫生治理制度 (57)4、公共卫生治理制度 (59)第一章施工治理制度1总则1.1目的为规范施工治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1.2适用范围工程施工治理是指在工程施工时期,为达成开发建设项目打算经营目标,而采取的治理操纵措施。

本制度包含施工治理的差不多工作制度、业主项目部规范、施工进度治理、施工质量和技术治理、施工安全文明治理、施工生产要素治理、施工文档信息治理等业务治理内容。

1.3工作时效各相关单位必须从全局动身,积极主动、优质高效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1)项目总体治理操纵类文件的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2)施工进度打算日常治理类文件,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3)工程技术治理类文件,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4)质量检验验收类文件,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5)施工进度款,在15个工作日审核完成。

(6)其它工程文件,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2施工治理差不多工作制度2.1业主施工交底制度业主项目部负责将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目标、项目进展情况及治理制度向施工相关人进行交底,促使施工相关人和业主在目标和行动上的一致性。

施工相关人包括项目治理人、设计人、监理人、供货人及施工承包人等。

业主施工交底内容包括:业主的制度要求、建设行政治理要求、项目经营目标、质量技术要求、安全文明要求、组织协调配合要求、档案图像信息要求、报表要求等。

业主施工交底节点包括:1、施工相关人进场前交底。

2、时期性的交底,包括关键节点交底、抢工期启动前交底、紧急情况的处理交底、关键技术交底等。

业主施工交底应编制书面交底材料,以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严肃会议纪律。

2.2进场治理制度施工相关人获得承接业务的有效证据后,项目部负责通知施工相关人在规定的时刻踏勘现场,将现场情况精确记录在案后,进行场地交接并签署交接证书。

场地踏勘的内容包括:地貌特征、形象进度、建筑物、构筑物、给排水管网、供电线路、燃气管道、通讯通道、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场地周边的环境状况、道路、市政管线、建筑、居民状况等。

办理进场许可证的条件:(1)持有本项目的合同、中标通知书或进场通知书。

(2)场地交接证书。

(3)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4)项目部组织机构表、通信联络表。

(5)治理人员的证件,包括项目经理证书,关键岗位的执业资格证书,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等。

(6)并需满足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约定的条件。

所有承包人必须持有项目部签发的《进场许可证》,方可进场。

2.3退场治理制度承包人退场包括正常退场和非正常退场,正常退场是指全面完成合同目标任务后的退场,非正常退场是指未完成合同目标任务的自行退场或被责令退场。

退场验收合格证书作为合同结算及尾款支付的必要条件,未获得退场验收证书的合同,不得支付尾款。

2.3.1正常退场正常退场需要达到以下条件:(1)合同(含变更)任务全部完成,通过验收并获得相关证书;(2)与业主相关接管部门完成了交接验收,移交全部治理权并签署交接证书;(3)临时设施拆迁环境整治完毕,通过验收。

承包人负责提交退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项目治理人、监理人、物业同意人、承租人、商业治理人等相关人参与验收,达到合同验收条件的,签署退场验收合格证书。

竣工验收移交的项目应立即办理财产一切险,与工程一切险无缝对接。

2.3.2非正常退场非正常退场包括承包人单方面提早退场,或业主强制要求承包人退场。

承包人提出非正常退场的,按照提早终止合同的程序进行审批。

业主强制要求承包人退场需要达到以下条件:(1)承包人因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履约风险较大。

(2)承包人履约能力底下,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后果较为严峻。

(3)更换承包人手续比较简单,法律风险较小,能够明显提升项目打算执行力。

承包人负责提交提早退场申请,项目部负责提交强制要求承包人退场申请。

项目部负责组织审查及验收,相关利益人包括承包人、法律顾问、造价咨询、监理人、物业同意人、承租人、商业治理人等参与验收,必要时邀请建设和工商行政治理部门参与。

非正常验收应详细记录项目形象进度和施工状况,并详细计算合格工程量和非合格工程量,核对质量、技术、进度、付款和现场治理数据,为非正常合同结算做好预备。

经相关利益人共同验收会签完毕后,项目部签署非正常退场验收证书。

2.4开工/停工/复工审批制度项目施工的开工、停工、复工必须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审批。

2.4.1开工审批项目开工审批,承包人需完成以下工作并提交相应材料:(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项目总控打算及详细分解打算;(3)应急打算、方案及预案;(4)开工预备的基础工作确认单;(5)开工进场打算;(6)进场设备、材料报批单,大型设备和特种设备需提交产品合格证和设备检验证明;(7)要紧设备、交通车辆的保险证明;(8)人员进场报批单;(9)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和特种设备操作证原件及复印件;(10)职员健康证以及工伤保险证明;(11)针对本项目进行的职员培训记录;(12)进场许可证;(13)业主项目部交底记录;(14)合同或中标通知书;(15)工程一切险(含第三者责任险)、建筑职工意外损害保险(16)履约担保手续;(1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手续。

2.4.2停工审批工程停工分为主动停工和被动停工。

因承包人缘故主动申请停工的,原则上不予认可,由项目部组织监理人、项目治理部、业主等审核会签,按照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锁定停工状态,纳入合同结算。

因承包人缘故被责令停止施工的,由项目部提交申请,经监理人、项目治理部、业主等审核会签,报业业主分管领导批准后准予停工。

因业主或租赁人缘故主动要求停工的,由责任人提交申请,项目部组织承包人、监理人、项目治理部、业主等审核会签,报业主分管领导批准后准予停工。

2.4.3复工审批经批准的停工,在具备复工条件后,按照程序进行报批。

因承包人缘故被责令停止施工的,具备复工条件后,由承包人提交申请,经监理人、项目治理部、业主等审核会签,报业主分管领导批准后准予复工。

因业主或租赁人缘故主动要求停工的,具备复工条件后,由责任人提交申请,经承包人、监理人、项目治理部、业主等审核会签,报业主分管领导批准后准予复工。

2.5施工治理体系监操纵度项目部负责施工治理体系的监控,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转。

被监控的对象包括承包人、监理人、造价咨询人、法律顾问人等施工相关方。

施工治理体系的要紧监控内容包括:(1)业主结合项目治理单位对项目部的日常监管。

(2)项目部的组织结构。

(3)治理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匹配度。

(4)质量治理体系的监督、检查、改进和培训教育。

(5)施工技术、安全、文明和档案的培训教育。

(6)农民工学校。

(7)治理人员考勤。

2.6工程文件审核会签制度工程文件:在此特指项目部、监理人、各承包人和其他合作方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与工程建设相关文件资料的总称。

工程文件分类审核规定如下:(1)项目总体治理操纵类文件,包括项目治理规划、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打算等,由项目部组织各相关专业工程师、设计师会签,报项目治理审核后,经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核批准。

(2)施工进度打算日常治理类文件,包括月度打算、周打算、打算执行分析报告等,由监理单位审核后,报项目治理部审核,抄报建设单位。

(3)工程技术治理类文件,包括关键项目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项目专项施工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核后,上报项目治理部、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4)质量检验验收类文件,包括分部分项质量验收、材料设备检验、竣工验收等,经监理单位审核后,上报项目治理部、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5)其它工程文件,经工程师或设计师、跟踪审计、项目经理等责任人审核批准后执行。

2.7风险预警和事故报告制度项目部负责建立风险预警制度,组织包括承包人、造价咨询、监理人、物业同意人、承租人、商业治理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分析项目施工和治理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以下事故需要在1小时内报告:(1)不可抗力,包括地震、台风、暴雨、战争、动乱等。

(2)质量安全事故。

(3)群体性事件。

(4)承包人经营风险,包括债务纠纷、资金紧张、兼并重组等。

(5)其它项目建设重大阻碍的风险点。

发觉风险点存在时,责任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项目部负责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并依照严峻程度上报开发建设部负责人、分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

现场发生了风险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状态,并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立即上报业主分管领导、上级领导及相关治理部门。

3业主项目部规范3.1现场办公室(1)项目现场设置业主办公室,设置标准: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单间办公室,其余人员2-3人/标间。

项目现场设置项目治理部办公室,设置标准: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单间办公室,其余人员2-3人/标间。

项目现场设置项目监理办公室,设置标准:总监理工程师为单间办公室,其余人员2-3人/标间。

设置标准办公室另外设置资料室、材料样板室、会议室、值班休息室、卫生间等。

(3)临时建筑物要求满足安全、卫生、防潮、通风、采光和消防要求,层高不得低于2.4米。

应采纳工厂化的二层移动房,临时建筑物场地必须全部硬地化或绿化。

(4)办公室张贴规范要求:办公室张贴项目部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总平面图、效果图、总进度打算、月度打算、晴雨表、考勤表、值班表等。

3.2项目部工作人员着装及装备(1)安全帽:安全帽的正前方喷绘相关单位标识和字样的组合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