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教育家长会讲座

性教育家长会讲座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10岁到20岁是生长发育的青春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会加速发育,是孩子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不知道您做好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准备了吗?我是马文燕老师,七年来,做了许多性教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近日,我将对全班孩子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特此就某些理念和大家沟通一下。

我认为,即使学校的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性教育,家长的位置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真正涉及个性化、私密化问题的性教育是课堂教学很难提供给孩子的。

孩子的生命经由父母而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师。

请大家提前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以备孩子询问。

我微信,我的新浪博客也有一些关于性教育、亲子教育的内容。

一、为什么要进行性健康教育?首先,是为了孩子安全的需要。

孩子们打闹和运动中,不注意保护生殖器官,会出现危险。

现代社会中,性侵犯性骚扰的机率增多,艾滋病传播的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转化。

要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其次,是孩子将来人生幸福的需要。

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建立自己的家庭,需要一份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这份能力没有任何书本可以教会,都要在实践中锻炼出来。

让孩子了解自己与异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伦理道德规范,树立正当的人际交往观念,让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健康开展,让孩子从小学会与异性沟通,锻炼交往能力,可以为将来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打下基础。

第三,性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据2002年10月19日《羊城晚报》的新闻报道:男孩姚勇出生在湖南临澧县一个乡村家庭,3岁丧母,家境贫寒。

从小勤快懂事、聪明上进。

15岁中考落榜了。

由于姚勇上初中后一直有手淫的习惯,特别到了初三,学习压力加大,加之几无任何性知识,手淫发展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这次落榜,姚勇认定是手淫害了他,误了他的一生。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自残。

他从乡集市上买来四把锋利的钢刀,一天晚上,将自己的睾丸、阴囊、附睾及部分精囊全部割掉。

父亲忽然听到儿子几声凄厉的喊声,急忙跑过去,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父亲和乡亲们把他抬到医院抢救,路上姚勇因失血过多,面色如蜡,神志不清,完全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生命垂危。

后来虽然抢救脱离了危险,姚勇却从此失去男性特征,不会再有性欲和生殖功能,不会再长胡须,喉结也会消失,而且声音会变得像女孩子一样尖细。

一周后,姚勇带着伤残的身躯从医院回到了家中。

他说"我不是要自杀,只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摆脱手淫的困扰,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象他这样极端的例子,并不多见。

但象他一样,受与性有关的心理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则太多了。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旺盛,由于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青少年心理会引起紧张和不安,加大了人际交往的张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中有些人会认为性是肮脏、丑陋的,这种性心理上强烈的矛盾使不少学生感到不安和压抑,产生自卑和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这种性压抑往往导致强迫性观念和神经衰弱。

据调查,有过性压抑或性苦闷的男女生分别占86。

6%和61。

8%,经常有或总有这种感受的分别分21。

6%和11。

6%。

据我国2006年调查,五年级学生当中,49.2%的女生已经出现初潮,而只有3。

4%的男生有初遗。

71。

9%的女生乳房已明显发育。

女生更多地感到害怕惊慌。

男生则较为自然。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性激素会通过丰富的血液循环运行于全身,形成一种性压力,如果得不到规范的引导和释放,就会在内心形成焦虑。

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也想把学习搞好,可他们在青春期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他们体内的激素,不停分泌着,冲击着他们的自控力;他们的身体,不停的变化着,有的变化让他们欣喜,有得变化让他们烦恼。

做好性教育工作,他们面对自身的发育,更多些坦然,更多些接受,更多些爱护,更少些惶恐,少些焦虑,少些自责,少些疑惑,他们也能更专心的、更有效地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二、传统性教育做法的误区:第一种:不闻不问,觉得孩子长大了,不用教,自然就懂。

例:孩子问有关性的问题,避而不答,或者说等你大了就知道了。

后果——孩子会感到迷茫,无助。

第二种:阻止,压抑有关性的问题、话题,禁止恋爱。

例:孩子接异性同学的电话,家长说:不许胡思乱想呀!后果——引起孩子反感,或公开反抗,或隐瞒。

拉开和家长的距离,家长失去沟通、了解的机会,更谈不上监管和引导了。

第三种:回避有关性、恋爱的话题,转移注意力。

例:电视节目有恋爱的场景,赶快换台。

——带来神秘感,更引起好奇心,孩子总得不到家长的回答,就向其他渠道去了解。

第四种:对孩子的性游戏、性问题、或恋爱萌芽等现象,进行指责、打骂。

例:发现孩子和异性交往密切,非打即骂。

——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自卑感,罪恶感。

强化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恶化亲子关系,第五种:给孩子进行片面的性教育。

例:给孩子只讲本性别的生理情况,造成孩子不了解异性。

只道德说教,知道不能做什么,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只讲生理知识,不讲心理知识,不讲伦理道德规范。

后果——造成孩子一知半解,头绪混乱,似懂非懂,自以为是。

第六种:欺骗,不说实话。

例:孩子问我从哪里来,回答说,从垃圾里捡的。

后果——孩子大了,就会不信任家长,破坏亲子关系。

孩子小时,相信父母的说法,他在垃圾中出生,怎么会认为自己有价值,怎么会热爱生命?怎么会和爸爸妈妈建立密切关系?如果孩子不知道他的生命源于父母的爱,不知道生命诞生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考验,不懂得生命来之不易,他们又如何懂得热爱父母、珍惜自己的生命?三、态度决定一切。

性教育应具备的态度:第一,爱,信任与支持。

是性教育的前提条件。

要相信孩子在失误中也能吸取教训,关键看我们如何引导。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犯错误,往往是我们某些工作没做好。

我们在责备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失误。

犯错误的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支持。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信任与支持,是性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第二,要坦然。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对性基本是否定的,否认了人类性生活中美好健康的那部分,性活动只剩下了繁衍后代的意义。

传统观念影响到今天,许多人还是谈性色变,难以摆脱罪恶感。

当我们进行性教育时,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我们的态度。

当我们自身扭扭捏捏,羞羞答答的,面红耳赤,神秘地、焦虑地、躲闪地、害羞地与孩子谈论性,孩子会觉得性是不好的,不能公开谈的;当我们与孩子坦然地、公开地谈论性,孩子就会认为性是人生中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可以去了解,去探索的。

作为家长,要突破自身心理的禁忌,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想问就问,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情况。

第三,要主动。

现代孩子发育年龄普遍提前。

社会媒体宣传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我们不去占领性教育的主阵地,孩子就会向网络、电影电视、非法出版物、黄色光盘学习性知识。

你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突然问你,我从哪里来?我怎么进到妈妈肚子里的?广告上的无痛人流是什么?电视上的人光着身子抱在一起是做什么?所以最好主动早些准备好。

等到孩子的问题提出来,你才不会太多的慌乱和尴尬。

国内外不少专家提倡,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

要提前了解各年龄段孩子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好在不同阶段,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要提前让孩子了解身体、心理会产生的变化,做好应对的准备。

第四,要有科学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

我们以前没受过系统正规的性教育,知道的不多,要教孩子,先要自己认真学习,把科学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给孩子。

没把握的,要搞清楚再教。

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籍:胡萍《成长与性》上下册,《善解童贞》,孙云晓、张引墨《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李百珍《探索少男少女的秘密》(美)艾尔夫妇《如何与孩子谈性》(英)温迪达维尔《男孩女孩解读青春期密码》(西南书城有售)其中,《成长与性》与《男孩女孩解读青春期密码》图文并茂,也适合孩子看。

第五,要有平等的态度。

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某些知识,孩子比我们知道的还多。

某些能力,孩子比我们还强。

居高临下的说教,孩子是不容易接受的。

平等的交流探讨,孩子才愿意听,听进去了,才有好的沟通效果;听不进去,我们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当孩子问的问题你也不清楚时,不妨说实话,同时告诉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去探讨这个问题。

四、进行性教育时需要把握的原则:真实全面,完整的性教育内容要包括三部分: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美学)。

性生理:两性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功能。

卫生保健知识。

月经、遗精等青春期发育知识。

自慰、性交、怀孕、避孕知识。

人工流产的伤害,艾滋病、性病的防范等。

性心理:性角色,两性心理差异,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性欲调控,性变态,同性恋。

性伦理:隐私观念。

尊重自己与他人的隐私。

性安全教育,如何防范性侵害、性骚扰。

异性交往礼仪、技巧。

恋爱、婚姻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相关法律;人体美与色情的区别等。

……适时适度,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是有差异的,所有书上介绍的只是普遍规律。

家长要提前做好准备,在生活中有教育的机会就要抓住,对孩子做到有问必答。

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层次不一样,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力、发育情况,进行教育。

不要期待一劳永逸,一次成功。

以身作则。

孩子不止听我们说什么,更关注我们做什么。

在教育中,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同性、异性的交往,都散发出个人的魅力,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性教育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

我们自身的成长,也是无止境的。

总之,性教育是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人格教育。

性教育不是性交教育,不是性教唆。

懂得了性,才能更深刻地懂得爱。

2007年200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这两个纲要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有关性教育和性健康的。

纲要的下发,说明了国家认识到青少年性教育的重大意义。

请看下列节选内容:(一)《中小学公共安全指导纲要》与性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节选1、小学1-3年级了解身体隐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初步形成在体育活动、游戏中保护性器官的意识。

了解各种场所的危险性。

预防性侵害。

应对性侵犯,懂得自我保护及如何求助。

进行生命权高于性权力的教育。

2、小学4-6年级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性别意识。

注意个人的生殖器卫生。

学会与异性健康交往、彼此平等尊重。

学会应对性骚扰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面对性侵害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了解常见性病(包括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了解网络色情信息的危害。

学会分辨性艺术与色情。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自觉地抵制网络色情的诱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