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运动和力一、填空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
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
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
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
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一类题:1、加速度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3、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永远相等。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它们不会平衡。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8、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9、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其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二类题:1、牛顿一、二、三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F=ma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匀速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简称匀速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4、质点: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在某些情况下为使问题简化,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我们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5、缓冲在动量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力的作用,就要延长力的作用时间,这种方式叫做缓冲三类题:1、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叫做动量定理3、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这种状态。
叫做完全失重4、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叫做力矩5、射程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射程。
四类题:1、磨擦力人们把互相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第二单元电与磁的初步知识一、填空1、电荷分为两种()(),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是()。
用()表示。
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
电荷之间相互吸引、排斥等作用是通过()来实现的。
2、导体AB在C的电场中,导体AB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靠近C的一端出现异种电荷,相反一端出现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
正电荷电场方向(),而负电荷电场方向()。
3、自由电荷在金属导体中是(),在电解液中是()()。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我们把()移动方向称为电流方向。
方向不变的称为(),变化的称为()。
电荷在物体当中是否移动划分为()()()。
人们把极低温度下,电阻消失的现象称为()。
4、电流做功实际上就是()。
电功公式:()。
电功率公式:()。
6、使导体中有持续稳定的电流,必须使导体保持稳定的电压,能起这种作用的装置叫做()。
7、照明电路电压(),动力电路电压(),安全电压()8、磁极分为()(),磁性物质相互排斥、吸引等作用通过()来实现的。
而产生这种场的物质有()()。
11、日光灯组成()()()12、变压器组成()()(),作用是(),原理是(公式)()整块金性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中感应电流在金属块内成闭合的螺旋状,所以叫做()。
在远距输电中,预防电流损失的方法有()(),最可行的办法是()。
13、在电磁波谱中具有热应的是(),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是(),具有穿透作用的是()()。
电磁波的波长、波速、频率关系是(λ=c/f)14、电磁波的发射是()电路,电磁波接收是()电路。
把信号加上电磁波的调制方式有()()。
15、电视信号实际上就是()()的转换过程。
二、问答题一类题:1、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电流强度我们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比值,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4、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阴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5、右手螺旋定则、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则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左手定则:在磁场中平摊左手,拇指与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在掌心穿过,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导体受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在磁场中平摊右手,拇指与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在掌心穿过,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其余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方向。
6、磁化如果以磁体的N极靠近小铁棒的上端,则小铁棒的上端就出现S极,下端就出现N极则成为磁体,这种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7、摩擦起电的原理不同的物质,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种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磨擦时,束缚力较弱的物体中的电子就会从原子中挣脱出来而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使两个物体原有的电荷平衡受到破坏,失去电子的物体,正电荷多于负电荷,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负电荷多于正电荷,物体带负电。
所以摩擦起电并不是通过摩擦产生了电荷,而是发生了电荷转移。
电荷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不变。
8、避雷针原理。
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制成的。
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金属导体,当带电云彩靠近时,金属导线做成的避雷针,由于静电感应会使金属导体尖端带上和云彩相反的电荷,尖端放电又使得金属导线和云彩之间的空气被电离,在云彩和大地之间就有了一条良好的通路,使得云彩间的电荷会通过导线导入地下,这样就会避免建筑受到雷击。
避雷针起到了释放电荷的作用。
9、避免触电事故有效办法。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更不准靠近高压带电体B特别注意,原来是绝缘的物体带电后会变成导体的现象C平时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绝对干燥和不破损,好的绝缘体潮湿后也会漏电,所以要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干燥。
D防止带电体同其他金属接触E经常检查,及时维修电气设备F应该有目的地学习和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尤其学习发生触电时的抢求措施。
G避免电器短路以及不能用电器功率过大H串联在电路里保险丝不能更换成其它材料。
10、超导现象:对于所有金属,当他们冷却时,电阻都要减小;某些金属在温度下降到-273度附近时,电阻突然减小到零。
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11、电源:使导体中有持续稳定的电流,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稳定的电压,能起这种作用的叫做电源。
12、电功导体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场力在使电荷运动时要做功,我们把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时电场力做功叫做电流做功。
13、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
二类题:1、自感现象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电流的变化,像这种由于导体自身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2、电路的串、并联时,电阻、电压、电流强度关系。
略3、电池组当中,电压、电阻、电流关系。
略4、触电救援方法首先应该尽快拉断开关或用干燥木棍竹杠等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而决对不能空手去拉触电人体或电线。
其次立即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现场抢救。
如果不发生火灾一定不用水救火,要用撒沙土的方法去灭火。
5、导体电荷能够从出现的地方迅速转移或传导到其他部分的那些物体,叫做导体。
三类题:1、日光灯工作原理启动器是一个充有氖气的小玻璃泡,里面装上两个电极,一个固定不动的静触片和一个用双金属片制成的U形触片。
在开关闭合时,电源把电压加在启动器的两极之间,使氖气放电而发出辉光,产生的热量使U形触片膨胀伸长,跟静触片接触而把电路接通。
于是镇流器的线圈和灯管的灯丝中就有电流通过。
电路接通后,启动器中的氖气停止放电,U形触片冷却收缩,两个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
在电路突然中断的瞬间,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时高压(可达500~600V),这个电压加上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两端,使灯管中的水银蒸气开始放电,于是日光灯管成为电流的通路而开始发光。
2、三基色原理将红绿蓝三种色光调节不同比例,可以混合出自然界中所有的彩色,把用来混色的三种单色光称为基色,用三种基色可以混合成其他彩色的原理称为三基色原理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红+青=白绿+紫=白蓝+黄=白四类题:1、尖端放电现象(火花放电同理)由于导体尖端部位电荷密集,所以导体尖端阶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强到能把周围空气电离,从而向周围空间释放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