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用2%碘酊,以及聚维酮碘或70%乙醇 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 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 导管不宜常规更换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
手套实施导尿术。 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既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 播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7、重点部位的预防的预防控制措施 控制血糖、监测血糖 备皮: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术前备皮应当在手
术当日进行,采用脱毛或剪毛,避免使用刀片刮除 毛发。 保暖措施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手卫生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最大无菌屏障 手卫生 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部位 消毒液的选择:推荐2%氯已定作为首选、也可选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洗手+卫生手消毒指征(必须掌握)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 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 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六个手卫生指征,必须掌握)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 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发报告与控制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 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职业暴露报告制度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清洁消毒 制度、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 各科室、部门的院感控制制度 (科室人员必须掌握)
3、标准工作流程(科室人人知晓、工作中落实) 各科室、部门所涉及的相关标准操作流程
杆菌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流程
临床科室: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检测和监测 隔离病人;落实隔离措施
检验科 :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 立即网报科室、。
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2012.5
1、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人人知晓)
一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院长) 二级:院感科 三级:科室感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控
医生、护士组成,科主任任组长)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医务人员各自的职责。
2、制度
院感核心制度(人人知晓):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
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
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必须掌握)
应遵循以下原则: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
4、医院感染培训要求(人人知晓) 医务人员每年接收医院感染培训时间要求不少 于5学时。
5、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人人知晓): 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血液
6、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人人知晓): 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 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血透室 输血科、介入室、麻醉科、 病理科、 重症监护室等。
多重耐药(MDR) 对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至少一种)的获得性
不敏感(中介或耐药)。 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
菌药物种类(每类至少一种)不敏感。也就是只对1-2中 抗菌药物敏感。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的所有药物都不敏 感
➢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万古肠球菌 产超广谱酶B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难辨梭状芽孢
A、手卫生 B、防护用品规范使用: 戴手套;正确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 鞋套; C、医疗废物按规定处理; D、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3、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必须掌握)
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病人,即认为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 措施。
; 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最简单、最 有效、最方 便、最经济
严格实施手 卫生规范可 减少医院感 染20~30%
9、手卫生
人人掌握 重在落实
六步洗手法 手卫生原则 六个手卫生指征
定义: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
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医院获得性肺炎预防控制措施
员工培训 目标性监测、 手卫生 无创通气、气囊压力至少在2cm H2O以上 抬高床头30-450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经口插管 口腔卫生每日3-4次、 减少设备污染 不常规更换呼吸机管道
8、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相互揉搓覆 盖整个双手表面。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 5cfu/cm2
隔离技术(必须掌握)
1、标准预防的概念、特点 2、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