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监理控制要点一、洞口施工在洞口施工阶段要经常监督、检查承包人下列各项工作:1、洞口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照图纸及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

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洞口安全及洞身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排水系统:洞外排水系统包括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洞口排水涵管。

所开挖和铺砌除按图纸要求施工外,还应符合砌体工程的各项要求。

1)边坡、仰坡外截水沟、排水沟应在洞口土石开挖前完成。

截水沟、排水沟的上游进水口应与原地面衔接紧密,下游出水应妥善的引入路堑边沟。

2)边坡、仰坡以外的土方,不能存在坑洼积水,并不得用土填筑,以免流失堵塞排水系统,影响洞口安全。

3、当洞口因开挖可能引起地层滑坡、偏压、崩塌时,及时采取措施。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地锚杆、喷射砼、护坡挡墙等措施。

并实施进行监控量测工作,检查各项具体措施的可靠性。

4、开挖进洞时,钢支撑因紧贴开挖面,设计有管棚支护的,钢支撑与管棚连为整体,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面,确保安全进洞。

5、洞门:洞门应避开雨季,选择有利时机及早修筑。

1)洞门施工放样的平面位置、标高必须准确无误。

2)洞门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地基上,并做好排水和清除杂物(废渣等)。

3)洞门端墙砌筑(浇筑)、两侧应同时进行,防止产生偏压,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

4)洞门装饰应符合图纸的要求,表面平整、美观,于自然景观相协调,隧道名牌要求美观醒目。

6、明洞1)明洞断的施工,严格按已报批施工方案、作业程序、防护措施施行。

2)明洞的土石方开挖,要严格控制爆破药量,明洞开挖后要立即进行边坡防护。

在松软的岩层开挖,宜随挖随支护。

3)明洞开挖前,同样做好洞顶防、排水措施,防止因开挖而导致边坡失稳,引起边、仰坡塌方、落石。

明洞不宜雨季施工,如需在雨季施工时,必须有严密的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

对山坡的稳定性要进行监测,经常性的检查。

4)明洞基础应落在稳定基础上,如遇基础不稳定,应进行处理,当明洞结构基础一侧在基岩上,另一侧在土层上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土层区段的明洞基础、路基床均应挖成台阶形,再砌筑浆砌片石基础后,方可做明洞结构及路基基层。

5)明洞的基础、边墙、拱圈砼浇筑必须按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中线及高程应准确无误,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方可拆模。

6)墙拱背回填必须按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应分层、对称回填并保证夯实。

使用机械回填时需先用工人回填夯实到拱顶以上后,才能使用机械回填。

回填时拱圈砼应达到设计强度。

仰坡、边坡施工监理程序洞门施工监理程序框图7)明洞浇筑实测项目防水层实测项目明洞回填实测项目二、明暗交界处的施工为了保证三淅高速公路按期通车,隧道工程必须提前进洞,崤山隧道在隧道的明暗交界处都设了套拱,施作套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刷仰坡时要注意保护坡面植被和树木。

2、要保证施工安全,做到下雨不流泥,风吹不落石。

3、及时按设计设置锚杆和钢筋网防护。

4、气温高于零上5℃时及时喷射砼。

5、套拱的钢筋工程按设计弯制和安装。

6、保留中部核心土,便于支架和浇筑砼,也可起到支护作用,以策安全。

7、钢拱架安装好后,将套管按设计中心距,1°仰角用钢筋固定在拱架上。

8、当钢筋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用潜孔钻打眼,然后穿入壁厚6mm的直径Ф108的钢管,每孔钢管长度为20m。

9、管棚验收后即可开始注浆,注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初压~,终压2MPa。

10、注浆结束后要及时清除管内浆渣,并用M30号水泥砂浆密实充填,增加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三、洞身开挖洞身开挖是隧道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

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与否,除取决于围岩本身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外,开挖对围岩的稳定状态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局部超挖围岩会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围岩稳定;而欠挖则直接影响到二衬的厚度。

对工程质量及安全产生隐患。

洞身开挖的基本原则是: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

(一)洞身开挖质量监理1、检查承包人对已经批准的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

(包括:开挖顺序、爆破、施工照明、通风、排水、出渣等)。

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施工方法,但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2、洞身开挖应按设计的断面施工,并一次挖够。

周边应使用风镐或人工整形,保证净空断面尺寸。

并应采取光面爆破尽可能减少超挖,严格控制欠挖。

在拱脚、墙角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3、在洞身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检查承包人测定的隧道轴线位置和标高、开挖轮廓线等。

A、在浅埋隧道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地表沉陷,减少循环开挖进尺,防止塌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B、在施工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爆破开挖应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观测的原则。

C、加强对拱脚的处理,安设拱脚锚杆。

及时施做仰拱或临时仰拱。

4、在软弱破碎围岩段或有涌水时,应采用预注浆,地表安设地层锚杆,洞内环形固结注浆或采用管棚加固地层。

5、当用台阶法施工时,台阶不宜分层过多,以免影响机具的正常作业,如顶部围岩破碎,需支护紧跟,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台阶长度。

6、当两相向掘进工作面接近贯通面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开挖,从另一端掘进贯通,保证施工安全。

并在距贯通面100m处设置栏杆,严禁人员误入。

7、应不间断检查已批准的钻爆设计执行情况(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承包人应按技术规范中有关钻爆设计、作业要求组织施工,得到最佳的开挖断面。

炮眼痕迹保存率8、检查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防尘A、通风:应向隧道内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

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洞内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02)、氮氧化物(N02)、甲烷CH4)含量及气温、噪声、风速、风量均应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卫生标准。

B、防尘: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钻眼、爆破、装渣、喷射砼等原因,在洞内浮游着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粒径小于1Oum粉尘极易被人吸入。

钻眼作业的需要湿式凿岩机,控制粉尘的产生。

凿岩机在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放炮后必须时行喷雾、洒水。

出渣前应用水淋湿全部石渣和附近的岩壁。

施工人员应佩带防尘面罩。

C、供电照明:洞身开挖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压不宜大于36V。

应设置预备电源或应急电源确保停电时有必要的动力和照明。

对各种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应由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

隧道的供电线路布设、安装、作业地段的照明、安全用电等方面。

要按技术规范要求办,监理工程师在现场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洞身开挖实测项目洞身开挖监理工作程序四、初期支护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应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并从钢架腹部穿过。

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手角为5-10度,长度按设计图纸尺寸。

(2)本设计超前锚杆为Φ50超前小导管和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

超前小导管应平直,尾部焊箍,顶部呈尖锥形。

在安设前应对其认真检查,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95%。

2、管棚钢架超前支护(1)管棚施做前认真检查断面中线及标高,开挖轮廓线必须符合图纸的要求。

(2)钢架安设垂直度应符合正负2度的要求。

在钢架上沿开挖线纵向钻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为好,孔身按设计要求。

钻孔孔径应比钢管直径大2-3cm。

钻孔顺序从高位向低位进行。

(3)钻孔后及时穿入钢管,严禁钻孔全部结束后再穿钢管,岩性破碎地点,过断层等,坚持钻成一孔穿一孔。

(4)为增加管栅钢架支护的刚度,应按设计要求在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

封堵塞应有进料孔和出气孔,在出气孔流浆后方可停止压注。

3、超前小导管或管棚注浆(1)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以10度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

小导管的环向间距按图纸要求。

(2)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5-10cm的砼。

导管注浆压力应控制在。

必要时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止浆塞应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

(3)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注浆种类宜为4-8h。

开挖时应保留的止浆墙,防止下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4)对于采用管棚或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的区段,在初期支护完成后,为防止过大变形,并从安全角度出应根据测量情况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洞口及断层带II类围岩地段必须采用大管棚施工,其中洞口段结合套拱一次打入长度20m以上,断层带尽量一次性穿过,管棚工作室要求用同级砼回填。

4、锚杆(1)采用系统锚杆、局部锚杆时要满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局部锚杆主要是用于围岩松动区的加固。

(2)锚杆安设作业要在初喷后及时进行。

锚杆钻孔方向宜适当调整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3)锚杆用材料必须进检验。

精心制作,确保质量。

(4)钻孔作业按设计要求,先定出孔位,做上标记,以利于位置准确。

对钻孔质量要严格要求,确保每根锚杆能发挥支护作用。

(5)药卷锚杆安装钱应检查药卷质量,变质者不得使用。

(6)安装时用杆体将药卷送入孔底,抖指卷送入孔底,用搅拌器搅拌药卷时缓缓推进杆体,搅拌时间一般为30s。

搅拌完毕后将孔口处杆件临时固定,15min后可安装托板。

(7)锚杆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正负15mm,孔洞保持直线,孔深不小于设计5、钢筋网(1)承包人应严格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部位铺设钢筋网。

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的起伏铺设,紧贴岩面且应与锚杆连接牢固,在喷射作业时不颤动,钢筋网的保护层应不小于2cm。

(2)在需将喷射砼作为永久支护的部位,钢筋网直径和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必须按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

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6、喷射砼(1)爆破后,应立即喷射砼,尽快封闭岩面,才能有效的控制围岩的松动变形。

喷射前应清理岩面的粉尘和杂物,使喷层与岩面密贴,不致产生夹层和离鼓现象,喷射时应自下而上分层喷射,每层的厚度应控制在6cm以内,以减少砼的重力作用而引起的滑动或脱落现象。

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一般在初喷终凝以后。

复喷作业面距掌子面不得超过80米。

(2)喷射砼的拌制应用强制式搅拌机,喷射时的风压应为,并且水压应稍高于风压。

(3)喷射前应对围岩面轮廓尺寸进行严格检查,并清除松动危石。

(4)喷射时喷嘴要垂直于受喷面,倾斜角度不大于10度,距离。

(5)在喷射砼施工前,承包人应提交喷射砼的施工方案,包括喷射方式、机具设备、操作方法、混合料配合比及外加剂等,并附简要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喷射砼施工前至少28d,承包人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喷射砼试验)(6)喷射砼采用湿喷。

严禁采用干喷、潮喷代替。

(7)钢筋网喷射砼,钢筋网应根据被支护围岩面实际起伏形状铺设,且应在喷射一层砼后再行铺设。

开始喷射时,应缩短喷头到受喷面之间的距离,并适当调整喷射角度,使钢筋网背面砼密实。

喷射砼支护实测项目喷射砼施工监理程序框图在围岩软弱破碎严重,(III类、II类、I类围岩)其自稳性差,开挖后要求早期支护具有较大的刚度,以防止围岩的过渡变形和承受部分松驰荷载而设置钢拱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