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项目7 车险事故车辆损失评估
项目7 车险事故车辆损失评估
查勘人员经过认真查勘后,事故车辆未有紧急制动痕迹,未发现车辆 有碰撞痕迹。另外,在地面发现有一串漏液的痕迹,但闻上去不像汽油的 味道”。
初步怀疑该车属于自燃,不属于因碰撞导致的起火。同样属于起火燃 烧,自燃和碰撞导致的起火有什么区别吗?
一、汽车火灾的分类
1.自燃 2.引燃 3.碰撞起火 4.机械故障导致起火 5.经停不当导致汽车起火 6.爆炸 7.雷击起火
2.一次损伤的检查 车门、玻璃、引擎盖前后保险杠等部件位于车身的最外层表面,对该区域 系统性检验是车辆定损的第一步。车身表面部件的损伤为直接碰撞物接触所发 生的损伤。如图7-27所示,该本田CR-V轿车直接碰撞点为车辆右前角部位, 碰撞力推压前保险杠右侧、右前翼子板、散热器护栅、引擎盖右侧、右侧车灯 具等,导致这些部件发生严重变形,这些损伤为碰撞物直接接触所致,统称为 直接损伤。 直接损伤往往是碰撞物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损伤,这类损伤往往能够找到与 被碰撞物直接接触的痕迹。定损人员及查勘人员往往需要根据直接碰撞痕迹的 形状、高度,现场散落物及附着物分析和认定事故,直接损伤是事故分析损伤、 认定不可缺少因素,是痕迹认证为有效的证据。
项目七 车险事故车辆损失评估
目录
CONTENTS
1 碰撞事故车辆定损 2 火烧事故车辆定损 3 水淹事故车辆定损 4 新能源车辆定损
01 T任as务k
碰撞事故车辆定损
通过“碰撞事故车辆定损”任务的学习,要求学生:
1. 了解事故车辆勘验流程和方法; 2. 掌握车身部件损伤的评估要领; 3. 能够完成一般事故勘验。
三、发动机定损分析
1.发动机及附件碰撞损坏认定及修复 (1)发动机附件 (2)水箱及附件 (3)散热器框架 (4)铸造基础件
三、发动机定损分析
2.发动机的拖底 (1)发动机拖底的形成原因 (2)发动机拖底后的损坏范围 (3)非保险责任的发动机损坏
四、底盘定损分析
1.机械零部件的定损 (1)铸造基础件 (2)悬架系统、转向系统零件 (3)车轮 (4)前悬架零件 (5)方向机及制动系统 (6)后桥及悬架 (7)变速器及传动轴
二、汽车自燃的原因
3.接触电阻过大 线路接点不牢或触电式控制开关触点接触电阻过大等,会使局部电阻 过大,长时间通电时发热引燃可燃物。 4.车载易燃物引发火灾 当车上装载的易燃物因泄漏、松动摩擦而起火时,导致汽车起火。 5.超载 汽车超载,会导致三种可能:第一,发动机处于过度疲劳和过热状态, 一旦超过疲劳极限,就有可能发生自燃。第二,车载货物较多,相互间的 摩擦作用较大,货物间若捆扎不牢,有可能摩擦起火;第三,弯曲的钢板 弹簧有可能与货箱相接触,导致摩擦起火。
二、汽车自燃的原因
1.漏油 汽车燃油系统中泄漏出来的燃油是很强的易燃物。部分燃油管路压力 高,因此燃油泄漏点多集中在管件接头处。无论是汽车行进还是停驶,汽 车上都存在火源,如点火系产生的高压电火花、蓄电池外部短路时产生的 高温电弧、排气管排出的高温废气或喷出的积炭火星等,当泄漏的燃油遇 到火花,会造成起火。 在汽车上,燃油管路多经过发动机舱内,位于发动机周围距排气管及 高温电气部件近,一旦因燃油泄漏而使混合气达到一定浓度,极易引起燃 烧,形成车辆自燃。
2.一次损伤的检查 车辆损伤涉及部位、部件众多,如何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定损,做到不 遗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定损人员在进行车辆碰撞区损伤诊断时,可将车辆 分成多个区域,逐一检验诊断。不同的区域损伤形态和特性不同,定损时排查 的重点有所不同。不同的区域应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通常情况下划分为检查 确定外板损伤、发动机舱内部件机械件损伤、驾驶室内部附件的损伤、底部及 底盘件损伤等。 事故车辆因发生碰撞,多处产生变形、损伤状况复杂,为方便起见,损伤 区域时通常的理解方式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2.一次损伤的检查 一次损伤常见的确定方法如下: (1)查勘有无漆面爆裂,确认溃缩点 (2)对比痕迹 (3)确定痕迹的源头 (4)尺寸测量及形状对比
3.二次损伤的检查 (1)二次损伤成因 间接损伤也称为二次损伤,指发生在碰撞接触区之外,并离碰撞点有一段 距离的部件,是在碰撞力沿车身部件传递过程中所形成的损伤。 (2)二次损伤的标志 二次损伤常见标志有钣金件皱曲、漆面褶皱和伸展、钣金件缝隙错位、接 口撕裂和开焊等。
2018年10月22日下 午,一辆高端品牌轿车行驶在市区快速行驶时发 生火灾,造成汽车及车上物品全部烧毁,火灾直接损失55万元,火灾现场 如图7-45。
火灾发生后,事故所属地保险公司立即组织开展了火灾事故调查。 通过调查,该车辆投保车辆自燃损失险。了解到该车购买仅8个月, 行驶了2.6万多km。车主反映,“行进中先从后视镜看到车辆后部冒烟, 然后靠边停车后,看到发动机舱下方底盘定损分析
2.自动变速器拖底后的处理 (1)报案。 (2)根据查勘结果救援。 (3)修复处理。
五、电气设备定损分析
1.蓄电池 2.发电机 3.雨刮系统 4.冷凝器及制冷系统 5.电器设备保护装置
常见损伤检查过程如下: 1.碰撞点的确认 在定损时既要做到检查全面,同时要兼顾工作效率。规范的检查程序是提 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检查时应做到以碰撞点为中心,按照固定的顺序和 模式来进行。 (1)确认碰撞点 定损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首先判断具体的碰撞点在哪里。如果事故发生 多次碰撞,碰撞点有可能不止一个。碰撞点明确后,确认碰撞状态、碰撞痕迹 的走向、碰撞点变形的深度,进而初步判断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范围,为下一 步的损伤具体确定奠定基础。
一、保碰撞的形式与影响
1. 前部碰撞 前部碰撞会导致前端致损,碰撞力取决于汽车重量、速度、碰撞范围 及碰撞源。 2.后部碰撞 汽车因后部碰撞造成损伤时,往往是被动碰撞所致。 3.侧面碰撞 在确定汽车侧面碰撞时,分析其结构尤为重要。 4.底部碰撞 5.顶部碰撞
二、车身定损分析
1. 结构钣金件的定损 (1)纵梁 (2)A立柱 (3)B立柱 2.非结构钣金件的定损 (1)发动机舱盖及附件 (2)行李舱盖 (3)前翼子板
二、汽车自燃的原因
2.漏电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自身温度很高,有可能使高压线绝缘层软化、 老化、龟裂,导致高压漏电。另外,高压线脱落引起跳火也是高压漏电的 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高压漏电是对准某一特定部位持续进行的,必然引发 漏电处温度升高,引燃泄漏的汽油。 低压线路搭铁是引发汽车自燃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由于搭铁处会产 生大量热能,如果与易燃物接触,会导致自燃。 造成低压线搭铁的原因有:导线老化;导线断路直接搭铁;触电式控 制开关因触点烧结而发生熔焊,使导线长时间通电而过载。
一、车辆火灾外围勘验 经勘验掌握如下现象细节: (4)发动机舱下方的汽车底盘部件烧损严重,前部发动机护板烧失脱落, 驾驶室后部及后备厢下方底盘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5)发动机舱前围板、前围上盖板、前翼子板内外侧、前横梁、前纵梁 以及前挡泥板等发动机舱内金属车架结构均过火严重,呈现左重右轻的金属过 火变色痕迹特征。 以上痕迹表明,火是由汽车发动机舱内左侧向四周蔓延的,因而认定该起 火灾的起火部位为汽车发动机舱内左侧。
二、起火点的认定 变速箱外壳烧损熔融,排气管及底盘上有油品燃烧后形成的浓重烟熏痕迹。 对应的发动机油底壳与发动机三缸、六缸侧壁上均有竖条状断裂缺失的痕迹以 及不规则的孔洞痕迹。 据车主证实,车辆起火初期首先看到从底盘向后冒烟,立即下车检查,起 火点在发动机下方,靠近驾驶室一侧,其他部位都没有火。综上所述,认定此 起火灾的起火点为发动机舱左侧下方中后部排气管附近。
一、车辆火灾外围勘验 经勘验掌握如下现象细节: (1)汽车发动机舱烧损严重,发动机舱盖烧失脱落,车门及车顶金属板 件呈现高温变形、变色迹象,前部变形程度重于后部,左侧变形重于右侧。 (2)汽车4个车轮均过火,呈现左侧车轮过火程度较右侧车轮严重的特 征。其中左前车轮部分烧损,轮辐、轮辋靠近发动机部位烧失。左后车轮轮胎 轮辐、轮辋全部烧失,只剩下轮毂。右前车轮和右后车轮轮胎烧失,轮辐轮辋 基本保持完好。 (3)驾驶室内仪表板烧损较重,前后4个车门内侧呈现前重后轻、左重 右轻的金属过火状态,后备箱内仍有未过火的物品。
某驾驶员刚获取驾照月余。驾驶的本田CR-V轿车驶入地下车库,因天 刚下过小雪,加之进入车库道路为下坡,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失控撞击 地下车库的立柱受损(图7-1)。保险公司查勘员到达现场后对事故痕迹进 行核对勘验,并对驾驶人员进行询问和确认,确定事故真实无异议。
对于这样一辆车身受损严重,发动机、底盘、电气件等均遭受不同损 失的汽车,应该怎样制定维修方案呢?事故导致的车辆损失大致是多少呢?
组评
师评 得分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CONTENTS
1 碰撞事故车辆定损 2 火烧事故车辆定损 3 水淹事故车辆定损 4 新能源车辆定损
02 T任as务k
火烧事故车辆定损
通过“火烧事故车辆定损”任务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车辆火灾的分类 2.掌握车辆火灾的勘验方法 3.掌握车辆火灾定损与评估要领
序号
内容及要求
结合轻微碰撞事故实际案例,根据事故查 1 勘现场图片或者受损实车照片,分析事故
成因,并评估损伤,撰写事故现场报告;
结合前部碰撞具体的事故案例,教师准备 事故现场查勘图片及部件定损图片,学生 练习确定损失项目和维修方案,并列明清 单; 2 1)车身部件损伤确定及维修方案 2)发动机损伤部件确定及维修方案 3)底盘件损伤部件确定及维修方案 4)电气件损伤部位分析及维修方案 5)完成定损报告
二、起火点的认定 起火车辆的驱动方式为前置后驱,且采用V列6缸纵置发动机。发动机舱 内各部件烧损严重,曲轴带轮、发电机带轮等发动机零件左下方烧损缺失严重, 位于发动机上部的部分喷油器塑料件受热熔化,总体呈现左重右轻,下重上轻 的痕迹特征,表明火焰在发动机舱内是从左向右、从下向上蔓延的。 车辆底部的后侧油箱部位烧损较轻,外壳颜色仍保持金属原色,而前侧烟 熏、烧损程度较重,前横梁底部受高温变色明显。表明火从车辆下部自前向后 蔓延的。 发动机底部有大量机油泄漏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