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运放恒流源原理
“典型双运放电流源电路”的框图,供分析与讨论。
附图方框内的4个电阻其数值是一样的。
因此才有公式:Io=(V3-V2)/R 。
由公式可看出:当V32幅度与R的数值恒定不变时,Io恒定输出且与负载电阻Load的数值大小无关(在运放的线性工作区域以内)。
可以利用负载电阻为0欧姆和负载电压为1V两种状态,推演出上面运放输出端(PIN6)的电压Vo'会随负载电压Vo等比升降,从而保证定流电阻的端压与通过电流幅度恒定不变的和与输入电压的比例结果。
双运放恒流源有两个显著特点:1.负载可以接地;2.输出电流可以是双向输出或交流输出(通常以双电源供电为前提条件)。
单电源供电时,双运放恒流源的第2个特长也就不一定存在了--即通常只能输出单向电流,所用运放也必须是单电源运放。
当V2为零,即接地时,根据公式可计算得到输出电流的极性与流向;此时输出电流的大小、极性由V3控制(以双电源供电为前提条件)。
理想的恒流源就是其输出电流幅度不随负载、环境和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实际上,在上述情况变化不大的条件下,用LM358来构成双运放恒流源,其输出电流幅度的相对变化不超过0.3%是可能的。
前提是替代INA105内部R 的4个外部电阻,其实际数值上相差不应超过0.07%。
也可按图在上运放+输入端节点,接入0.08R左右数值的电位器调整R支路的分压比,以调整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的稳定性-提高等效输出阻抗。
单运放+三极管恒流模式,其中的三极管采用JFET或MOS后,其恒流效果应比双运放恒流源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