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
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职能,体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1、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剩余的产生
2、区域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其自用的方式表现为:影响城市联系区域的范围大小;确定城市的专门化市场和优势产业部门
3、区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劳动力素质等也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4、环境容量的影响。
城市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在生态较脆弱的地区和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城市的发展能力较小,如青藏高原上的城市发展。
(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
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