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语言学概论

第八章-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八章学习目标: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3、语言的替换4、通用语、共同语5、洋泾浜、混合语第一节社会和语言的接触贸易和文化交流、人口迁移、战争征服、海外殖民等都会带来社会的接触,社会的接触也为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创造了条件。

社会的接触和语言的接触也存在不同的程度,有的社会接触程度较深,那么语言和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相互影响也较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词的借用2、语言联盟和系统感染3、语言替换和底层残留4、通用语对方言、民族语的影响5、洋泾浜、混合语第二节词的借用一、借词借词也叫做外来词,它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

例如“吉普”、“沙发”、“卡通”、“麦当劳”、“阿富汗”,等等。

借词不同于意译词和仿译词,它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意义移植进来。

借从结构看,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构成的,借词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是外来词,意译词的构成材料和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吸收了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故不是外来词。

借词是外来词,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汉语借词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半意译、字母词等等。

音译词如“咖啡”、“喇嘛”、“喀秋莎”等。

音译兼意译的词如“奔驰”(Bonze)、“可口可乐”(Coca-Cola)等。

半音译半意译如“分贝”(decibel)、“马克思主义”(Marxism)等。

仿译词,如“足球”(football)、“鸡尾酒”(cocktail)等。

字母词如AA制、MTV、VIP等等。

汉语中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借词:西域:葡萄、石榴、菠萝、狮子、玻璃、苜蓿印度: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蒙古:站、胡同、蘑菇、(馒头)日本:写真、经济、思想、资本、政治、劳动、侵略、想象、垄断、悲观、乐观、学士、硕士、博士二、结构规则的借用1234567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

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

如果词语的借用数量很大,它们的语音、语法特点也可能渗入借入语言的系统而出现音位、音节构造、构词规则乃至句法规则的借用。

例如青海省同仁县的吾屯话,词汇以汉语为主,语法结构基本上是借用了藏语的结构规则。

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一、语言联盟语言联盟(allying of language)指几种没有亲属关系或亲属关系较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于一个地区,密切接触,从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了共同特征的语言现象。

语言联盟是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N.s.Trubetskoy于1926年提出的。

语言联盟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我国西南部的壮侗、苗瑶语族语言和汉语、藏缅语的部分语言因接触造成的联盟,这个问题可以扩展阅读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另外一个典型的列子是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

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语(斯拉夫语族)、马其顿语(斯拉夫语族)、罗马尼亚语(罗曼语族)和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由于长期接触而出现了共同的语言特征,形成了一个语言联盟。

虽然它们都属于印欧语系,但分属不同语族。

希腊语和阿尔巴尼亚语各为印欧语系内的一个独立分支。

二、系统感染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

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语言学中的“系统感染”指处于某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其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都来自自己的祖语。

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一、语言替换语言替换是不同语言社团深度但不平衡的接触结果,是指在同一片区域内的不同语言社团交错居住,其中一个语言社团在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其他社团则处在弱势。

如果这些语言社团长期处在这样的杂居状态下,语言就会深度接触,最终的结果是处在弱势的语言社团的语言会逐渐被排挤,而处在优势的社团的语言会逐渐成为这一地区不同语言社团之间的交际工具,弱势社团的语言会因为替换而消失。

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主要是历史上由于人口的迁移、征服等原因,不同的民族、语言社团密切接触,在这个过程中,落后的民族会向先进的民族学习,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习他们的语言,慢慢地放弃自己的语言而改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自己的语言被别的民族的语言替换。

语言替换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语言社团在同一个地区处在杂居的状态下,有接触的可能。

语言替换主要是由说该语言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优势条件决定的,政治上的优势(占统治地位)不是决定因素。

二、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在语言的替换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8910111213另一种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这种替换就是自愿替换。

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其他语言,实现语言的替换。

语言的这种替换叫做被迫替换。

三、语言替换的过程语言替换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过程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双语现象的出现时融合过程中重要、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双语现象发展的结果有两种:1、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而使用经济文化水平较发达一方的语言,最后完成语言的替换。

2、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语言各自发展,最后不会替换。

四、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语言替换后是不是呗替换的语言会完全销声匿迹呢?可能不是,这些语言还是会不同程度地在目标语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所以被替换的语言在替换的语言中或多或少地留下的遗迹被称作“语言底层”。

《颜氏家训-音辞》概述当时的汉语“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可见汉民族的任何了其他民族的同时,这些民族的语言也不同程度地留下遗迹。

地名是语言底层最常见的保留形式,如我国东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名都是满语。

美国50个州名的命名中,有半数以上的州名是以印第安语命名的,迈阿密(Miami)、西雅图(Seattle)等城市名称也是印第安语。

第五节通用语和地方话一、通用书面语和地方话以文字为主要表达媒介的书面语,与文字学习、科举考试、政策法令的发布,以及宗教、文化等高层活动中的使用,所以使用的地域覆盖一个甚至若干个国家,所以也被称为“官方语言”、“宗教语言”、“雅言”、“通语”等不同的叫法。

通用书面语和地方话可以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语言。

二、文白异读和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我国不少汉语方言中都存在“文白异读”现象,这在南方方言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像闽方言、粤方言等大部分南方方言都普遍存在文白异读的不同。

北方方言中,山西闻喜方言中文白异读现象也比较突出。

所有的方言都不同程度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只是南方等方言中更为普遍,文白系统差异更大,如海南的闽语中,“问”在“问问题”中作为动词时,读为mui31,是白读音;而在“学问”中读为bun42,是文读音。

地方话的文白异读现象说穿了,其实也是语言接触和影响的产物,即权威的通用书面语对14151617181920地方话的影响的结果。

白读一般是地方话原有的形式,而文读是在通用书面语的影响下借入的读书音。

由于通用书面语也有时代特征,即不同时代的书面语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书面语,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所以地方话中借入的文读音形式也会存在差异,会因为借入的时代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历史层次,需要仔细辨别。

文白异读为我们研究古代方言的情况、古今各个方言在区域上的扩大与缩小、历代通用书面语语音的更迭及在地域上的覆盖范围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为研究书面语和地方话这一特殊的语言接触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外族书面语的层次不少语言在历史上曾经以其他民族的语言作为通用书面语,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属一个国家,人口较少,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往往借用文化上占优势的其他民族的文字和书面语,如我国的壮族,历史上曾长期借用汉字并用汉语为自己的书面语。

2、借用其他国家的文字和书面语。

如日本、朝鲜、越南历史上曾长期以汉字、汉语作为自己的文字和书面语。

3、因战争被其他民族征服,一段时期内以其他民族的文字和书面语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如日据时期的台湾。

第六节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一、洋泾浜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

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

洋泾浜只限于某个社会集团使用,使用于某种场合,缺乏广泛性,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

洋泾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

洋泾浜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常见语言现象,并不是某地特有的。

冯泽夫等旅沪宁波商人在1860年编写的《英话注解》,肄业于广方言馆(中国人早期创办的外国语学校)的曹骧(曾任上海道署译官)在1874年推出了一本《英文入门》,里面全部以上海方言注音。

上海的外籍人查理斯·李兰德懂得中文,他经过搜集也编出了一本《洋泾浜英语歌谣集》。

这是流传甚广的学习歌诀之一。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翘梯翘梯喝杯茶(have tea),雪堂雪堂请侬坐(sit down),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爷叫泼茶娘卖茶(father/mother),丈人阿爸发音落(father in law)。

212223242526洋泾浜打油诗:好法身而沙发身,(how fashion 而so fashion)如此如此脱罗真,(true )勃朗由与勃朗妹,(belong you 与belong me)是尔是我亦是人。

衣裳楚楚语陪陪,(by and by)考姆陪陪歇歇来。

(come by and by )多少洋行康八杜,(comprador )片言茹吐费神猜。

清晨见面谷猫迎,( 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叙别情。

(how do you do )若不从中肆鬼肆,( squeeze )如何密斯叫先生。

( mister )滑丁何物由王支,(what thing you want )哀诺王之不要斯。

( I no want )气煞外边穷苦力,( coolie , 源于印地语)二、混合语洋泾浜在一定条件下一旦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就会变成混合语,也叫克里奥尔语(Creole),所以混合语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