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阅读理解- 六大核心考点
考点一: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出题类型:单选题】
考点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出题类型:单选、简答】
考点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出题类型:单选、简答】
考点四:教师劳动的特点【出题类型:单选题】
考点五:课程的类型【出题类型:单选】
考点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出题类型:单选】
考点七: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出题类型:单选、简答】
考点八:教学原则【出题类型:单选、简答、材料分析】
考点一:教育研究基本方法
【出题类型:单选题】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
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
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
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
进行考察。
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在参
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人员以“旁观者”身份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
观察。
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就是用来调查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全面情况,如对某一地
区学龄儿童的普查,对某一学校全面情况的调查;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如为了了解农村中学学生的流动情况,可选择学生流动较多的农村中学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
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如要研究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数学成绩;个案调查是对一个单位、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如果这种研究是长期的调查研究,又叫跟踪调查。
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
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专门仪器设备进行教育心理
实验的方法。
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
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史料分为文字和非文字两种。
历史法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
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
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
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查和反思。
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教育领域中的个案研究是指个案研究应用于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
或建立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
叙事研
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师自传型叙事,即通过教师个人叙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