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文科专业(集群)转型发展试点方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指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外语系在广泛深入荆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以往考察过的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地区等具有鲜明特色办学实践的高校的经验,编写我院文科集群转型试点方案。
一、强化实践,构建应用技术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建设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切实注重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 “适应能力强、操作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高素质特色应用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文科专业理论学习相对比较空洞,专业技能的获得和巩固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现场适应过程。
如何将空洞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运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学生可以实际感知的运用实践,在两者的反复互动中,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从而达到企业(社会)对文科专业学生的职业要求应该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立足点。
通过对荆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的广泛调研,企业管理者从文科学生实践的时间要求、专业基础要求、自身综合素养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人才培养方案按照“1+0.5+1.5+1”的学制构成。
第一学年集中开设基础课程,主要涉及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等课程,课程密度可以适度加大。
第三学期,将学生分散在合作企业之中,让学生在岗位的辅助中感受文科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使用,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要点,可以将一些职业技能课程安排在这一阶段。
本阶段主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文科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状态,感知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为第四至第六学期的专业课程的集中学习树立明确的目标,领悟并养成主动学习、针对性钻研的良性学习习惯,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
第七至第八学期为就业前的专业实习阶段。
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生在合意的企业中开展专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期间,还可以开设一些技能型课程,利用企业和学校的“双师型”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考核。
企业可以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表现,挑选合适的人才留下发展。
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也可以解决企业的“招合适人才难”的问题,增强人才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校企生”三赢的局面。
真正达到围绕企业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目的。
文科专业完成学业的学分构成见表一,学分总数不超过170学分,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实践与职业技能教学四大模块,分别设置相应课程,确保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教学占到总学分的近40%。
通识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公共选修课在第四、五、六学期内完成;学科基础课在第一、二、四学期内完成;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主要集中在第四、五、六学期内完成。
实践与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在第三、七、八学期和寒暑假期内开展,主要在校合作企业进行。
表一 文科专业学分构成参考表课程平台课程类别学 分备 注学分数比例(%)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303617.6421.17主要涉及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各类兴趣公选课。
公选课在第四——第六学期开设。
公共选修课6 3.53学科基础学科基础课252514.714.7主要涉及数学、所需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专业核心课244214.1224.71主要涉及文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及扩展知识的选修专业选修课1810.59实践与职业技能教学实践教学课326718.8339.42主要开设文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强化技能的实践课程,主要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
综合素质、能力的拓展项目的开展。
职业技能课2011.76素质能力拓展158.83合计170100%实践技能素质学分占39.42%(不含课程内)3.具体实施方案(分四年)(1)2014——2015学年,按照当年文科专业招生计划数约200人预算,以每个企业吸纳15—20人概算,需要签订实质性校企合作企业10—15家。
在第一、二学期内,必须在荆州范围内各个开发区筛选合适的企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
在这一阶段,需要将第三学期学生在企业现场的安排做出来,并和企业协调好,将每个学生安排在对应的岗位上。
(2)2015——2016学年,第三学期,根据先期编制的教学安排,将学生以“职位助理”的身份,安排在校企合作企业相应的管理类岗位,帮助职场人员处理日常工作事宜,从中感受文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处理哪些事务?运用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应该养成何种职业素养?为随后的集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期望以这种方式改变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性严重不足、职业规划不清晰、机械性地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
本阶段,开展一些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四学期,开始专业课程的授课。
暑假期间,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课程。
(3)2016——2017学年,集中进行专业课程的校内学习,寒暑假期间,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课程。
在本学年内,需要在荆州周边武汉、宜昌、襄阳、荆门、长沙、岳阳、常德等城市,联系15—20家校企合作企业。
(4)2017——2018学年,结合荆州本地和周边城市已经签订协议的企业,按照每家企业5—10人的概算,需要近40家校企合作企业吸纳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辅岗”实习。
本阶段,主要安排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等内容的教学安排。
在企业内聘请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者技师以上职级的企业现场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协助指导学生实习期间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习报告的写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和企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选取中意的学生或者企业就业,达到学生就业、企业获取人才的“多赢”局面。
二、强化产教融合,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1.校地合作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立足点,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开展专业设置和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向。
为此,需要广泛地与荆州市域内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合作,围绕他们的人才需求、工作需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完善,使文科专业的办学真正符合地方实际工作的需要,相互衔接。
譬如:长江大学为荆州市开展的系列农业创业培训就是很好的典范。
目前,学院已经与宜昌市猇亭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市海沧区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
文科专业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需要与荆州市本地及周边地市紧密合作,配合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切实融入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之中。
现阶段,荆州市正处于“壮腰工程”、“工业兴市”的大好时机,各个部门都处于人才紧缺时期,校地合作正当时。
另外,荆州市作为洞庭湖经济生态区(包括岳阳、常德、益阳3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的组成部分和长江经济带的组织部分,深入地参与到这两个国家级规划发展区域。
文科专业要拓展思维,紧密契合这两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荆州市及周边的地区签订校地合作,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英语商务应用等文科应用培训、职业培训的活动中。
在校地互动合作中,借助“地方政府和学院两个平台,整合校内外两种资源”,激活文科专业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得活力。
2.校企合作随着我国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加大,荆州市、宜昌市、襄阳市、荆门市等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旺盛。
文科专业将在前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区域”加强校企合作工作。
2014—2015学年,主要加强在荆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建项目和企业的联系工作。
这部分企业主要是“壮腰工程”实施后,从东部沿海引进的产业,具有起点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点,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延续了东部的先进经验,是东部产业链向中西部的延伸。
在2015年前后,这些项目陆续落地,开始建成投产,急需大批本土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补充,而且,由于这些企业与东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这类企业实习、就业,还可能在企业系统内,交流到东部的分公司,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职场发展空间。
在第三学期,学生以“职位助理”身份的见习学习将主要安置在荆州本地的企业中,便于学生管理和职业课程的教学。
2015—2016学年、2016—2017学年主要开拓荆州市周边城市的“校企合作”,达到20家签订紧密合作关系的合作企业。
在2017—2018学年的学生“顶岗实习、辅岗实习”中,确保有足够的企业参与进来,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使学生既能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又能顺利实现就业,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可喜局面。
表二 校企合作企业概略表时间企业名称业务范围职工数量(人)吸纳学生目前紧密合作企业(11家)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动力转向器。
美国上市公司。
2000人左右。
恒隆集团近5000人。
20—30人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三大制造基地之一。
电冰箱、冰柜A股上市公司。
4000人左右30—40人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
压缩机生产1500人15—20人荆州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车曲轴生产400人5—10人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石英材料、石英纤维800人10人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石油技术服务,蛋白粉生产300人5人荆州亿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平板玻璃生产1200多人10—15人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汽车空调生产700人10—15人中国移动湖北有限公司荆州分公司移动通信服务4000人20—30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分公司通信服务3000人20—30人荆州市巨鲸传动700多人机械有限公司减速机制造10人2014年需要开拓的荆州经济开发区平板电脑、手机、GPS模块、导航仪等通讯终端产品。
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实现年利税4亿元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移动终端、数字电视机顶盒、电视电脑一体机等(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国内第一)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液晶显示屏、工控仪表、数码产品及电子触摸屏等(投资11亿元)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超高频移动宽带网络系列项目,打造以空间通讯科技为核心的“中国天谷”(一期投资38亿元,共建三期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A股上市公司。
通讯材料生产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汽车安全气囊、方向新企业(10家)日本高田汽车安全系统项目盘、安全带和气体发生器等。
(投资4.5亿元,预计2016年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利税5000万元。
)10人。
达产后增加人数精制镍铁(首期投资20亿元、年产8万吨)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