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防雷与防静电

第六章防雷与防静电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 时,每20~30m处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 距<100㎜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管道接头,弯 头等接触不可靠的部位,也应用金属线跨接,其 接地装置可与其它接地装置共用.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三)变配电所的过电压保护 (1)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架构,建筑等应 装设防避直击雷保护装置.可装避雷针,按其安 装和接地方式不同选择独立针或架构针两种. (2)变配电所进线段的防雷保护是利用架 空地线及在母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 (3)变配电所的绝缘配合:阀型避雷器伏安 特性与被保护设备伏安特性的配合,是变配电 所中所有设备的绝缘,应用避雷器保护.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1.爆炸或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危害.静电电量虽 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易发生放电,产生静电 火花.在具有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如油品装运场 所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在具有爆炸 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蒸气的场所(如煤粉,面 粉,铝粉,氢气等),可能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品,遇电火花不 易引爆,或不至于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 建筑物,如油漆制造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 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2区, 11区及某些1 区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有爆炸危险的露天 气罐和油罐应划为第二防雷构筑物.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 馆,考虑到雷击后果,周围条件等,确定需要防 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年平均雷暴日>15d/a地区高度≥15m的烟囱, 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 d/a地区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 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建筑物.
序列中,若前后两种物质紧密接触或摩擦, 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玻璃和绸摩擦时,玻 璃带正电,绸带负电.摩擦所呈现的电性还受所 含杂质成分,表面氧化和吸附情况,温度和湿度 等影响,实际情况有可能与序列指示的不相符. 上述产生静电的原理不仅适用于固体物 质,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考虑,对于液体和气体 物质也适用.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三.防雷装置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 是常用的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针,线,网,带都 只是接闪器;避雷器是一种防止雷电冲击波的 防雷装置.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一)接闪器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接闪 器,建筑物金属屋面可作为第一类工业建筑物 以外其他种类建筑物的接闪器.该接闪器利用 其高出被保护物凸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再 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 此保护该保护物免受雷击.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接闪器材料应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腐蚀 性和有足够的热稳定性.最小尺寸见下表.接闪 器装在烟囱上时,应适当加大尺寸. 避雷线应用≥35㎜2镀锌钢绞线.用金属 屋面作接闪器,金属板间搭接长度>100㎜;金 属板下方无易燃物,其厚度>0.5㎜;若金属板 下方有易燃物品,为防雷击穿孔,铁板,铜板,铝 板厚度应>4㎜,5㎜,7㎜;金属板要无绝缘层.接 闪器焊接处应涂防腐漆,若锈蚀>30%时应予 更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防雷措施 根据不同的保护设施,对直击雷,雷电感应 ,雷电侵入波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一)防直击雷 各类工业民用建(构)筑物易受雷击的部 位,须用防直击雷.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露天设 备(露天油罐,贮气罐等),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 电厂和变配电站等,须防直击雷.须装设避雷针, 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流通过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使 系统正常运行. (三)引下线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 蚀和热稳定性的要求.引下线常采用圆钢或扁 钢制成.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圆钢直径≈8㎜(装在烟囱上的引下线> 12㎜),扁钢尺寸≈48㎜×4㎜(装在烟囱上的引 下线>100㎜× 4㎜),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时,圆 钢直径>10㎜,扁钢尺寸25㎜×4㎜.若采用钢 绞线作引下线,其截面积>25㎜2. 引下线应取最短途径,避免弯曲,建筑物的 金属构件(如消防梯等)可作引下线,但所有金 属构件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四)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要求大体 相同,但所用材料尺寸应稍大于其它接地装置. 防雷接地电阻指冲击电阻.接地电阻值需 视防雷种类,建筑物类别而定.防直击雷接地电 阻对工业第一,二类建筑(构)筑物<10Ω.对工 业第三类建筑(构)筑物<30Ω.防雷电感应的 接地电阻<10Ω,防雷电侵入波的接地,电阻< 30Ω.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电阻<10Ω.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4)变配电所内部过电压的保护.变配电所 内部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和谐 振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对系统电气设备的绝缘 无大危险,而操作过电压是在工频过电压的基 础上发展的.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与雷电相比,静电是相对静止的电荷.静电 是常见的带电现象,如雷电,电容器残留电荷, 摩擦带电等.人们对静电现象,静电利用及静电 危害研究较多.静电的利用,如静电喷漆,静电 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这都是利用由外 来能源产生高压静电场来工作的,和下述生产 工艺中产生的有害静电不完全一样,静电的产 生,危害及消除措施如下: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地面上1.7m至地面以下0.3m的引下线应 加保护管,金属保护管应与引下线连接,以减小 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 为便于测量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在各 引下线距地面1.8m以下的一处应设置断接卡. 引下线应进行防腐处理,禁止使用铝导线作引 下线.引下线截面锈蚀>30%应更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带电积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 同电荷的积云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或带电积 云与大地凸出物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 的放电,发出耀眼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 20,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出爆炸的轰鸣 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大体可分为直击雷,雷电感应,球雷, 雷电侵入波等.
静电火花有一定的大小,若火花能量超过 周围介质的最小引爆能量(最小引燃能量),就 会引起爆炸或火灾.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最小 引燃能量≤1mJ(毫焦耳),只有很少在>2mJ. 爆炸性粉尘的最小引燃能量要大一些,一般都 >10mJ.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2.电击 静电电击可发生在人体接近带静电物质 的场合,也可发生在带静电荷的人体(人体所带 静电可高达上万伏)接近接地体的场合,电击程 度与储存能量有关,能量越大,电击越严重.带 静电体电容越大,电压越高,电击程度越严重. 生产过程产生的静电能量很小,由此引起 的电击不至于危及性命.但因电击坠落摔倒可 引起二次事故和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一.雷电的危害 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 的破坏作用,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1.火灾和爆炸 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邻近 的可燃性物质造成火灾;高电压造成的二次放 电可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巨大雷电电流通 过导体,在极短时间内转 换出大量的热能而烧毁导 体,熔化导体,导致易燃品 燃烧, 引起火灾乃至爆炸;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一.静电的产生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 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分 离时,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 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便产生静电. 若两种接触的物质相距<25×10-8㎝,就会发 生电子转移,产生静电.两种物质摩擦时,增加 两种物质达到<25×10-8㎝距离的接触面积, 并不断地接触与分离,便产生较多的静电.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以下生产工艺过程都比较容易产生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如纸张与辊轴摩擦,橡胶或塑料碾炼,传动 皮带与皮带轮或辊油摩擦等; 固体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而分离,如塑料压 制,上光等; 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 等发生摩擦,如塑料的挤出,赛璐珞的过滤等.
第二节 防静电措施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1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避雷器 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常用于保护电力 设备,防止高压冲击波侵入. 保护原理是将避雷器装设在被保护物的 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 避雷器间隙处于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运行.当 雷击的高压冲击波袭来时,避雷器因间隙击穿 而接地,强行切断了高压冲击波.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0区,10区及某些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会 堂,办公楼,档案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大型 火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 筑,大型体育场,国家级计算中心,通信枢纽及 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 的建筑物.
第六章 防雷与防静电
海南大学: 黄广民
第六章 防雷与防静电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雷电与静电的危害 2.熟练掌握防雷装置与防雷的各项措施 3.熟练掌握静电的产生与防护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雷电和静电很多相似之处,如,雷电的静电 都是相对静止的电荷聚积的结果;雷电和静电 都能产生静电感应;雷电和静电的主要危害都 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但雷电和静电的产生和 积累的方式,存在空间,放电能量,防护措施等 方面,也有很多明显 的差别.
4.大规模停电 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即可能导致 大规模停电.
第一节 防雷装置和措施
二.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 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3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 品等危险品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 造成重大破坏或人身伤亡建筑物被划为第一 类防雷建筑物.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 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