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消费心理1.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总是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生产和销售自己的商品。
下列属于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来生产推销产品的是()A.利用韩国某当红明星代言打广告B.不断地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C.大量生产和销售高档耐用消费品D.生产销售价廉物美的商品2.在现代汽车发展史上,MINI品牌可以说是独立特性、独一无二的代表,自问世以来,追求与众不同、崇尚十足个性的品牌文化一直无法被超越。
消费者喜欢MINI的这种消费行为是()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3.中国人在消费上很爱面子,如住高档酒店、在高级餐馆用餐等。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A.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由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4.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
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
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5.“试客”是指那些走在消费者前沿的人群。
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并与其他试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行为()①是理性消费的表现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6.为了给刚工作的无积蓄的儿子买房子,作为工薪阶层的老张夫妇拿出了全部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好几十万元。
新房钥匙拿到手,短暂的高兴之余,全家人都开始为沉重的债务忧心忡忡。
对此,你应该有的看法是()A.租赁消费优于钱货两清的消费,这样的家庭应当租房B.住房属于最基本的生存资料消费,买房无需担心C.家庭消费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D.工薪阶层购买房子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7.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最近,“轻奢”概念被反复热炒,原因是各大奢华品牌最近公布的销售额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相反,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轻奢在中国市场正迎来属于它们的春天。
大牌减缓,轻奢当道,表明()A.价格变动对高档商品需求影响大B.人们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没有过时D.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9.月欠族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
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死一般的感觉”,成为不少“80后”“90后”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
对于“月欠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①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②要反对超前消费,年轻人要理性消费③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④应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一些城市提倡“绿色屋顶”“绿色阳台”,这种消费()①是可持续性消费②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是不可取的,违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减少环境污染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
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低碳社区的建设()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④减少消费支出,降低恩格尔系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的“狄德罗效应”指的是新睡袍导致新屋子、新领带导致新西装的攀升消费模式。
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A.应通过创新产品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B.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C.提倡超前消费,提升生活质量D.坚决杜绝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二、非选择题13.材料一不法商人经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欺骗消费者。
常见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如:轻信精美广告及其“诱人”的承诺;轻信“名牌”“名店”;轻信“进口产品”;轻信“打折”“促销”“跳楼价”;求购心切,没有认真挑选;贪小便宜心切,结果上了大当;一叶障目,冲动购买;受害后嫌麻烦,算了。
材料二市场调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避免企业在拟订营销策略时出现失误。
市场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状、特点以及变化趋势。
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法商人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弱点?(2)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14.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内奢侈品消费超过360亿。
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够拥有一件或几件奢侈品,将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材料二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世界最新排名是第127位,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太一致,这种“未富先奢”的消费现象令人担忧。
(1)结合多彩的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旺盛说明了什么问题?(2)针对我国“未富先奢”的现象,我们应该倡导怎样的消费观念?『答案』精析1.A[B是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排除B。
C、D是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的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排除C、D。
A利用韩国某当红明星代言打广告是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追赶潮流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所以本题『答案』选A。
] 2.B[消费者喜欢MINI的原因是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主要体现了人们的求异心理,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 项正确。
]3.C[“面子”型消费是虚荣心在作祟,属于典型的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D[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故『答案』为D。
]5.A[通过材料可知:试客的目的是为了买到物美价廉适合自己的商品。
这是消费者理性消费的体现,也是追求实惠的目的所需。
]6.C[租赁消费与钱货两清的消费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A错误。
买房所需资金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担心是必然的,B错误。
D明显错误。
]7.C[本题考查有关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原则的相关知识。
从材料和漫画看,“高配”“丢脸”表明这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过两万元的支出……吃不消”表明这是超出其家庭承受能力的消费,对于攀比心理引发的这种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我们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不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所以去掉②③选④;①的观点正确且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C。
]8.B[大牌减缓,轻奢当道,表明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趋于理性,B说法正确;A、C与题意不符;D说法不科学。
]9.B[①说法有误,因为“月欠族”的行为表面上看有利于刺激消费,但是不利于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④说法错误,我们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并不是要尽量少消费、不消费。
②③符合题意,应选B。
]10.C[提倡“绿色屋顶”“绿色阳台”是在提倡绿色消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减少环境污染,是可持续性消费,①④应选。
]11.B[低碳社区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从而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故②正确;低碳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故③正确。
低碳社区建设只是在引导消费需求,不会抑制消费,也不会减少人们的消费支出,排除①④。
]12.B[题目的角度是“给消费者”启示,B吻合。
A是对生产者来说的。
]13.(1)①盲目从众心理:消费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②过分求异心理: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③攀比心理:在消费上向广告、名牌、流行看齐。
(2)①产品制造环节: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产品创新;注重产品形象设计;注重个性化商品的生产制造;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流行信息。
②产品销售环节:优化购物环境;实施品牌战略;善于利用广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解析』』回答第(1)问,关键是要准确定位材料中所述的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对应哪种消费心理。
不法商人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如盲目从众心理、过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
回答第(2)问,要注意审题,设问要求回答企业应如何做,学生可从企业的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
14.(1)①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旺盛,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②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旺盛,受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影响。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应该购买自己确实需要的东西,不能盲目跟风、攀比。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还比较低,应倡导戒奢从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解析』』第(1)问中国奢侈品消费需求旺盛,一方面可以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从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角度思考,说明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在起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2)问应该倡导怎样的消费观念,可以依据教材直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