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美术五册)教案(1)教学计划全册教学要求:重点:形、色、责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

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相连系的活动能力(创作、表演、展示、发展)教学课时安排:绘画(15)课时欣赏(2)课时设计(4)课时校本课程(4)课时教学方法:做到丰富多样、灵活有趋趣。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个性,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教学要点:1、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比较南北民居及造型上的不同特点, 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2、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3、兴趣点:辨别不同地域的民居,画出自己喜欢的“老房子” 。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各种民居图片、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课后记:学生对现代的建筑是很了解,对家乡的建筑和有特色的民居了解的太少,所以上这节课学生对这方面说的太少。

第2课:走近现代建筑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平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学的联系、尊重科学。

教学要点:1、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

2、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3、兴趣点:新颖的建筑设计与三维动画的真实效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各种现代建筑图片、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四、教学过程:课后记:学生发言积极,有的学生见识很广,说出很多现代建筑的特色第3课:肚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观察和关注事物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能运用夸张、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象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的简单的画面装饰2、难点: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分结构进行丰富的想象。

3、兴趣点:编个最具有想象力的故事。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教师的范画、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课后记:这课很有意思,学生很爱上,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改变了一往的沉闷的气氛。

第4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象力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分辨从巨人和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到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

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扩大想象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2、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3、兴趣点:欣赏与讲述有趣的卡通童话故事。

模拟巨人与小矮人的角色游戏。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童话故事书、2、课件、学生带油棒、色笔。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把自己变大变小,角色的对换展开学生无穷想象的翅膀。

第5课:缤纷的色彩乐园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过程和方法: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一些色彩的科学知识,同时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在欣赏与比较中体验大自然的色彩与实际生活的色彩、大师笔下的色彩不同美感,在参与创作设计活动中体验用色彩美化生活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视觉、感觉各感官体验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把自己观察物象后获得的色彩印象或自己想象的色彩印象用三原色作调合,大胆画出来。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三原色、并三原色作调合,画出自己的色彩印象。

2、难点:生活中的色彩很复杂,有很多色彩很难调出来。

3、兴趣点:自由涂色的乐趣。

不同的色彩组合给人不同的感受,或对比强烈、鲜明悦目,或色彩混合自然,变幻有趣。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色彩图片、2、课件、学生带水彩、毛笔、水、调色盘。

课后记:让学生学会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同类色等色彩知识和各种色彩带来的感情倾向:红色代表:热情、危险、活力。

黄色代表:光明、希望、快活。

绿色代表:和平、安全、鲜艳、凉爽。

黑色代表:严肃、刚健、恐怖、死亡。

灰色代表:平凡、失意、谦逊。

橙色代表:温暖、喜欢、嫉妒。

蓝色代表: 和平、理智、寒冷、悠久。

紫色代表:幽雅、高贵、庄严、神秘。

白色代表:纯洁、神圣、清净、光明。

第6课:有趣的水墨游戏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的工具。

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

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过程和方法:在欣赏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

在水墨游戏中体验中国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视觉、感觉各感官体验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尝试各种水墨技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水墨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2、难点:掌握笔墨中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3、兴趣点:比赛看看谁能表现丰富的干湿、浓淡、粗细的水墨效果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水墨国画、2、课件、学生带墨、毛笔、水、颜料、调色盘。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我们的同学相互合作比较差,在以后的课堂中多多注意第7课:可爱的水墨昆虫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利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能掌握干湿、浓淡、粗细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积墨法。

2、过程和方法:在欣赏《野趣》和学生作品中分析笔墨的干湿、浓淡、粗细变化。

在水墨游戏中体验积墨法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各种水墨画法。

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二、教学要点:1、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2、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3、兴趣点: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昆虫水墨画、2、课件、学生带毛笔、水、调色盘、墨。

课后记:一上国画,老师再三要求学生把洗笔的墨不要弄的到处都是,可是, 还是不行,没有办法?第8课:现代、未来的我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

在综合运用创作中掌握夸张变形的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自我,表现自我。

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关爱自己,学会尊重别人的个性。

二、教学要点:1、重点: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五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代在或3来自己的形象。

2、难点:如何充分观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夸张变形或生动写生的手法画出自己的形象。

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3、兴趣点:画家作品欣赏:展现自己,表现字我的欲望及讲述自己的小故事。

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并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观察点:人物的不同表情和神态可以反映一个的个性特征。

通过人物服饰特点体现自己未来的职业。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课后记:学生把现代的我画得很好,未来的我变化不大,要加强学生绘画人物能力。

第9课:我的好邻居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一组邻居的相形:学习选材和搭配色彩的知识:尝试运用卡纸、粘贴和添画的形式建造“高楼”,并能把邻居“安排”进去。

学习界纸刀的安全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前观察,课堂中能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欣赏与评述过程中能发挥想象与创作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视觉、感觉各感官体验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知道了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能与同学交流,通过评价和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激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2、难点: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立体的“高楼”。

在创作中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知识。

3、兴趣点:(1)讲述邻居的趣事。

(2)与同学合作画出邻居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界纸刀、2、课件、卡纸、学生带水彩、毛笔、水、调色盘。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比较难度,就看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

第10课:我的动物朋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互为依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能够运用泥料并借助其他媒材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

掌握基本形的组合,添加和粘贴等技能。

2、过程和方法:在贯彻比较中体验泥塑作品的美,在资料交流中感受动物的性格特点。

在创作中激发想象力和塑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喜欢欣赏动物形象的雕塑作品,养成整洁细致,有条不的创作习惯。

二、教学要点:1、重点: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动物朋友。

2、难点:有关塑造小动物的技能,特别是夸张形体和添加细部。

作品完成后的清洁整理工作。

3、兴趣点:创设“动物联欢会”的情境。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课后记: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第11课:我们的音乐会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

运用搓、捏、压、贴等泥塑立体造型技能。

能运用粗细对比的方法塑造作品。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体验简练、概括、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

在资料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了器的造型美、乐手、歌手的动态美,音乐会的韵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床子活动,对塑造拟人乐手、乐器产生兴趣。

通过学习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构、添加和创作。

2、难点:乐手的动态特征,乐器的外形特征,二者的合理组构。

如何添加细部3、兴趣点:图片资料及实物的欣赏。

对乐手歌手的模仿。

可以组织一场“我们的音乐会”的游戏。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图片、2、课件、像皮泥、学生带像皮泥。

第12课:刮大风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学习刮大风时各种物体的表现方法。

应用线条或色彩等表现风。

2、过程和方法:体验刮大风的情境: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