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工布作业指导书

土工布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DH/ZY-TGB—2013
2013年9月10日颁布2013年10月1日实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试验用于测定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质量,本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

2、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00g ,感量0.01g ,并应满足称量值1%准确度要求。

2)钢直尺,最小分度值为1mm 。

3)剪刀
3、试验步骤:
1)从样品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裁取已知尺寸的方形或圆形试样,裁取面积为100cm 2的试样至少10块。

试样的裁剪和测量就准确至1mm 。

2)分别对每个试样进行称量,精度为0.01g ;称量1g 的材料应使用感量更小的天平来衡量,以满足称量值1%准确度要求。

3)单位面积按下式计算:
G =
A
m 10000
式中:
G ——单位面积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2)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 A ——试样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2

计算10块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平均值,结果修约至1g/m 2,并计算单位面积质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应以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试验用于测定一定压力下土合成材料的厚度。

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和柔软片状土工复合材料。

1、仪器设备
2.1厚度试验仪
2.1.1表面平整光滑且可调换的圆形压脚(压脚尺寸见表1),用于测定厚度均匀的材料。

表1 压块尺寸
压块应能提供垂直于试样表面2kPa、20kPa和200kPa的压力,允差为±0.5%。

2.1.2基准板,其表面平整,在测定厚度均匀的材料时,面积应大于2倍的压块直径面积。

2.1.3测量装置,用于指示压块与基准板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01mm。

2.1.4计时器,精度为1S。

3、试验步骤
3.1测定2kPa压力下厚度应按以下操作方法进行:
3.1.1压块及其上的荷载调整为5N。

3.1.2擦净基准板和压块,压块放在基准板上,调整厚度计量表零点。

3.1.3提起压块,将试样自然平放在基准板与压块之间,轻轻放下压块,并对试样施加恒定压力30S,读取厚度指示值。

除去压力,并取出试样。

3.1.4重复上述步骤3.1.3,测定最少10块试样在(2±0.1)kPa压力下的厚度。

3.2测定20kPa及200kPa压力下厚度应按以下操作方法进行:
3.2.1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荷载,使压力为(20±0.01)kPa,按3.1条测定20kPa压力下的试样厚度。

3.2.2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荷载,使压力为(200±0.1)kPa,按3.1条测定200kPa压力下的试样厚度。

4、结果表示
计算试样在各指定压力下的平均厚度和变异系数,精确到0.01mm。

注1:如需要,给出每块试样的测定结果。

注2:如需要,给出试样厚度的平均值与所施加压力的关系图。

建议X轴所施加的压力的对数表示,Y轴直接用厚度的平均值表示。

厚度单位为毫米(mm).
一、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1、拉伸试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用于测定条带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和片状土工复合材料。

2、仪器设备
2.1拉力机:应具有等速拉伸功能,并能测读拉伸过程中试样的拉力和伸长量,记录拉力—伸长量曲线。

2.2夹具:一对可夹持试样的夹具、钳口面应能防止试样在钳口内打滑,并能防止试样在钳口内被夹坏。

两个夹具中的一个支点应能自由转动或万向接头保证两夹具在一个平面内。

3、试验步骤
3.1准备好干湿试样。

对湿态试样从水中取出至上机拉伸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10min。

3.2将两夹具的初始间距调至100mm。

3.3选择拉力机的负荷满量程范围,使试样的最大断裂力在满量程的10%-90%范围内,设定拉伸速率为20mm/min。

3.4将试样对中放入夹具内。

为方便对中,事先在试样上画垂直于拉伸方向的两条相距100mm的平行线,使两条线尽可能贴近上下夹具的边缘。

3.5开动拉力机,同时启动记录装置,记录拉力—伸长量曲线,连续运转直至试样破坏,停机。

3.5.1若试样在钳口内打滑,或在钳口边缘或钳口内被夹坏,该试验结果应予剔除,并增补试样。

3.5.2当试样在钳口内打滑或大多数试样被钳口夹坏,宜采取下列改进措施:(1)钳口内加衬垫;(2)钳口内的试样用涂料加强;(3)改进钳口面。

3.6重复本节3.1-3.5步骤对其余试样进行试验。

4、试验结果
4.1按下式计算拉伸强度T S
T 1=B
F
式中:T 1——拉伸强度,kN/m ; F —实测最大拉力,kN ; B —试样宽度,m 。

4.2伸长率ε
ε=
L
L ∆%100⨯ ε—伸长率,%;
0L —试样计量长度,mm ;
L ∆—最大拉力时的试样长度,mm 。

二、1、撕裂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梯形法测定土工合成材料撕破强力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工织物和片状土工复合材料。

2、仪器设备
2.1等速伸长拉伸试验仪,附有自动记录力的装置。

铗钳,其宽度应足够支持整个试样的宽度,且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破损。

2.2梯形样板。

3、试验步骤
3.1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环境中进行试验。

3.2设定两铗钳间距离为(25±1)mm ,设定拉伸速度为300mm/min 。

3.3安装试样,沿梯形的不平行两边夹住试样,使切口位于两铗钳中间,长边处于折皱状态。

3.4启动仪器,拉伸并记录最大的撕破强力值,单位以牛顿(N )表示。

3.5若撕裂不是沿切口线进行或试样从铗钳中滑出,则应剔除此次试验值,并在原样品上重新裁取试样,补足试验次数。

3.6测定试样湿态下的撕裂强力时,将试样进行湿润处理,放在吸水纸上吸去多余的水后,立即按3.2-3.5进行试验。

4、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经向(纵向)与纬向(横向)10块试样最大撕破强力的平均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若需要,计算其变异系数,精确至0.1%。

三、1、圆柱(CBR)顶破试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平端压杆测定土工合成顶破强力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土工合成材料,但不适用于孔径大于10mm的材料。

2、试验仪器
试验机:荷载指示值或记录值准确至1%;顶压杆位移准确到1mm;应具有等速加荷功能,并就能记录加荷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行程应大于150mm。

且应满足下列条件:
2.1顶压杆
直径为50mm,高度为100mm左右的光滑圆柱体,顶压杆顶端边缘倒角为2.5mm半径的圆弧。

2.2夹持系统
夹持系统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破损。

夹持环内径应为150mm,其中心应在顶压杆的轴线上。

底座高度大于顶杆长度,应有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3、试验步骤
3.1将试样放入环形夹具内,使试样在自然状态下拧紧夹具。

3.2将夹具放在试验机上,调整高度,使试样与顶压杆刚好接触。

3.3试验机顶压速率为50mm/min,开启试验机,记录顶压过程中顶压力---变形曲线,直至试样完全顶破,记录最大顶压力。

对于土工复合材料,在可能出现多峰值的情况下,均应以第一峰值作为试验的顶破强力。

3.4停机,取出已破坏试样,观察和记录顶破情况。

3.5对剩余的其他试样重复此程序进行试验。

4、记录、计算和结果计算
4.1计算最大顶压力(即圆柱顶破强力)、顶破位移及规定位移处的顶压力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4.2圆柱顶破强力的单位为牛(N),顶破位移的单位为毫米(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