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办法第一条实验中心严格执行《东北大学仪器设备治理方法》,本着统一领导,分级治理的原则,结合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形,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治理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学院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均为学校资产。
第三条实验中心对仪器设备的资料建立档案实施运算机治理。
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分布及使用情形,经常进行分析、研究和汇总,并定期向主管部门上报各类统计数据。
第四条学院实验中心所属实验室负责本部门一样仪器设备的日常治理,负责低值易耗设备的全面治理。
一样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率达到100% ,500元以下的低值品帐物相符率达到90% 以上,200元以下的不许有帐外物。
第五条学院仪器设备要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
尽量使用实验中心已有的仪器设备,幸免显现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仪器设备在完成本中心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需开展校内、外的协作服务工作,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对治理不善,使用率低的仪器设备,实验中心有权进行中心内部调拨。
第六条实验中心内部教学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得收费,科研使用仪器设备可依照学校的有关规定适当收取机时费。
对外服务按规定收取机时费,所收费用应由院实验中心统一治理,并依照有关规定将其中大部分经费返还实验室。
用于补偿仪器设备的运行、消耗、爱护、修理及支付必要的劳务费用。
第七条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发生损坏、故障,不在修理范畴内的,需填写《东北大学仪器设备报修报告单》,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报学院实验中心安排修理。
对违章使用造成损坏的,应填写东北大学仪器设备事故单,并对当事人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对严峻失职者要依照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条仪器设备的报废,由各实验室设备分管人或资产治理员填写《东北大学仪器设备报废、遗失、损坏、修理申报单》写明报废缘故,经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实验中心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主管部门审查,经主管校长审批同意报废的仪器设备,到资产处办理销帐、卡手续。
第九条各实验室专(兼)职资产治理员,负责本部门的仪器设备帐、物、卡治理。
未经治理员同意,不得随意使用、转借和调换仪器设备。
设备治理员要对所治理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盘点,保证帐、物、卡相符。
治理员的变更需要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条在不阻碍实验教学的情形下,教师个人或者各实验室之间能够互借仪器设备,但必须办理借用手续,由学院实验中心负责审批,各实验室之间仪器设备的变更,需经资产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严禁私人或与学校无关的公司、团体占用或变相占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校内其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必须经学院实验中心同意,相关实验室主任签字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第十一条由于治理不善造成的仪器设备遗失的需要填写设备遗失报告单,报资产治理处,依照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用途等按规定进行折算赔偿金额。
由当事人和负责人进行现金赔偿。
第十二条本治理方法与《东北大学仪器设备治理方法》有冲突,或本治理方法未尽事项,参照《东北大学仪器设备治理方法》执行。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二OO三年十月实验教学治理制度名目1.东北大学关于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东北大学实验教学治理细则3.关于实验教学质量检查的原则意见4.东北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及实验课试讲制度(试行)5.实验室工作档案治理方法6.东北大学实验室开放有关规定7.东北大学本科教学研制改造实验装置、仪器设备治理方法8.实验室差不多信息统计工作治理方法9.学生实验守则10.东北大学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差不多标准的若干规定(试行)11.实验室安全工作制度12.低值耐用品治理方法13.仪器设备治理制度14.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1.东北大学关于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养教育、培养富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实践是发觉理论、检验理论之本,是培养创新人才之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学校确立了以加强素养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为核心,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为重点,以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全面推进实验室治理体制和实验教学工作改革的工作思路,以此为指导制定《东北大学关于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一、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治理实验室的改革必须打破原有实验室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规模小、功能单一;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资源白费、各自为政的旧体制,要适应拓宽口径后的专业建设和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要淡化专业、加强基础、寻求共性、调整结构、优化重组资源,依照有利于资源共享的原则,分类组合构建集约化质量效益型的实验室体系。
各学院( 中心) 均应成立实验中心,中心可依照基础实验平台、技术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组建实验。
实验中心由学院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治理。
二、治理体制实验中心一样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中心主任由学院副院长兼任;1 名负责实验教学建设的副主任,应由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学术造诣水平高的教授担任; 1 名负责实验中心和实验教学日常治理工作的副主任,可由长期从事实验教学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担任。
各学院还应成立实验教学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实验教学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咨询意见。
三、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现代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各学科、专业必须研究制定出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相配套的面向21 世纪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各学院院长要亲自抓好该项工作,要组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师( 包括实验工程系列) 进行充分的国内外情形调研,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充分论证,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应依照本门课程与学科进展的情形、特点,适应培养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后三种性质的实验要达到一个适当的比例。
实验的内容、方法、技术要反映时代的特点,有先进性。
在规定每人完成必需选做的实验之外,多增设一些任选实验和自拟实验。
每门课程的实验应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
实验项目和内容应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实验课程体系。
学院每年应组织有关教师到国内实验教学先进学校调研学习,并结合本校情形总结实验教学工作,研究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实验教学的建设。
四、广泛研究应用现代实验教学技术和手段20 世纪辉煌的科学成就,专门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深刻地改变着实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实验教学的手段和技术不断地创新,因此要求所有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 包括工程系列) ,都要结合现实实验,努力学习、研究、运用以下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一) 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 二) 研制、运用仿真模拟实验教学软件;( 三) 研制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仪器;( 四) 开展虚拟现实实验教学和网上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
五、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队伍建设。
必须有一支热爱实验教学工作的高水平的稳固队伍,才能建设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一流实验基地。
为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学术带头人队伍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既要领导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又要从事一定的实验教学工作。
各学院要有1/3 的教授、副教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中心可依照具体情形设置若干个一、二级教授、副教授岗位,要紧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在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实验的不同层面都应有从事理论教学的教授、副教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
构成专兼职结合、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带头人队伍。
( 二) 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制度稳固的高素养实验教学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的培养制度。
要紧包含如下内容: 1. 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打算地安排半脱产学习。
2. 鼓舞、举荐优秀的实验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
3. 每学期请本校相关领域教授做两次以上的新理论、新技术讲座。
4. 每年请国内实验教学先进单位的专家做一次学术报告。
5. 请回国的教师、博士生作国外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报告。
6. 有打算地与先进学校进行实验教学交流。
选派优秀实验教师到国内先进的重点院校学习。
7. 要培养一专多能、专职的工程系列的实验教师,他们应把握本专业领域的差不多理论和实验技术、方法,应能指导各种实验。
( 三) 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成效,必须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加强二者的互动交流,理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从事一定的实验教学,上实验课的教师也要参与理论教学,使二者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促进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
( 四) 留校博士下实验室毕业留校的博士生下实验室参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博士生参加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博士生得到教学工作的锤炼,一方面增进博士生与实验教学队伍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博士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推广到实验教学中去,同时也促进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 五) 实行实验助理制(TA 制) 为了缓解实验室开放引起的实验人员紧张等矛盾,实行实验助理制(TA 制) 。
聘请博士、硕士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协助指导实验课,经培训考核后上岗。
被聘用者按实验教学工作量计发酬金。
六、加强实验教材建设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技术、手段的迅速进展,实验教材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专兼职的实验课教师,要经常关注国内外的动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体会、发觉问题,改进和完善实验项目、内容、方法,并及时地改编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要注意先进性、适用性、灵活性,要研究编制CAI 课件、仿真模拟电子教材和网络版的多媒体课件。
用多种教材、多种手段组织实验教学。
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实验中心( 实验室) 建设实验室建设必须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中心,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可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实验教学队伍和一流的学生。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不管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都需要长期投资建设。
各学院( 中心) 要有长远规划(5 年以上) 和年度打算。
长远规划和年度打算的制定,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在学院院长( 中心主任) 主持下,通过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论证,由学院院长( 中心主任) 签字报学校教务治理部门,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论证,依照经费情形,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建设经费要紧由学校投资,各学院( 中心) 应自筹配套10% 经费。
各实验室要努力建成对学生全面开放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