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心得
书的题目很有意思,一半高大上,一半简单浅显。
从副标题和目录上看,这本书看似罗列了一些实用的课堂游戏,但若随意翻开一节,会发现每个游戏都不是简单地个体,只有细细读完,才能发现书名的奥妙。
《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的前言和很多书、文章中都提到“爱上学习”,我本人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学习是最初级的。
人依靠学习来储备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上升到思考、幻想、创新、研究等等。
学习这项初级工作包含大量的机械活动,这就需要人为了不同目标克服本性的懒惰。
我不确定是否真正有人或者有多少人“爱上学习”、“从学习中感受欢乐”。
我们努力研究的是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擅长学习。
《全脑教学与成长型思维教学》一书中有几点给了我很多启示。
一、课堂守则
书中的五项课堂守则是很好的范例。
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关键,说明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的注意力和积极的态度。
五项课堂守则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堂要求,但有多少学生能够表达出来?因为我们的课堂要求太多、太繁琐、不分主次。
除了五项课堂守则的内容本身,它的实施方式给了我很好的启示-重复训练。
这里包含两点,一是机械重复,低学段学生养成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简单机械重复,虽然有大量的观点、理论在抵制“机械重复”一词。
二是全员参与,当所有学生共同认可一项课堂守则,那么对于每一个个体学生来说遵守这项课堂守则是一种意识,而不是老师逼迫的要求。
二、游戏
游戏只是一种学习的辅助形式,它的目的在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适宜的游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
书中的游戏很多,总结来说,有几个关键词:全脑、积极、评价、整体、个人。
我们在设计游戏时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体验中,这才是趣味所在,也能极大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游戏的内容一定是积极的,要有评价,最好是积极的评价。
因为我们设计游戏的初衷是辅助学生学习,如果内容消极、评价消极,学生努力参与后得到的是消极的评价,没有成功的喜悦,那我们的意义何在?
最后游戏既要体现个人的参与也要体现集体的合作。
我最大的感受是系统,正如书中的92个课堂游戏。
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大到理论,小到每一节课,明确课堂守则、课堂游戏、评价体系等等,需要大量的反思、积累、总结、记录,成为系统。
当一名教师绝非易事,我们离优秀教师的距离可能只有一步,也可能是一整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