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观后感
这是玛雅之殇。
电影《启示录》讲述了在玛雅文明的末期,玛雅王国派出强悍的军队去入侵丛林里的原始部落,并将战俘作为祭天的祭品,祭
品反抗出逃的故事。
影片以一个骁勇善战的族人虎爪为视角,他
经历了部落氏族被强悍先进的城市王国所毁灭,成为了祭品,目
睹了西方殖民者的船只渐渐驶向这片灿烂而腐朽的大地。
历史,总在可悲的重演。
影片中落后的氏族被残忍的侵略,
男的成为祭品,女的则在奴隶市场上贩卖。
这种充满兽性的征服,残酷和冰冷。
联想历史,当后续的西方殖民者用先进的文明残忍
征服这片土地时,其手段和当时的玛雅国多么相似。
文明的进步
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中前行,相反,是在践踏无数具尸
体基础上而前行。
在电影中我们会为主人公而担忧,会憎恨那些
屠杀了主角村落的玛雅人,但转念一想,当黑暗笼罩大地,遥远
的老虎渐渐驾驶着魔船,用更加残暴的方式来对待这已凋零的文明,是该可怜谁呢?
我们唯有变得更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阐明了一个简
洁明了至极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
时代中走来,经过文明进步所必需的血与火的征服。
我们已经懂得,强者,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活力。
弱者,只是阻碍社会进步的
绊脚石。
当社会必须向前发展时,强者奋力奔跑,而弱者只是慢
步行走,无论强者跑得多快多远,弱者总是不看世事。
于是,强
者需要切断与弱者的关联,狠狠地切断,弱者失去了养分供给,
就可悲的消逝了。
电影中当玛雅军队追杀主人公时,一旦团队中出现了一个人
被咬伤或是感到畏惧,团队便毫不犹豫的把他丢下。
被丢下的人
也丝毫没有抱怨,他们把这看作理所当然。
显然,这是一个强者
的视角,整体的胜利高于个人存在的价值。
在那个敬畏自然的时代,种族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放弃一个团
队的目标。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为了团体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会崇敬,但极少去践行。
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达到了可以让每个人
自由施展空间的水平,所以“自私”也未尝不可。
懂得为自己规划、依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的自私,是社会所需要的进步活力,
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这是玛雅之殇。
希望这只是玛雅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