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南工业园区1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绿通环保工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0年8月31日目录一、概述.......................................................................... - 3 -1.项目概述: (3)2.工艺概述: (3)二、设计依据与原则 .................................................................. - 4 -1.设计依据: (4)2.设计原则: (4)3.设计围: (4)三. 设计参数........................................................................ - 5 -1.设计处理水量: (5)2.进水水质: (5)3.出水水质: (5)四. 工艺流程说明 .................................................................... - 6 -1.设计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6)2.流程说明 (6)五. 工艺设计参数 .................................................................... - 8 -1.格栅 (8)2.格网 (8)3.隔油沉砂池 (8)4.调节池 (8)5.地下渗滤田 (8)6.人工湿地 (9)7.放流槽 (9)六、土建构筑物设计 ................................................................. - 10 -1.结构设计 (10)2.抗浮设计 (10)七、机械、电气、自控设计........................................................... - 11 -1.机械设计 (11)2.电气设计 (11)3.自控设计 (11)八、现场施工措施 .................................................................. - 12 -1.减少施工期扬尘 (12)2.施工噪声的控制 (12)3.施工现场废物处理 (12)九、运行费用和管理 ................................................................ - 13 -1.管理维护 (13)2.电费 (13)一、概述1.项目概述:为了提升居住品质和保护环境,拟在轮南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站,对其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2.工艺概述:本设计拟采用“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
本工艺属生态治理畴,为微动力系统,相对于无动力系统,其占地面积和规模大大减小;相对于传统强化生化系统,其动力消耗大大减小,维护简便;本工艺对地形地貌要求低,无需卫生防护隔离带,地面可二次开发为绿地、公园、健身场所甚至停车场,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2009年入选住建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优秀技术案例”,2010年被列入住建部和科技部“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gzdt/att/att/site1/ 20100603/001e3741a2cc0d71a07601.pdf)。
被环保部列入2010年度“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已经工程实践证明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应用)”。
经本方案治理后的生活污水在设计围可一年四季达标排放!在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中,专家组对本技术的性能评价:二、设计依据与原则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4)《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J11-89)(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7-89)(8)《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50054-95)(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0-92)2.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标准。
(2).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合理选择工艺路线,要求处理技术先进,处理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运行稳定、可靠。
(3).设备选型要综合考虑性能、价格因素,设备要求高效节能,噪音低,运行可靠,维护管理简便。
(4).废水处理站平面和高程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美观,实现功能分区,方便运行管理。
3.设计围:本设计包括工艺、建筑结构、电气自控、概算等专业的设计说明及图纸。
设计起止点为:自污水处理站格栅井始至污水处理站排放取样口止。
三. 设计参数1. 设计处理水量:设计污水处理能力: 100 m3 / d2. 进水水质:生活污水,由化粪池上清液、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混合而成。
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参数,进水水质取值如下表:单位:mg/l3. 出水水质:污水经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A标准,具体参数如下表:单位:mg/lTN去除率超过80%,TP去除率超过90%。
四. 工艺流程说明1.设计处理工艺流程框图2.方案和流程说明甲方提供现有150m×100m×2.5m方形池塘一座,面积达15000m2。
本设计利用其中约300m2建设污水处理站,其余部分用作出水受纳池塘。
根据用户需要,出水受纳池塘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以美化环境。
如果池塘常年积水,建议用作水景。
由于处理站出水的污染物含量很低,即使渗入地下也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受纳池塘无须做防渗处理。
原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区后,首先经过格栅格网去除塑料袋、布条等垃圾杂物后进入厌氧池。
厨房排放的一些油类物质被隔于厌氧沉淀池的表面,比重较大的颗粒物沉淀于厌氧沉淀池的底部。
厌氧沉淀池的出水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
提升泵定时定量地将污水送入地下渗滤田,污水在渗滤田通过散水管网平均分配于整个散水层,当污水在地下横向运移和向下渗滤的同时,污水中的污染物被滤料拦截、吸附和被依靠附着于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分解和转化而去除。
为增加氧气供应量,定时定量地对地下渗滤田进行有效充氧。
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人工湿地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并具有一定抗寒能力的多年生植物,该类植物应适合于沼泽地生长。
由于污染物主要被高负荷地下渗滤田去除,因此系统运行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格栅格网拦截下的塑料袋、布条等垃圾杂物由人工定期打捞,厌氧沉淀池的浮油及沉淀物每1-2年打捞一次,打捞物同生活垃圾一起送入垃圾处理场处理。
五. 工艺设计参数1.格栅采用锐边矩形栅条格栅,人工清渣。
设栅条宽度s=10mm栅槽宽度B=s(n-1)+bn=10×(25)+10×25=490mm2.格网为进一步去除较细的垃圾杂物,格栅之后增设格网,格网选用5目不锈钢网,格网同格栅同宽。
3.隔油沉淀和水量调节池厌氧沉淀池的有效容积为30m3,调节池有效容积为25m3,地埋式,砖混结构。
沉淀池与水量调节池之间的应设计隔油功能。
4.地下渗滤田该单元的占地面积为180m2,滤料厚度为1.1m。
本设计将地下湿地与地下渗滤单元自上而下分为10层,其中埋设3层水平和1层垂直方向铺设的功能不同的PVC管网。
各种滤料根据技术来源单位提供的配方充分混合制作而成。
底部需要平整,开挖集水沟,并做简易防渗处理。
地表覆盖,用作花园绿地。
地下渗滤田采用间歇进水方式,每天八次循环,每轮三个小时;同时采用间歇充氧方式,同样每天八次循环。
配备水泵及风机如下:提升泵(潜污泵):功率:2.1Kw流量:30m3/h扬程:8m台数:1台鼓风机(出口温度自控型):功率:0.55Kw流量:15m3/min升压:约1700Pa台数:1台6.人工湿地池体面积80m2, 深2.5米,滤料厚度1.5m(滤料体积120m3), 分4层,含生物活性滤料及活性矿物材料,表面种植芦竹和美人蕉等。
7.放流槽放流槽为人工湿地的总排放口,敞开式,方便出水观察及取样监测。
六、土建构筑物设计1.结构设计1)、地基处理方法本设计以实土作为土建设计依据,要求土地承载力2/12][m t R 。
根据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则,拟采用开挖后采用C20混凝土找平浇注底板处理地基较为合适。
2)、结构形式主体构筑物有隔栅井、厌氧沉淀池、调节池、地下渗滤田及人工湿地。
隔栅井采用一砖池体,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顶盖。
厌氧沉淀和水量调节池:池池壁采用一砖墙体;池底为20cm 厚钢筋混凝土,其中含2层直径10mm 的螺纹钢,间距为20cm×20cm ;顶盖采用厚20cm 钢筋混凝土,其中含1层直径12mm 的螺纹钢(井口处采用Ф16mm 的加强筋),间距为20cm×20cm 。
池底和池壁做防渗处理。
沉淀池与水量调节池之间应设计隔油功能。
地下渗滤田周边采用一砖墙结构,底部需要平整,开挖集水沟,并做防渗处理。
人工湿地周边采用1/2砖墙,底板为15cm 厚钢筋混凝土,其中含1层直径8mm 的螺纹钢,间距为30cm×30cm 。
整个池体均需防渗处理。
2.抗浮设计根据场地位置地下水位,在设计最高水位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抗浮问题。
采取自动抗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施工过程需要降低地下水位。
七、机械、电气、自控设计1.机械设计1)本污水处理站水泵、风机采用国标定型,国知名品牌产品。
2)本污水处理站整体设备由本公司按行业及企业标准制作,工艺一流,质量可靠。
2.电气设计1)本污水处理站电源以380V三相四线制为佳。
2)本污水处理站电气设计由总电源控制箱输入端起。
3)各支线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穿钢管敷设。
4)所有电机均为直接起动。
3.自控设计1)全系统采用无人控制,水泵、风机及加热器均由电脑控制,按已设定的时间、水位、现场气温来控制运转。
2)提升泵由调节池液位控制器控制强行停机。
3)所有电机均设有自动-手动切换开关。
4)现场电箱采用触摸屏操控、设定,并采用记忆原件对现场运行进行一定时长的记录。
八、现场施工措施1. 减少施工期扬尘工程施工中旱季风扬尘和机械扬尘导致沿线尘土飞扬,影响附近居民和工厂,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条件下,对堆土表面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2. 施工噪声的控制运输车辆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米的区域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八时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用降噪措施,以保证居民区的噪声影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