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水资源简介

农业水资源简介


18
我 国 水 资 源 的 空 间 分 布 不 均 衡
15.12.2020
19
人均水资源量(m3/s)
天津 北京 上海 宁夏 河北 江苏 山西 山东 河南 甘肃 辽宁 安徽 陕西 吉林 广东 浙江 湖北 黑龙江 重庆 内蒙古
全国 福建 海南 江西 湖南 贵州 四川 广西 新疆 云南 青海 西藏
➢水土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匹配
15.12.2020
30
• ③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农业用水持续上升,农田灌溉超过了供水能力,在我国总 供水能力翻两番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发展型的缺水。井灌面积迅速增加,北方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 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
• ④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用水量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导致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增加 。
15.12.2020
34
二、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节水灌溉的基本要 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15.12.2020
35
(一)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灌溉渠道在输水过程中只有一部分水量通过各级渠道输送到田间为作物利用,而另一部分 水量却从渠底、渠坡的土壤孔隙中渗漏到沿渠的土壤中,不能进人农田为作物利用,这就是渠 道渗漏损失。
15.12.2020
48
(七)其他先进的旱作农业技术 地面覆盖保水技术
旱地农田蓄水耕作技术 微集水灌溉技术
抗旱节水化控技术
生物措施节水技术
狭义的水资源:凡能够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 存留在陆地使能够可及时更新的水体。
15.12.2020
3
• 地球表层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城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构成天然水资源。
• 人类易于利用的淡水约占全部淡水的20%左右,而直接能利用的河、湖淡水仅占全部淡水的 0.3%。可见能供人类直接利用而且利于取得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交换、营养元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发育生长。
15.12.2020
6
二、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 地理位置 • 地形条件 • 土壤和植被 • 人为活动
15.12.2020
7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的概况及特点
• 我国是水资源的大国,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110 位。
降雨量(mm) 降雨量(mm)
北京市降雨量年内分布图(7-8月占64.4%)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15.12.2020
汉口站降雨量年内分布图(4-8月占65.6%)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131 12
37
(二)低压管道田间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田间输水灌溉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土渠 (明渠)输水到田间地头,进行沟畦灌溉的一种 地面灌水技术。
15.12.2020
38
优点: 1、节水、节能、省地、输水快、灌水及时、便于管理和易于推广,可以有效地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 要求,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 ;
2、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小,运行费用较低,并可灌溉零星分散的田块,
地面 16
五、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少 ➢水土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匹配 ➢年内各季节之间、年际之间变化很大 ➢生态环境问题和水污染问题突出
15.12.2020
17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只居世界121位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15.12.2020
15.12.2020
4
二、水资源的特征 • 循环性 • 量的有限性和质的不可替代性 • 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 季节分布的不均匀性 • 多用性
15.12.2020
5
三、水资源的功能
• ※水具有巨大的溶解能力; • ※水具有巨大的热容、汽化热和融解热; • ※不同形态水体积变化巨大; • ※水在岩石中、成土母质中和土壤中的冻结和融解,加速其风化过程,并促进土壤中气体和液体的
15.12.2020
13
(3)泥沙含量 • 河流的泥沙反应了水土流失状况,我国河流的泥沙问题十分突出。
15.12.2020
14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地势低平
土质疏松 暴雨
}

水土流失

泥沙淤
地 上
积河床

植被破坏
流速减慢
15.12.2020
15
“地上河”形成示意图





15.12.202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70261.3 11258.1
1856.3 1539.8
2004年人均水资源量
15.12.2020
20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水状况。 2、极度缺水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 3、湖北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中度用水紧张地区。
灌水器 --滴头、微喷头、涌水器和滴灌带等多种形式,可置于地表,也可埋入地下。
15.12.2020
46
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种植类型
微灌系统
固定式微灌
15.12.2020
移动式微灌
地表式
地埋式 47
(六)种苗增墒技术
在点播、浇苗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农村保有量最大的小型拖拉机作动力,后面挂装有关的作业机具 使坐水种与保苗浇水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并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注水、施肥、覆土和地膜覆盖作业, 而待种子发芽后仍需抗旱保苗时,可将注水播种部件更换成喷淋灌水配件,拖拉机带着作业机具沿作 物行间浇水,使幼苗不受旱害,提高另外作业效率和抗旱成果,形成了机械化种苗增墒新技术。
农业水资源简介
第四章 农业水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概述 •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的概况及特点 •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供需预测 • 第四节 水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 • 第五节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水资源的概念
第一节 水资源概述
广义的水资源: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使用各种水体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 价值的水。

➢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水环境恶化
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漏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水土流失、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自然环 境问题日益加重。
15.12.2020
24
➢缺水问题突出 “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kg。
15.12.2020
25
➢缺水问题突出
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工程 (塘、井、渠道等)固定外,动力、水泵、管道、喷头都可移动。
15.12.2020
44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它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 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 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表层或土层中。
• 土地灌溉面积不到耕地的一半,城市供水普遍不足,缺水城市大约300多个。
15.12.2020
8
一、降水资源
• 降水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我国年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明显高于冬季,干湿季节分明。
15.12.2020
9
二、地表水资源 • 地表水资源包括河川、湖泊、冰川、沼泽等水体,其中河川最重要。
特点: (1)灌水沟内的水流不是连续的,而是周期性地断续向前推进。 (2)省水、节能和增产的优良沟灌技术。
15.12.2020
42
(五)喷、微灌技术
喷灌----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 (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 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 (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
年份
15.12.2020
27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供需预测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农用灌溉面积列世界第一 ; 南方多水地区利用程度较低,北方少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 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北方平原地区 。
15.12.2020
28
二、农业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 用水量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 灌溉工程老化,灌溉面积下降 • 地下水超采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 农业用水管理不善
15.12.2020
21
➢水土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匹配
水资源
内陆
北方
4.9%
14.7%
耕地
北方 59.2%
北方 内陆 42.8% 5.6%
GDP
内陆 1.7%
南方
南方
80.4%
35.2%
图1–1 中国各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示意图
15.12.2020
南方 55.5%
22
➢年内各季节之间、年际之间变化很大
15.12.2020
43
要实现喷灌首先要建立喷灌系统,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 控制设备等,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溉季节中(甚至长年)都是固定不动的,或除喷头外,其他部分 固定不动。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头和装有许多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支管与干 管常用给水栓快速连接。
15.12.2020
36
压实法——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渠底及边坡,破坏土壤原有结构,使土壤紧 实,减少其透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