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
A、Array
B、QC
(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技术人员、质量员的指导和督促、并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检查。

2、尊重设计,自觉听从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对每一分项分部,均由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中遇图纸修改或图纸疑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征得同意后办妥修改手续,作为施工依据和工程验收原始作证。

4、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执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操作方法和有关规范规程,加强“自检、互检、专职检”的制度。

5、严格执行市质监站“质监”制度,及时配合质监和评定。

6、测量定位所用的经纬仪、水准仪须是经过鉴定合格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计量标准计量检测控制。

7、轴线定位、控制点要严格保护,避免毁坏。

在施工期间,定期复核检查定位是否位移。

8、总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必须采用闭合测量方法,确保引测结果精度。

9、轴线控制点、总标高控制点以及定放线必须经过书面认可。

10、基础工程结束后必须要组织甲方、监理、监督单位及时验收,办理好中间交接手续。

11、砼振捣应密实,应妥善控制好振捣棒布点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次数。

12、浇筑砼时,脚手跑道应架空搭设避免造成钢筋位移、变形。

13、为保证砼表面质量及拆模方便,木模需刷脱模剂,拆模后,余留在模板面的砼必须铲清。

14、做好砼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时间。

15、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翻样要求按国家规范认真验收。

楼板上层钢筋按设计、施工经验设置,施工中钢筋不得
随意代换,由技术部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方可实施。

16、所有预留孔、预留洞须有现场技术人员和安装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复核验收,并填写复核验收卡。

17、搭设排架时,应拉通长麻线,使排架纵横成一线。

排架间均需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保证排架稳定。

18、梁柱节点和主次梁交接处,浇砼时困难较大,施工时要认真振捣这些部位,可配备不同直径的振动棒。

19、所有模板制作尺寸要准确、拼缝严密、刚度要好、支撑要牢靠。

20、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所有钢筋连接接头(除搭接处),应在监理见证下现场取样,由专业测试单位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1、每次柱梁封模隐蔽前必须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经质监人员和现场甲方、监理的认可。

浇捣前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2、所有材料进场要提供验收质保书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并建立挂牌制度,按规格、品种等分类堆放整齐。

另外水泥要复核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是否符合要求。

23、按规定对材料,设备质量进行抽样检查,验收合格后
方可使用。

24、现场制作的砂浆、砼应实行挂牌制度并严格执行过磅制度,确保砂浆和砼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规定留置
25、试块。

26、严格控制砼坍落度,严禁任意加水。

27、现浇结构施工中要认真处理好施工缝,使接槎严密平整、无蜂窝、夹渣。

28、砖墙砌筑时,墙身与柱连接处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并认真处理好节点,保证砖墙粘结力。

29、墙体砌筑前,做好原材料检验,砖块、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且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砌块砖应隔夜洒水湿润,砂浆应随拌随用,防止凝结。

30、墙体砌筑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到轴线位置、标高以及门窗洞口的准确性。

31、严格按砌筑操作规程和要求,确保砂浆饱满度砌体质量。

32、按设计要求设置砌墙拉结筋,构造柱待墙体砌筑完毕后浇筑,确保砖墙整体性。

33、装饰工程施工前,应先做好样间、样板块符合要求
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34、收集、整理各项技术资料按竣工资料要求进行分类归档。

(三)、工程竣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管理措施
1、配备专职文件和资料控制员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
作。

2、建立《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奖惩制度》。

3、施工前:
认真学习和掌握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办法。

(1).制定《文件和资料的收发制度》。

(2).按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文件、施工管理文件、设计变更依据性文件等四个方面落实收集计划以及编制收集情况登记表,明确责任人。

4、施工中:
(1).做好甲方设计单位有关文件的收到和发放登记工作,并
保留原件一套存档。

(2).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民政部联系有关部门收集下列有
关原始资料(原件):
A.与技术部门联系,收集施工技术文件资料。

B.与材料部门联系,收集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文件。

C.与生产部门联系,收集施工管理文件。

D.与技术部门联系,收集设计变更依据性文件。

(3).所有资料必须符合要求,并确保符合施工流程做到齐全。

(4).根据建设单位需要,随时拍摄有关工程照片、录像。

5、施工后:
(1).根据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办法,做好归档、整理。

(2).施工中、施工后阶段项目部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同步收集积累、整理整编,做到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信,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管理。

6、对分包工程的竣工资料的总包管理
(1).要求分包工程落实专职的文件和资料控制员。

(2).进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培训、交底。

(3).定期检查分包工程的竣工资料收集、整理情况。

(4).执行《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奖惩制度》坚持“三不放过”
原则。

(5).竣工后协助和指导分包工程做好竣工档案资料的编制、整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符合要求。

7、严格按竣工文件材料竣工图以及重要的工程声像档案、
涉及的综合工程的整理和编制要求,做好竣工档案的归档。

8、按规定时间准时或提前提交符合要求的竣工档案资料,并密切配合甲方及有关部门做好竣工档案资料的验收和交付工作。

(四)、采购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现场材料分为甲供材料各自采购材料两大部分,因此在材料管理方面作如下要求:
1、材料采购控制
(1).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要料计划表并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送货日期、送货方式、供应单位检验标准和验证方式、加工定制物料的规范、图样检验规程等技术文件名称和适用版本,同时采购物料时根据类别和对工种质量影响程度,评定供应商。

(2).根据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支付能力和社会信誉度等,必要时可进行产地取样、抽验等并填写《供应商资格评定表》,确保物料的质量同时对供应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评定调整。

(3).当建设单位(业主)要求对供应物料进行验证时,采购部门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行配合。

(4).对于非使用于构成工程实体的部位所需的材料(主要指
砂、石、砖)尚未收到检验结果而作“紧急放行”处理的必须由项目施工负责人报告项目经理或同级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物管员对材料的使用部位作好记录。

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1).按采购文件、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清点复核进场材料,按品名、规格、数量、厂名与供应单位、交货地点、交货日期作好记录,填写《送料人库单》,入库定位采用标志挂牌并辅以记录的方式进行标识或维护原有标识。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做好已完分项部工程转序的《施工日记》,对投入施工后不改变其原始形态的产品继续维持其原有标识,并注意防护;对构配件利用《施工日记》记录其部位、施工人员、施工日期、施工质量等;对投入施工后立即改变其原始形态或被隐蔽的产品利用《施工日记》记录其施工用料、施工部位、施工人员、施工日期、施工质量等,必要时技术复核单、各隐蔽工程验收单也可作为产品和标识。

(3).对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水泥、钢筋、钢结构用钢材及配件、焊条、焊剂及焊药、砖骨料、外加剂、防水材料、新材料、新产品等必须保持产品在施工流程中的原始凭证质量记录相一致,每个或每批产品有唯一标识,以保证其可追溯性。

(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