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重点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1. 见解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2.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等(详情见书上)3.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说明专业术语的外延和内涵;反复说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注意的内容有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等。

4.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提问方式;倾听;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对会谈内容归类;结束会谈。

5. 会谈法的种类: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激性或危机性会谈。

6. 最常使用的摄入性会谈方式是资料采集法。

7. 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提问中避免失误;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误解。

8.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9.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10. 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得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势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11. 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个体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12. 确定工作范围:明确自己的胜任力;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13.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14. 严重心理问的诊断(同上)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1. 良好咨询关系的意义:一是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二是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

2.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咨询效果。

3.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4. 罗杰斯非常强调尊重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心理咨询时应该“无条件尊重”求助者,并将其列为使求助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之一。

5•恰当地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应着重理解和掌握: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2)尊重意味着平等3)尊重意味着礼貌4)尊重意味着信任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意味着真诚6. 要理解热情的意义,对求助者表达热情,应着重理解和掌握:1 )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 )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3 )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4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7. 真诚使用的注意事项:1 )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8. 共情的含义:第一,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第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第三,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9. 正确理解、使用共情,把握的要点:1 )咨询时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3 )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

4 )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 )表达共情时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8)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10. 积极关注: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

11. 使用积极关注的注意要点:1 )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2)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3)避免盲目乐观4)反对过分消极5)立足实事求是12. 与求助者会谈时,应采用热情、诚恳、平等、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

例如: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

13. 咨询目标的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以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14. 制定咨询方案:1 )咨询目标2 )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4 )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5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6 )咨询的相关费用7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15. 参与性技术1 )倾听技术。

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打断求助者,做道德或正确性判断;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2 )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

3 )鼓励技术:咨询师通过语言等对求助者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

4 )重复技术: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

5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6 )情感反应技术: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7 )具体化技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8 )参与性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等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使用上述参与性技术使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理解、把握深入、准确。

并易于接受。

9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16. 影响性技术1 )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存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求助者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求助者、咨询师意见不一致。

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以事实为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攻击;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可用尝试性面质。

2 )解释技术: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3 )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

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4 )情感表达技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5 )内容表达技术: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

6)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 “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

7 )影响性概述:咨询师将自己所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8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咨询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

17. 放松训练。

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用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

18. 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实施过程:咨询师介绍原理;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强化求助者的练习;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19. 放松法法: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复式呼吸放松法和控制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想放松法。

20. 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

奖励,通过建立强化该行为,从而促使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21.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明确目标行为;监控目标行为;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实施强化;追踪评估。

22.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埃利斯创立,他认为外界事件A,人们的认知为B, 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又称ABC理论。

23. 合理情绪疗法操作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糟糕至极。

2 )领悟阶段:(一、二、三,详情见书上)3 )修通阶段(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阶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产婆术式的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其他方法。

4 )再教育阶段24. 埃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

25.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识别和处理多话现象;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识别和处理依赖现象;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多话、沉默和依赖的各类型要理解)26. 移情: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时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时做出反应的过程。

分正移情和负移情。

27. 阻抗的表现形式: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和赘言;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咨询关系上的阻抗28. 阻抗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二是因为行为失调是机能性的;三是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