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方黄连素片生产工艺规程

复方黄连素片生产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复方黄连素片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检验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复方黄连素片工艺规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4.责任者: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岗位操作人员、QA。

5.内容:5.1.产品概述5.1.1产品名称及剂型通用名:复方黄连素片汉语拼音:Fufang Huanglian Su Pian剂型:片剂5.1.2.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味苦、微辛。

5.1.3.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

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5.1.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5.1.5.注意:孕妇忌服。

5.1.6.规格:基片重0.35g(每片含盐酸小檗碱30mg)5.1.7.包装:铝塑12片/板×2板/盒×300盒/箱5.1.8.贮藏:密封。

5.1.9.有效期:36个月5.2.处方和依据5.2.15.2.2.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5.2.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5.2.4 辅料用量5.3.工艺流程图物料注:为D级洁净区为一般生产区5.4.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5.4.1.原材料的整理炮制5.4.1.1.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

5.4.1.2.炮制方法及操作过程5.4.1.2.1.盐酸小檗碱:原粉入药。

5.4.1.2.2.木香:除去杂质,洗净,稍泡,闷透,切薄片,晾干。

5.4.1.2.3.白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5.4.1.2.4.吴茱萸:除去杂质。

5.4.2.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4.2.1.称量按批生产指令准确称量物料,称量结果二人复核,并有QA监督投料(称量后将剩余物料及时退库,不得在车间停留)。

5.4.2.2.粉碎:取称量好的吴茱萸及木香0.8k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

5.4.2.3.提取:未通过筛的木香粗粉与剩余的木香及白芍混匀,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5.4.2.4.混合制软材:称量药粉、稠膏及辅料,在混合机中混合搅拌30分钟,制成适宜软材。

5.4.2.5.制湿粒:取上述软材送入颗粒机中用14目尼龙筛网制粒过14-16目筛。

5.4.2.6.干燥:将湿粒用沸腾干燥器干燥。

5.4.2.7.整粒:将干燥后颗粒置整粒机中,通过14目不锈钢筛网,整理出大小均一的颗粒。

5.4.2.8.总混:将一个批次的颗粒加入三维运动混合机中,加入0.5-1%硬脂酸镁混合30分钟。

混合后的颗粒存放于洁净、已消毒的双层塑料袋中,贴好标签,扎紧袋口,送入中转室,质检员取样,取样后要贴上取样证,操作人员挂上“待验”标牌,经检验合格后换成“合格品”标牌,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5.4.2.9.以上操作完成后,操作工应按照有关SOP文件要求对设备及操作间等进行彻底清场,并填写清场工作记录,残料集中存放,统一处理。

5.4.2.10.压片:5.4.2.10.1 操作工应按照要求安装φ=9.0mm浅圆模具。

颗粒经检验合格后压片,调整好片重调节器,根据片芯的外观厚薄调节压力。

压片时先检查外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合格后方可正常开车。

5.4.2.10.2 压片过程中,每隔20分钟检测一次片重,规格:0.35g/片。

每次检查20片,确保片芯的重量差异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并随时抽查片子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车间工艺员及质检员应随时抽查片芯的外观及质量。

操作工将压好的片芯装入双层已消毒的洁净无毒塑料袋中,放置中转室,质检员取样,取样后要贴上取样证,操作人员挂上“待验”标牌,经检验合格后换成“合格品”标牌,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5.4.2.10.3 压片结束后,操作工应按照有关SOP文件要求对设备及操作间等进行彻底清场,并填写清场工作记录,残料集中存放,统一处理。

5.4.2.11.包糖衣5.4.2.11.1 粉隔离层:基片筛去附着粉末及碎片,置包衣机中,启动包衣罐,加12%明胶适量,以能均匀地附着片剂表面为宜,用戴有橡皮手套的手帮助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加适量滑石粉以能均匀附着片面表面为度,适当加热及吹风,温度在35-55℃,使其干燥,共包2-3层。

5.4.2.11.2 粉衣层:在隔离层基础上,交替加入糖浆,滑石粉(用量逐渐减少)包至片剂棱角完全包没为度,约需15-18层。

操作时请注意每层必须干燥才可包下层。

5.4.2.11.3 糖衣层:其操作与包衣层相同,唯包衣材料只用糖浆,开始包糖衣层后,锅温要降至40℃左右,每次加入糖浆后,应当停止吹风,形成细腻的表面,一般包10-15层。

5.4.2.11.4 有色糖衣层:本品为白色糖衣片,为无色糖衣层。

5.4.2.11.5 打光:在包最后一层糖衣将要干燥时停止包衣机的转动,并将锅密闭,使温度降至室温,同时翻转几次,使剩余水分蒸发,再开糖衣锅将所需蜡粉的2/3量撒入片中,转动摩擦,使之产生光滑表面,然后慢慢加入剩余蜡粉,转动包衣锅至片面极为光亮,将片取出。

5.4.2.11.6 干燥:打光后的糖衣片置干燥室中,干燥8-12小时,温度35℃左右,相对湿度40-50%。

5.4.2.11.7 将干燥好的糖衣片装入双层已消毒的洁净无毒塑料袋中,放置中转室,质检员取样,取样后要贴上取样证,操作人员挂上“待验”标牌,经检验合格后换成“合格品”标牌,方可进入下一工序5.4.2.12 内包装规格及方法5.4.2.12. 1 按批生产指令领取本批所用铝箔、PVC,核对检验报告单。

5.4.2.12 . 2 包装规格 12片/板。

5.4.2.12 . 3 按铝塑泡罩包装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装。

5.4.2.12 . 4 安装铝箔、PVC及产品批号钢印××××××××,调节包装机电脑温度控制仪,将热合温度设定在170-190℃,预热30分钟,将半成品进行分装。

5.4.2.12 . 5 板体应无皱褶、漏孔、漏气、热合不好等现象。

板体上产品批号正确、清晰、完整;板内药物无缺粒、变形、破损及异物现象。

5.4.2.12 . 6 生产过程中将缺粒或空板等不合格板及时捡出,取出胶囊重新分装。

5.4.2.12 . 7 将分装合格的半成品装入洁净周转容器内,填写物料签,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转入下一工序。

5.4.2.13 外包装5.4.2.13 . 1 按批包装指令领取说明书、小盒、大箱、合格证、收缩膜、打包带、胶带5.4.2.13 . 2 说明书折叠5.4.2.13 . 3 小盒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5.4.2.13 . 4 大箱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毛重××kg5.4.2.13 . 5 规格 12片/板×2板/盒×300盒/箱5.4.2.13 . 6 包装方法每2板药、1张说明书装入1小盒;每10小盒、1张责任票装入1收缩膜袋内,进行缩封后,每300小盒装成1件,放入一张合格证,上下用垫板隔开,用封口胶带封箱,打包(两道平行)。

5.4.2.13 . 7 包装过程中如出现合箱,在大箱外面标明合箱的批号并做好合箱记录,一个箱内只能装二个批号。

5.4.2.13 . 8 成品按批次、规格分别码放于成品库。

填写请验单,送交质控部。

挂待验牌,合格后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5.4.2.13 . 9 贮存方法:遮光、密封,仓库必须通风良好。

5.4.2.13.10 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由专人管理,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开存放,标签类应双人双锁保管。

5.4.2.14 工艺流程图中内的各单元操作均在D 级洁净车间进行,各单元操作要求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人员、物料、设备、环境均需按各自的清洁SOP 进行清洁。

5.4.2.15 清场按各自工序清场操作程序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

5.5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5.5.1 原辅料、成品、半成品质量标准5.5.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5.5.2.1内包装应无毒、无化学反应、无污染;外包装作到牢固、美观、大方、字迹清晰、符合设计规格、方便使用、方便运输和贮存。

5.5.2.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表)5.5.3检验操作规程5.6 原辅料、成品的储存注意事项5.6.1 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及排湿性,温度控制在0-20℃,相对湿度在45-65%。

5.6.2 离墙壁20公分,具有离地10公分以上的摆排式货架(拍子),有足够的区域设置待验区合格品区,有效避免物料混淆。

有足够的摆放空间及运输通道,能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5.6.3 具有有效的防虫、防鼠、防火、防盗设施措施,能避免阳光直射药物。

5.6.4 不同的物料分别放置,内外标志清楚、一致,贵细药专柜存放、双人、双锁管理。

5.6.5 每批药品生产结束后,应及时请验,并办成品寄库手续,经检验合格后,办理成品入库续。

5.6.6 设立货位卡,有专人负责。

出入库手续齐全,记录准确、清楚、完整,具有对货物的来源、去向的可追踪性。

5.6.7 成品的出入库要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5.6.7 半成品、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小盒与说明书按标签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专库存放,建有领取和使用台帐。

小盒与说明书的使用数量、残损量、剩余量之和需与领用量相符。

半成品、成品容器应使用不易脱落材质,对物料无影响,同时表面光滑、易清洗。

5.8.物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5.8.1.物料消耗定额单耗=使用量/成品入库×100%成品率=成品入库量(万片数)/理论投料量(万片数)×100% 97.0%以上5.8.3.工序收率,物料平衡的计算。

5.8.3.1.原药材整理收得率:系整理炮制后的原药材量与未整理炮制之原药材量的百分比。

整理炮制之原药材量(kg)原药材整理收得率= ×100%原药材量(kg)收率范围97.0%以上5.8.3.2.半制品收得率:系该工序之制品量与原料量之百分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