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地脚螺栓设计规定-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设备地脚螺栓设计规定1 专业分工非定型设备地脚螺栓的型式、材料、尺寸和伸出长度(包括锚固长度)应由设备专业根据设备图和安装位置(见设备布置图)确定。
定型设备和转动设备的地脚螺栓一般应由设备制造厂配套供应,并由设备或机泵专业负责提供制造厂的资料。
对于平台、楼面上的设备、地脚螺栓的型式和尺寸,应由工艺、设备、土建三个专业共同协商确定。
根据设备相关专业提供的各类设备地脚螺栓资料,工艺专业完成设备地脚螺栓一览表。
设备布置时根据设备布置图和本规定要求,向土建专业提出“设备基础条件”和“楼面及平台上设备支承条件”,包括预埋地脚螺栓条件,按规定确定设备基础条件中二次灌浆(包括抹面)层厚度。
螺栓按HG/T21545-2006标准。
直径大于M48的地脚螺栓见土建专业资料(TC60B2-82)。
图2.4.0地脚螺栓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础内的深度一般为30d(d为螺栓直径)。
对不重要的设备不考虑倾覆力矩时,可采用20d。
对于塔类设备的地脚螺栓,要求埋入深度为L e≥30d。
为了考虑到直埋地脚螺栓间距的误差,以避免设备上地脚螺栓孔不能与地脚螺栓对准,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2.6.1 将设备底板、裙座或耳架上的螺栓孔适当予以放大,待地脚螺栓穿入后,加一块垫板,将垫板焊在设备底板上,再上螺母,如图所示。
图2.6.2d—地脚螺栓直径;d1—套管内径≥;L—地脚螺栓长度;l—无套管处地脚螺栓长≥ 1/3 (L+l2);l1—套管长≥ 2/3 (L-l2);在钢结构上的设备一般均采用普通的螺栓代替地脚螺栓,其长度按连接结构而定。
3 附录附录设备地脚螺栓一览表2)、层数及楼层标高3)、设备基础直径或外形尺寸及标高(以室内地平为±或的相对标高),动设备按制造厂提供的基础条件。
4)、大于D N≥250管道穿楼的预留孔、设备吊装孔。
穿楼板的设备安装孔。
5)、建筑门窗梯子、平台位置及尺寸等6)、地面坡度、地坑、地沟管沟的位置、尺寸。
泵区、罐区的围堰要求。
基础表面、墙面、地面建筑要求以及基础的防腐要求。
7)、落地的钢平台及梯子的位置、尺寸、标高条件。
8)、为满足设备吊装或安装要求而设置的吊车轨道,活动梁及后砌墙,预埋吊钩等内容。
9)、北向为0°的方向标志。
2.4.2.2 设备基础、楼板及钢平台的荷重条件1)、设备空重(净重)2)、设备充水重或充满物料重这是因为考虑到水压试验时对基础的荷重,但不应包括填料、催化剂、触媒筐等。
3)、高塔设备及烟囱、排气筒等提供塔径×塔高,以便土建计算风压对基础的要求。
4)、动设备荷重按制造厂或样本提供的荷重,并增加动载荷因素(×)5)、楼板及钢平台(落地的)荷重(1)一般操作区域:200~250Kg/m2(2)一般检修区域:250~300Kg/m2(3)大机泵检修区域:按照放最大零部件重量~500Kg/m2(4)堆放触媒、化学品、金属或陶瓷填料:根据物料的堆比重6)、保温材料重7)、其他外加荷重:如管道、管架等(估重)(1)管道载荷一次条件限于1吨及以上的荷重二次条件为200Kg以上,一吨以下的荷重200Kg以下荷重均包括在楼面设计的平均荷载内。
(2)管件阀门等集中载荷(3)风载荷,地震载荷等由土建专业考虑2.4.2.3 设备吊装要求的土建条件1)、设备穿楼板孔除了设备外径外,还要考虑管口、吊耳也能穿过楼板预留孔,且设备穿楼孔四周沿边应有H=50~80m/m的堰(起挡水作用)2)、靠边梁布置的高塔,可请土建设计活动边梁(钢梁),等高塔安装就位后,再安装活动边梁将框架封闭。
3)、大机泵厂房需设起重行车,起吊重量大于机泵或最大单体重量,起吊高度要保证吊起一台机泵能跨过另一台机泵。
大机泵厂房在靠近道路的边跨应设吊装孔,吊装孔上铺设活动钢格栅及护栏杆。
4)、为装置设备维修或更换的方便,应在设备上方及适当位置埋设吊钩(荷重满足要求)。
5)、小型机泵厂房可在机泵排列中心线上方设置单轨吊车或猫头吊(电动或手动)。
6)需后封墙的应予说明。
2.4.2.4 设备地脚螺栓条件1)、专业分工(1)、非定型设备地脚螺栓的型式、材料、尺寸和伸出的长度、总长应由设备专业根据设备安装要求确定,提给工艺设计人员,供土建结构专业进行设备基础设计时标明。
(2)、定型设备和转动设备的地脚螺栓一般应由设备制造厂配套供应,设备地脚螺栓表中注明“配套”即可。
2)、设计要求(1)大型塔类设备应采用带模板的直埋地脚螺栓,以保证在打设备土建基础的同时准确地埋设设备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埋入长度宜≥30D。
(2)其他静止设备及小型机泵地脚螺栓埋入长度为(20-30)D,一般在土建基础上预留孔(ø80 -ø100或80-100见方),预留孔深度大于地脚螺栓埋入深度,待设备及地脚螺栓就位后,在预留孔内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固定。
(注意预留孔边距基础边尺寸应大于75m/m。
)(3)提地脚螺栓土建条件时要认真与设备图及设备布置图核对设备安装的位置及标高、螺栓伸出基础面的高度及螺纹长度,确保一次成功,不能有任何差错,以免造成土建返工。
土建条件是在完成设备布置及设备专业返回了设备总图、机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初步规格单后进行的。
2.4.2.1 厂房及设备基础、外形尺寸、位置、标高条件管廊及其他土建条件1)、装置内的管廊需提下列内容(1)管廊跨度及跨距(2)管廊层数与标高(3)对管廊基础的荷重①管廊横梁上≥DN300以上管道的集中载荷②一般<DN200以下管道布置区的均匀载荷③重要蒸汽管道及热管道固定管架的水平推力2)、装置内≥300的工艺管道独立管架位置及载荷条件3)、主要管沟、地下池土建设计条件4)、土建基础及构筑物的防腐防火要求2.4.2.6 其它要说明的条件内容1)、对于地震区域的大型立式设备,应由设备专业提出该设备重心位置。
2)、对卧式高温设备鞍座基础应标明固定鞍座与滑动鞍座。
(对管程、壳程有膨胀结构的除外)3)、对几个有温差的高塔联合钢平台,应将各塔高层平台间做成一端铰接一端搭接,以适应各塔不同的热膨胀高度差。
4)、设备基础,框架楼板的防腐条件,框架梁柱的耐火要求、防火墙、爆炸区域厂房、防爆轻质墻轻型屋顶等要求。
5)、管道穿墙穿楼板等开孔条件管径DN>250mm的开孔属一次条件内容管径DN≤250mm的开孔属二次条件内容开孔的孔径:①无保温的管道,不通过法兰,按管外径加40mm②无保温的管道通过法兰,按法兰外径加30mm③保温管道不通过法兰,按保温层外径加40mm④保温管道通过法兰,按上述①②中大者⑤多根管并排且相距很近,可合并成长方形大孔地面铺砌、地坑、地沟条件3 编制的条件及内容深度地面条件3.1.1 在室内、外酸性或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周围需铺砌耐酸或防腐地面及围堤等,应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标注出铺砌的范围与围堤范围尺寸及高度。
3.1.2 对于墙、柱、钢框架、设备支架基础等的防腐要求,应在图中说明。
3.1.3 室内、外冲洗水排水的坡度、坡向,应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以箭头表示出来。
沟的条件3.2.1 室内、外排水沟和废水集中处理至集水池的地沟等均分别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表示出来,并表示宽度和深度以及坡度、坡向。
3.2.2 大型管沟的走向和位置应统一规划,确定位置后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表示出来,并注明深度、坡度以及与建、构筑物轴线间的距离。
注意事项3.3.1 装置内设地沟应注意安全,详见(EL212-2004)“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
3.3.2 在寒冷地区设置排水沟的问题应征求用户的意见。
3.3.3 装置内的明沟宜加盖板或篦子板。
楼板上设备用开孔条件3 编制的条件及内容深度设备布置条件图3.1.1 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标出各层楼板上设备开孔位置、孔的型式及尺寸。
3.1.2 吊装孔的位置、尺寸及栏杆等。
3.1.3 检修用带活动盖板的开孔位置及尺寸,每块板的大小要求。
注意事项3.2.1 开孔尺寸应根据保温厚度,并考虑保温施工的需要,确保设备管口、法兰等能够顺利通过楼板。
3.2.2 吊装需检修设备的部件(最大件)的吊装孔,应以部件的最大周边尺寸作为吊装孔的最小尺寸。
同时,还应考虑吊装孔共用的可能性,整个厂房各层楼板开孔位置尽量相互对应。
3.2.3 输送固体物料的设备以及物料出口需在楼板上开孔时,应考虑管口连接处的拆装方便等因素,确定楼板开孔的位置及尺寸。
3.2.4 对于大型立式设备,如塔类或大型容器类设备穿过楼板时,楼板开孔不宜过大,可向土建专业提出便于吊装的活动梁的位置。
设备吊装条件1 范围及用途本规定适用于化工装置位于建、构筑物内的大、中型设备吊装条件的编制。
在基础工程设计的“A”版阶段,编制建、构筑物内大、中型设备的吊装条件,供总图专业作为编制全厂总平面图的依据,并供土建专业编制设计方案。
在“D”版阶段,根据讨论后的方案编制吊装条件及起重设备选型,供总图、土建专业开展设计。
在详细工程设计的“E”版阶段,按设备的资料进一步核实,确定最终的吊装条件,供土建专业设计及供设备专业设计吊耳及补强件。
设备吊装条件表,供工艺专业编制设备表。
采用桅杆或移动式吊车安装大、中型设备时,设备安装条件最终交项目经理,用于编写总说明。
2 依据的资料及条件与设备基础条件相同。
3 编制条件的内容深度及注意事项内容深度3.1.1 采用起重机吊装时,应填写表设备吊装条件表”发送结构专业。
起重机及吊梁等有关数据应在设备布置条件图中表示。
见EL224-2004“设备荷载条件”中节。
3.1.2 采用框架吊装时,应提供吊装方案图。
内容如下:1) 起吊和支承设备的建、构筑物的立面图,并注明各楼层标高。
2) 吊钩滑轮组示意图。
3) 表示出大型设备从起吊点到安装就位这一过程的示意图。
4) 表示出吊点标高及荷载,其中荷载应包括垂直和水平荷载,且垂直荷载包括设备本身重量和吊装索具重量。
标注出设备吊装后再进行施工的楼板、墙、梁或需制成活动梁的部位。
布置图中给予考虑,并向总图专业提出吊装通道位置。
3.2.2 当设备检修用单轨吊车时,根据设备检修最大部件的重量及起吊有效高度作为吊车的选型依据,选型后校核起吊空间及起吊高度等,选定吊车及葫芦的型号。
3.2.3 根据设备装配图考虑设备检修的频率及吊装设备的部件(最大检修件)重量,在设备布置图中表示出:吊车的起重量、提升高度、吊轨的相对位置,即吊轨中心线与建、构筑物轴线间的距离以及轨顶标高。
3.2.4 当吊车需转弯运行或环行轨道时,应表示出轨道的相对位置及曲率半径。
3.2.5 带搅拌容器的搅拌轴和电动机的拆卸需设单轨吊车时,应核对取出搅拌器所需的最小净空尺寸,将轨顶标高填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