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第三章_PPT幻灯片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第三章_PPT幻灯片


表4–2 药品生产厂房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
尘粒 洁
微生物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表面微生物
度 级 别
静态 ≥0.5μm ≥5.0μm
动态 ≥0.5μm ≥5.0μm
浮游菌 cfu/m3
沉降菌
90mm cfu /4小时
接触55mm cfu /碟
5指手套 cfu /手套
A级
3520
20
3520
根据风向合理安排洁净区的位置
厂区合理布局的参考示例
说明: 1. 不同的功能区根
污水 处理区
防爆区
绿化区
据主流风向合理
布局,明显分隔。
堆 场
动力 区
非洁净
洁净
2. 动力区距离主要
生产区 生产区
用能车间较近, 辅助
有利于管线的合 生产区
绿化区
理布置和废能的
综合利用。
仓贮

3. 人流和物流易于 分开。

库 办公区 生活区
门卫
物流 人流
二、典型车间环境要求与平面布局
第46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 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 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 求:
(1)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 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 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二)厂址选择的步骤与方法 1.交通运输 2.水电供给 3.环境保护 4.长远发展 5.安全生产
(三)厂区的布局(一)
厂区应按行政、生产、辅助、仓贮和生活等划区布局。
生产厂房应位于厂区内环境清洁,人流、物流不穿越 或少穿越的地方,并应考虑产品工艺特点和防止生产 时交叉污染,合理布置,间距恰当,经济实用。
(5)用与上述第(2)、(3)、(4)项的空气净化系 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加中、高效排风过滤。)
(6)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 响的非药用产品。
(似乎可以生产对药品质量无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哦,中国的 语言很神奇,最后还是不知道到底能否生产非药品。 )
知识链接
无菌药品洁净区空气洁净级别的划分
20
1
1
1
1
B级
3520
29
352000
2900
10
5
5
5
C级 352000
2900
3520000 29000
100
50
25

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200
100
50

(一)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布局
1.工艺过程(例如片剂的生产工艺) 2、工艺布局 由一般生产区进入控制区(第二章 更衣要
厂有安区全的隐患布或局有毒(有二害区)域应集中单独布置,并采 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达到安全和卫生的要求。 产生或使用相同易燃易爆物质的厂房,应尽量集中
在一个区域;对性质不同的危险物质的生产或使用, 尤其是两者相遇会产生爆炸物质的生产区域应分开 设置。防爆区域内有良好的通、排风系统及电气报 警系统并与其它区域用防爆墙隔离。 有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的精烘包区域与其他生产区 域要有效隔离,并置于厂区上风位置,以保证生产 环境的洁净要求。 高毒(如抗癌药物)、高致敏性(如青霉素)和激素类 药物的生产应有单独的厂房,且其空气净化系统的 排风口不得位于其他厂房吸风口的附近。
回顾
1、药厂为什么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GMP对人员培训的内容和种类? 3、大家印象中的药厂为什么都是在郊区?
教学目标
1、掌握药品生产企业整体布局;厂房、设 施的布局;
2、掌握设备管理要求; 3、了解空调净化系统的整体设计; 4、熟悉工艺用水;
2010新版GMP规范厂房与设施
(这个强制要求的风险评估,不好做,主要从污染与交叉污染的角度吧,关 键是清洁验证要做好。)
(2)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 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 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 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 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 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这个,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会被枪毙掉。)
(3)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 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 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4)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 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 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 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 施和设备;
一、原则
第38条 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 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染、 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第39条 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 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料或产品遭 受污染的风险。
第40条 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 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 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 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生产厂房布局应根据主流风向及生产流程、供料、供 电、供热、供气、给排水情况综合考虑,洁净区和生 活区应置于上风,生产区、辅助区和污水处理区置于 下风。
厂区道路应贯彻人流与物流分流的原则,道路面层选 用整体性好、发尘少的材料(宜选沥青、混凝土路面)。
厂区内不能有裸露的土地,绿化(不产生花粉、绒毛、 絮状物)面积应不少于50%,建筑物面积不大于30%。
第41条 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 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 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这个无话可说,制定SOP,严格执行)
第一节 药品生产企业对环境的要求
一、外部环境要求与厂址选择 (一)厂址选择基本原则
1.应在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低、无烟雾和有害气体、自然 环境好的区域。
2.应远离铁路、码头、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 有害气体和烟雾的采石场、化工厂、污水处理厂、贮仓、 堆场等严重污染区域以及振动、噪声干扰区域。如不能远 离时,则应位于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下风侧。
3.洁净厂房与市政交通干道之间距离不宜小于50m。 4.应有良好的供电、供水、交通和运输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