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及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支撑及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方案

交通指挥中心大数据信息化GIS地理信息系统及信息化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前言 (5)第2章可行性分析 (7)2.1 目的及意义 (7)2.2 指导思想 (7)2.3 社会经济效益 (8)第3章XX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10)3.1 XX市道路交通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0)3.2 基本对策 (11)第4章交通交警指挥中心的构成 (13)第5章设计依据 (15)第6章设计方案 (17)6.1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7)6.1.1 系统概述 (17)6.1.2 系统特点 (17)6.1.3 框架结构 (18)6.1.4 地图基础服务 (21)6.1.5 GIS应用分析 (23)6.1.6 数据采集要求 (25)6.1.7 基础地图地理信息 (26)6.1.8 地图图层数据采集 (26)6.1.9 数据录入建库 (35)6.1.10 电子地图开发内容 (38)6.1.11 平台接口 (40)6.1.12 性能设计 (41)6.2 110/122/119接处警系统 (42)6.2.1 概述 (42)6.2.2 系统总体介绍 (45)6.2.3 系统开通前期准备及环境要求 (54)6.2.4 售后服务及承诺 (56)6.3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58)6.3.1 前言 (58)6.3.2 系统原理简述 (59)6.3.3 系统基本构成 (60)6.3.4 控制系统软件主要特点 (66)6.3.5 交通信号控制的方式 (70)6.4 网络监控系统 (80)6.4.1 系统构成 (80)6.4.2 系统原理简述 (80)6.4.3 设备选型说明 (81)第1章打印 (201)6.5 网络视频电子警察系统 (204)6.5.1 前言 (204)6.5.2 系统原理简述 (205)6.5.3 系统主要特点 (206)6.5.4 合理化建议 (207)6.5.5 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 (207)6.5.6 Windows NT (223)6.6 视频数字硬盘录像系统 (226)6.6.1 主要特性 (227)6.6.2 实时多路数字视频录像,多画面显示和传输 (227)6.7 磁盘阵列 (231)6.8 中控室器材的总装设计及安装布局 (236)6.9 系统供/配电及接地 (237)6.10 系统集成 (238)6.10.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38)6.10.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55)6.10.3 项目成果交付 (272)6.10.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275)6.10.5 项目服务承诺 (285)第7章施工组织计划 (290)7.1 建设工期、进度计划、开通及验收 (290)7.2 本工程指导方针及施工目标指导方针 (292)7.3 施工目标 (293)7.4 施工组织 (293)7.4.1 施工准备工作 (295)7.4.2 施工安排 (296)7.4.3 工程的实施过程阶段划分 (296)7.4.4 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准备 (297)7.4.5 进场、现场临建准备 (297)7.4.6 机具的准备 (298)7.5 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 (335)7.6 设备供应 (336)7.6.1 物资供应管理 (336)7.6.2 供应质量保障体系 (337)7.6.3 设备包装与储运 (339)7.6.4 劳动力计划安排 (339)7.7 工程施工内容 (342)7.7.1 本工程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342)7.7.2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方案 (342)7.7.3 施工准备 (343)7.7.4 工程施工 (344)7.7.5 系统调试 (353)7.8 本项目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分项施工方案 (357)7.8.1 中心控制施工方案 (357)7.8.2 防盗报警施工方案 (358)7.8.3 视频监控工程施工方案 (359)7.8.4 防雷系统施工方案 (364)7.8.5 管线敷设方案及防护 (365)7.8.6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土建施工方案 (366)7.8.7 系统联调 (367)7.9 全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68)7.9.1 质量保证体系 (368)7.9.2 质量保障体系机构及职能 (368)7.9.3 质量保证体系使用范围及内容 (371)7.10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71)7.10.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71)7.10.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73)7.10.3 各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374)7.11 工程设备质量保证体系 (375)7.11.1 代购设备质量保证体系 (376)7.11.2 非标制作设备质量保证体系 (376)7.12 工程项目及产品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376)7.12.1 工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377)7.12.2 售后报务质量保证体系 (377)7.12.3 备品备件质量保证体系 (377)7.13 安全控制措施 (379)7.13.1 安全管理方针及目标 (379)7.14 安全组织机构及网络 (379)7.14.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网络 (379)7.14.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网络职能 (380)7.14.3 安全保证措施 (381)7.15 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384)7.15.1 施工进度计划 (384)7.15.2 施工进度一览表 (384)7.16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386)7.16.1 组织措施 (386)7.16.2 技术措施 (386)7.16.3 管理措施 (387)7.17 成品保护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388)7.17.1 成品保护的管理措施 (388)7.17.2 成品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 (389)7.17.3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89)7.18 系统试运行与验收 (391)7.18.1 工程试运行 (391)7.18.2 工程验收标准 (391)7.18.3 验收提交文件 (392)7.18.4 验收步骤及参与人员 (393)7.18.5 验收主要内容 (393)第8章售后服务承诺 (395)第1章前言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上,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公共安全,是一个城市民生的根本。

随着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智能化技术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的公共安全领域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各种犯罪案例越来越多,犯罪形式各式各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

很多地区则形成“智慧城市”建设越发达,社会公共安全隐患越大的状况。

XX省为了保证整个“交通云”平台的可用性和功能完整性,在保障平台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实现定制化开发和后期扩展,满足交通云的后期业务变化需求,同时考虑平台的易操作性、方便部署,采用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整合基础架构底层资源实现互联互通,计划采用国产可控的开源云计算基础架构云平台解决方案,通过云平台提供基础架构所需的虚拟化计算资源池、虚拟化网络资源池、虚拟化存储资源池,统一运营管理,为用户资源自助申请提供云服务,从而搭建以省交通XX省科技信息处前期对云平台市场的产品和应用方案的多方面考察和多层次筛选,重点考察能够为省“基础架构云平台”提供定制化功能开发的软件厂商,并强调了该项目的定制开发能力,实现厅信息化应用为中心的服务型交通系统云平台。

因此,交通部门正在努力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打造更先进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实现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有效地调度与指挥现有警力,提高对犯罪的打击力度。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口号,并且提出在近几年内建成覆盖全国的“金盾工程”。

即以交通信息网络为先导,以各项交通工作信息化为主要内容,以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机制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开展交通工作信息化工程,即“金盾工程”建设,并将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正式列入“金盾工程”23个一类项目中,成为“金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随着多媒体技术、空间技术、虚拟实景、数学测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维图形芯片及宽带光纤通信技术的突破进展,使得地理信息技术能从多领域、多功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要。

在警务工作中,大部分警务信息都与空间地理有关:如人口分布、单位场所、警卫预案、巡逻路线、警力部署、交通基础设施、接处警、道路交通等。

地理信息可将警务信息和基础地图进行地理叠加和分层管理,最终成为警务信息的底层基础支撑软件平台。

与普通而枯燥的表数据相比,地理信息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形显示效果。

实际上,地理信息作为警务工作的基础软件平台,是将所有信息进行综合的容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可视化表现能力可以把各种分析结果以适当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在图上,使分析人员对各个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统筹安排,提高了决策效率,减少了片面性,大大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2章可行性分析2.1目的及意义现代化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不仅是维护交通秩序,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日常业务工作效率,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发展,达到“向科技要警力”的目的,使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交通指挥中心的意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改变城市面貌,增加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提高城市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对预防突发事件(如:法轮功活动、聚众闹事等)和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维护社会安定,抓好社会治安的有效手段。

3、真正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的目标,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指挥人员可以纵观全局运筹帷幄进行动态管理。

4、日益繁重的交通管理信息使得工作效率严重下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会大大提高交通管理日常工作的效率,并能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2指导思想根据XX市交通交警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区的具体情况和长远规化目标,在本区建立具有一流水平的交通指挥中心是可行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认为建设交通指挥中心的指导思想应本着“先进、可靠、经济、实用、长久”的方针,即:首先,无论在软件设计上还是在硬件结构及性能指标上,都要具有新颖和比较突出的特点,技术先进性要高,充分体现现代化的程度;其次,质量要得到可靠的保证,各系统要是较为成熟的产品、运行要安全稳定,可靠性程度要高,保证使用效率;第三,本区是中型城市,经济尚处在发展阶段,既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形象,又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要杜绝重复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尽量节省资金,要保证所有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最佳的性能价格比;第四,本着“实用”的方针,在建设交通指挥中心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提高交通管理的水平,注重实际业务需求和日常办公效率的提高,要避免盲目攀高、攀大的思想;第五,交通指挥中心要保证长期不落后,就要依赖承建商自有的的知识产权产品和完善的后期服务,这样才能保证进行不断的软件升级,使各个系统的综合水平长期保持在先进的水平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