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邹婷婷
摘要: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中,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大线损
管理力度。
传统的电网线损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
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凸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该技术的功能,为提升电网运行
稳定性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国家电网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运行。
而线路损耗直接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恶劣影响。
为此,我们应当仔细分析线路
损耗产生的实际原因,针对该原因,实施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去处理并加以
解决。
而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有效的填补该损耗的空白,通过对计量点的
统计、分析和计算,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去应对,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
本浪费,同时也推动了整体电网的平稳发展与正常有效的运行,侧面支持了国家
经济的快速提升与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现实性的恩惠。
1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1.1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电能计算遥测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数据平台,包含组织通道、设备终
端与主站。
这种系统在网络、数据库、存储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不仅能保障
电能信息自动化,还能保障计量的科学性。
将其应用到工作中,能可靠、及时的
收集信息,然后再对这类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加工,以形成真实、全面、精确的
电能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为高层领导提供有效的数据。
1.2配变检测计量系统
配变检测计量系统是终端和主站间的通道,可以进行全面的电能数据监测和
采集。
此外,还可以检测到各个测量点的运行情况,一旦用户线路出现问题,可
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保障供电可靠性。
同时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电量的消耗。
1.3负荷管理系统
负荷管理系统是整个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系统能够通过计算将整
个电网的负荷和显示实际用户使用电量相结合来实现与以往技术的区别,这有利
于对整个电网负荷的更加科学和数字化管理,而网络通信自动化来实现在电费计
量中的主要数据进行处理是重中之重,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率以
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2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与管理工作现状
2.1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
线损是指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的电能耗损,是所有电力网电能损耗的统
一称呼,主要包括自然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
线损是无法避免的,导致线损的原
因也有很多。
当选择的输配电压器不适合时,变压器同其负荷不匹配,导致变压
器在轻载的条件下工作,这就会徒增电能的损耗。
当配电网的分布不合理时,会
造成供电地点与负荷地近电远送的情况,增加电能的损耗。
同时,配电线路中还
存在三相负荷不稳定的问题,当不稳定性超过1/5,就会增加线路中的电流,导
致增加电能的损耗。
同时,当计量装置出现故障,造成关于计量装置计量数据不
精准,电量会流失;当计量方式不准确,存在高供低量的情况;当计量回路配置
不合理时也会造成线路中出现电能损耗的情况。
2.2线损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下,线损问题现已引起供电公司的广泛重视,为了确保供电公司的最大收益,就要将线损降低,经过合理有效的办法实现管理。
现在,很多地区的电网发
展水平不高,电源分布的规模较小,供电的半径很大,同时运用的设备更新、替
换不及时,老化状况十分严峻,致使电量的损失十分严重,负荷分布也不均匀,
无法完成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双重目标,二者产生了矛盾。
从理论数据上剖析,电网整体的运转效率无法让人满意。
很多工厂自己采购发电机,无损电量减少,
提升了线损率。
社会上不时会出现偷电的状况,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打击的对象。
用电的情况会受到时节、政策方针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滞留电量存在统计上的
失误,这也是难以避免的。
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一些电网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其供电电路中设备老旧,负荷分布不合理,
在运行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线路损耗;在个别地区存在各种偷电行为,加重了供电
过程中的线路损耗。
再加上季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线损管理已经成为供电企
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1建立模型
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建立与线路损耗相关的模型,借
助线路损耗管理模型,一方面能够对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线路损耗以及计量点的
线损情况进行分析。
线损管理模型对线路中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出现运行
异常的情况就可以自动进行调控。
同时,可以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产生的各种数
据建立常规数据模型,对运行中的实际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及时掌握
线路损耗情况。
利用模型进行线路损耗管理能够提高线损率的精度,保障数据的
真实性。
3.2生成线损报表,进行线损分析
在应用线损报表分析线损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充分统计计量自动化系统中
的线损“四分”管理,从而能够直观观察线损情况在不同时间段中的特点。
月线损
和日线损统计对于加大对线损情况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上数据基础上,配
网线损管理人员能够对线损故障进行及时处理,而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偷窃电
或计量故障等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在提升供电稳定性以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3自动统计线损
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时,科学进行计量自动化设计,可以实现线损的自动统计。
在自动化统计基础上,通过四分线损可以对线路线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如果引
入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电压等级的情况下,对所发生的损耗
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周期,按照周期对各个电压等级进行线
损统计工作。
由于线路非常多,而且长度很难计算,因此如果可以判定该操作需
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统计效果也将有限。
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分担管理人员
的一部分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还可以及时跟踪处理。
3.4实现对线损管理的实时监测
在线损管理中,使用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进
行故障的在线监测和诊断,在24h内对每个节点的表码、功率、电流、电压等信
息进行采集和监控,然后将其传递到自动化终端,自动化终端再对各项事务进行
处理、分析和检测。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在24h内对用户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情况、低压集中器终端、配变、负控等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
将该系
统与营销系统结合,可以把数据直接传入营销系统中,有效避免人为误操作,降低线路损耗。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的需求更是加大,电力日渐成为国家经济提升的利刃,因此,电网的规模需要调整。
但是由于当前电力系统的现状:管理技术不科学、实施力度不到位,导致线路损耗加大,直接造成经济与资源的双重浪费现象,更是导致电力电量的失衡,影响国家电网整体的不稳定发展。
因此,研发出一套有效减少线损,真正降低电能损失率的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所以电力自动化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利用是不容推迟的。
参考文献:
[1]刘超.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
[2]徐海蓉.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
[3]高彬.计量自动化在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