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否”或“能否”(2)“水雾”;“的方法”“办法”“的措施”等词语(3)“加强”;“加长”或者“延长”等词语(4)“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风大之时效果差”,(或“风大之时效果差”“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第①句不合逻辑。
“能否”与“成功的关键”;盾;第②句成分残缺,“采取”后面应有宾语;第③句“加强”和“时间”搭配不当,可改为“加长”或“延长”;第④句语序不当,“而且”有递进意味,“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意思更探一层。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
【答案】“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病句。
要根据不同病句类型,判别错误之处,有针对性地改正。
①搭配不当。
“激发”与“水平”不搭配。
把“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即可。
②语意重复。
把“持之以恒”或“不间断”去掉即可。
故答案为:“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
【点评】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分别改为“激发同学们的写字热情并提高写字水平”,“持之以恒地练习”。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
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创造;塑造(2)被;把(3)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学校【解析】【分析】⑴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性格创造”搭配不当,也属用词错误。
改为“性格塑造”即可。
⑵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把字句误用为被字句。
改为“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⑶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残缺“达到”这一动词的宾语。
改为“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目的”。
⑷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
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全社会乃至学校”语序不当。
应改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故答案为:⑴创造;塑造;⑵被;把;⑶补充;的目的;⑷全社会;学校。
【点评】⑴本题考查病句搭配不当的辨析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从内容角度分析词语的搭配关系,很容易找到“性格创造”是搭配不当。
⑵本题考查病句句式杂糅的辨析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关键是要被读者”,主动句和被动句因为“被”字造成句式混乱。
⑶本题考查病句成分残缺的辨析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使之达到”后面缺少相对应的宾语成分,应当补充出来。
⑷本题考查病句语序不当的辨析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三个并列的词语之间,存在范围大小的内在逻辑关系,要调整。
4.九(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下联: ________(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C说: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④一片丹心付杏坛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要有关联,符合主题。
⑶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要求语句的连贯、衔接仿写能力和病句的修改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上下文的特点进行作答,掌握基本的病句修改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的修改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注意对例文的阅读和审视,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例文进行辨析和修改。
5.近年来,《朗读者》节目以及优雅的文化品位深受广大观众的热捧。
某校。
也因此掀起了一股我爱经典的读书热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良好氛围,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
(2)李云同学为大家推荐了冰心的《繁星·春水》,下面是她的推荐理由,请你读后完成①②题。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代表作。
[甲]诗集共收录了小诗约近350首,他零碎的思想(冰心语)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线索,即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歌颂。
诗的语言清新典雅,富有诗情画意。
[乙]诗短小精悍,真实自然中往往孕育着人生的哲理。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②[乙]处划线句子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深感阅读的重要性,现请你代表九年级(1)班班委会向学校图书馆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5本、《红岩》14本、《海底两万里》12本,共计41本,并写下借条。
【答案】(1)阅读经典,提升自我(2)诗集共收录了小诗近350首(或:诗集共收录了小诗约350首);孕育;蕴藏(或:蕴含)(3)示例:借条今借到校图书馆图书,《钢铁是怎样炼成》拾伍本,《红岩》拾肆本,《海底两万里》拾贰本,共计肆拾壹本。
此据。
九(1)班班委会2019年9月【解析】【分析】(1)本题答题时要抓住语境“读书热潮”,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
如阅读经典,提升自我。
(2)①“约、近”都有大概的意思,表意重复,应去掉其一。
②“孕育哲理”搭配不当,应将“孕育”改为“蕴藏”或“蕴含”。
(3)注意借条的格式,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的书写要符合规范。
数字要大写。